语文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如何体现主导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xi58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语文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作为语文美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施行者,起着主导作用。审美教育的教师主导性应该必须在朗读、提问、情境创设等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增强其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审美教育 主导性
  
  中学语文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也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要求“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要经常使每堂课都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和培养起对学习内容和安排的审美态度”。[1]教师作为语文美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施行者,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自身的仪态、情趣、修养影响学生。教师的审美修养对于语文美育的成效起着重大作用,所以,教师要从学识、气质等方面确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审美教育的教师主导性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这样才能增强其有效性。我从朗读、提问、情境创设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并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以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一、朗读:培养语感,体味语言之美
  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的语言蕴涵不一样的美。“语感是直觉的、跳跃的、横向的,具有格式塔的特征,创造性语言活动所需要的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过程都首先发生在语感中”。[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能感知到美,需反复诵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义美,形美,音美;再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和知识的积累,让他们联想、想象;最后通过诱导、启发、点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把诸种审美感受集中、升华、凝聚为一种比较鲜明概括的审美感受,达到对课文内容的领悟与把握,从而完成一次审美过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我没有范读,而是先让学生读,请其他学生点评。比如第一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学生用较低的声音,用舒缓的语调来读,我予以肯定,并提示“轻轻的”应该重读。第二段请了几位学生读,都没有读到位。我提醒学生设想见到“夕阳中的新娘”会是怎样一副神情,而“荡漾”一词则可以和涟漪阵阵的水面相联系,那么,“我”的内心应该是波涛汹涌的。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把诗人心中的无限喜悦表达了出来,甚至辅以相应的动作,充分表达“荡漾”一词的内涵。当学生读到“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时,我又适时地问学生诗人看到的是不是清泉,为什么在诗人眼中又变成了天上虹。经过讨论,学生明确是原来是为了强调“彩虹似的梦”,像彩虹那样五彩斑斓的梦。“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不是一把伞,而是母亲的一份爱”,这些句子使学生更能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我还指导学生“甘心”应该是轻轻的重读,读出诗人的心甘情愿;“放歌”则应该放声读,读出诗人想高歌一曲的心愿。最后,整节课在朗读声中达到了高潮,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结构美、意蕴美也不言而喻。教师发现了美,再引导学生,自然能达到好的效果。“美读”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文本。
  二、提问:掌握技巧,激发情感之源
  问题是知识的大门,是智慧的钥匙,是思维的火把。没有问题,就没有富有价值的思考。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核心问题中的审美问题来建构课堂,使语文课获得意味深长的美感。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教师的提问应该是讲究技巧的,问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或者生成令人喜出望外的结果。如《祝福》一课,可以问:“祥林嫂被鲁家赶出后,临死前为什么对魂灵有无表示怀疑?”解读之后,学生才了解因为她在用辛辛苦苦赚来的十二元钱捐了门槛依然不能被赋予摆放祭祀酒杯的资格,所以她很恐惧,生怕死了后会被已经去世的两个丈夫争夺。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之深让学生感到十分愤怒,对她的悲剧命运则产生同情之心。
  一堂课应该解决一些问题,重点解决的只有一个,即重点难点或最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中的问题讨论应该是围绕问题进行的讨论。如《金岳霖先生》一课,问:“金岳霖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讨论,知晓他是个有趣的人,无论他的穿着、言行举止和习惯,学生感受到一种快乐。除此以外,他很重情,对学生对朋友都如此。再深层次发掘,发现他是个非常“真”的人,学生对他油然而生敬重之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如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审美经验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审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以凸显美的特征。如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文末加上“画藤叶”那样一段,和原文相比,有何不同的效果?纵观全文,学生能领悟到:欧·亨利出人意料的结尾除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表现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夜晚爬上梯子费力地画上那片希望的藤叶的崇高精神,强化了文章的主题。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章运用不同结尾的匠心。对学生的发现作出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当然,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必强加解决,否则就会使问题解决简单化、错误化。
  三、创设美的情境,营造美的氛围,体味美的内涵
  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智发展的规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相容,学生产生了满意、上进等积极的态度与体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必定使学生学得愉快。
