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文性的培植误区与矫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基础学科中,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下语文最本质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中,使语文课堂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当前,在贯彻新课标实施人文性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中学语文的人文性内涵
  中学语文的“人文性”,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1.汉语的民族性,即汉语言文化中所包蕴的民族的思想认识、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汉字为例,汉字作为东方魔块,具有稳定文化的功能。如果全部拼音化、拉丁化的话,那么我们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恐怕只需一代两代人就会失传,这种文化毁损非常可怕。汉语这种蕴含着鲜明的自身特点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不仅指汉语作为表意文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汉语言中深蕴的民族思想与情感,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的主流和精华,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的心灵修养,重义轻生,这与西方重实利的观念截然不同。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反复申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明确地表达了这种观念;屈原因其美政理想无法实现而怀石沉江,身体力行地演绎了这种观念。这种舍生忘死、坚韧顽强的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魂,代代相传,绵延不息。所以,我们才能从《黍离》到《春望》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被一个共同的声音所震撼:爱国。我们的民族尚不发达,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生存竞争中,这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勇气;这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们青年一代的最重要的财富。
  2.个体性。即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每个学生的潜能、兴趣、禀赋各不相同。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强调作用于学生的心灵,而且更应该关注尊重学生的理解与选择。把人塑造成人,就是使人拥有鲜活的个性、自由的心灵。《学记》:“强而弗抑,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其中所包含的不仅是今天教育学家为其定义的“启发”的思想,还强调了一种重要的人文方法——不要直接将学生带到某一个固定点,而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广大的思想空间,引导学生在其中自我辨别、自我选择、自我吸纳。惟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在典范的言语作品中读出自己,不断证实自身的某些感悟和幻想:逐步唤醒自己沉睡的意识,觉悟到自身的价值,努力完善自我。
  二.当前语文新课标下人文精神培植的误区
  当前,中学语文在贯彻新课标过程中,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培植。但是,其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语文工具性的弱化。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作为语文课改内容的重头戏,教师们把人文精神的重建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教材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
  2.多媒体使用的泛滥。涉及到语文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无一例外的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无论是日常教师授课还是公开课展示。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课堂上的交流也变得越加宽泛,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遵循了学生这一特定时代的认知学习习惯,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性及差异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也更给课堂带来了一些人性关怀。然而,五彩缤纷的课件总有喧宾夺主之嫌疑。语文新课程仿佛非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可,但是使用之后的课堂教学是否得到了改善,人文精神是否得到了加强,恐怕还值得商榷。
  3.课堂活动的形式化。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日益被提倡,语文教改异常活跃,教学方法探索尤为热烈,众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层出不穷,所有的这一切,都围绕着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进行整体关怀。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如网上阅读等),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热闹的课堂与丰硕的收获并不完全成正比。
  因此,虽然历次的语文课改都将人文精神的培植作为改革的重头戏,然在实际的认识以及操作层面,人文精神依旧如“水中花,镜中月”。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出路何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当前语文新课标下人文精神培植误区的矫正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但工具属性毕竟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为了矫正当前语文新课标下人文教育培植的误区,我们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全面性”的人文性教育观念。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课标关于语文教育“全面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正确认识到:“全面性”不仅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全面,而是也指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全面。我们很难想象,教师只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或是只关注少数教育对象的成长,能说是体现了“人文性”。
  2.切忌矫枉过正,工具性不可偏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生的语言实践,特别是读和写的实践。语言实践的力度不够,语言积累的数量不足,要想提高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中,“说”的环节还要提高要求,让“说的”尽量接近“写的”。另外,还得把写引进课堂,以短、平、快的方式进行写的训练,训练不能重形式而轻实质。而且,光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建立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两翼的开放型的教学体系。
  3.文道结合地解读教材。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必然包含着情、意、道的内容。这里所说的解读教材主要指的是教材中典范的言语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文道结合地解读教材,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并有所感悟。在这一环节中,既需要教师深入细致的指导,又要充分考虑到文本意义的多元性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阅读而感悟,由感悟而选择,以自身所感受到的种种高尚的、优美的情意内容来