  语文的味道,就是美的氛围、美的发现、美的描绘、美的创造。在课堂上,教师着意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能自觉地体悟到隐藏在优美动人的艺术画面中深广的思想意义,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他们朦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清晰的认识。学生有了兴趣,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欣赏能力自然就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首先应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扬善弃恶,崇尚真善美,追求人性的完美是高尚的审美观的主要内涵。“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4]创设一种愉悦的、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就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个完美的整体,导语就是这节课的凤头,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写作背景和特定的情感表达等内容,巧设导语,带学生进入境界。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以及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就会真正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在教《边城》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沈从文先生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坚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有着如水性格的作家向我们描绘了一座有着清清江水和小小渡船的健康、优美、自然的边远小镇,给我们刻画了一群淳朴、善良、柔中带刚的苗族人民,他想让我们去领略世外桃源般神奇的凤凰古镇的无限风光。”同时,借助多媒体,学生用眼睛欣赏湘西的美丽风景,用心感受山水的神奇与朴实的劳动人民。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仿佛置身于拥有美丽人物的美丽小镇中。自然,他们更想亲自从课文中去领略湘西的美丽,感受翠翠的自然之美、外公的纯朴之美、傩送的坦荡之美,明确作者“爱”与“美”的美学理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5]教师可以适当地用形象、声音等激发他们的思维。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写林黛玉一到贾府,就“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不敢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那么,她所在的贾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仅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想象出来的。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贾府示意图”,让学生知道正门、角门、仪门等的位置,明白垂花门、抄手游廊、抱厦厅、荣禧堂等设置在何处,在头脑中对贾府的外观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并且请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解说词的方式具体介绍这些地点。我还找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图片,学生了解了林黛玉所处的生活环境,她寄人篱下的苦楚便不难体会。
  
  参考文献:
  [1][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1:103.
  [2]傅惠钧.教师口语艺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7.
  [3]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8.
  [4]刘叔成等编.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36.
  [5]傅惠钧.教师口语艺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9.
其他文献
本文系在总结了本矿30年来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侧重事前进行系统安全分析、预测和预防,提出进一步做好矿山安全工作的意见。 Based on summing up the mine safety
摘 要: 本文就金圣华著《一座长桥》汉译英两种译文展开评析,从对于翻译工作和译者身份的隐喻认知、文章标题透露的主题信息、风格的再现与信息的安排,以及排比句的翻译等方面,探讨了两种译文较为妥贴得体的处理方式和可供译者借鉴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汉译英 《一座长桥》 两种译文    对于翻译工作和译者身份的隐喻认知体现在许多作品中,香港翻译家金圣华女士的《一座长桥》 即是一例。在文中,她将翻译比作一座
本文对酸化油3132助滤剂的工业试验作了介绍,认为该助滤剂是解决东鞍山铁精矿过滤,降低铁精矿水份的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东鞍山烧结厂用塔尔油和氧化石腊皂作捕收剂,采用
摘 要: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文通文献回顾对隐喻的主要研究理论观点、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热点和隐喻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关键词: 隐喻研究 观点概述 研究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
通过对复合岩石在不同厚度比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作者发现;厚度效应对复合岩石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复合岩石在不同厚度比下的强度特征,变形特
β2-兴奋剂(β2 -adrenergic agonist, BAA)属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由于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瘦肉率的作用曾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然而BAA长期作为饲料添加
摘 要: 中国古典美学始终坚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主导思想线索。审美经验中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天人合一在审美活动中的体现。建立在人与自然亲和观念基础上,人们将自然万物视为怡情悦性的对象,并从中获得身心的自由与超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日益凸显。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审美活动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安排了四个综合探究的话题,其中第三个是:“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刚开始用新教材),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来展开的,但在教学反思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学生对宗教景观的兴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图片上,这些图片的实景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一般又比较远,导致学生的感性认识明显不足,再加上前面已有三大宗教的内容,在此再涉及宗教话题,学生反应平淡,已激不起他们更多的探
汉乐府诗及北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自我尊严、争取个性解放母题的代表作.刘兰芝和花木兰两位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刚柔相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部分女性的共性.
经近年试验、示范及大田调查,地膜玉米套种地膜洋芋是我县一种较为理想的“双千田”栽培模式。它集高秆——低秆、喜光——耐阴、耗地力大——耗地力小于一体,通过立体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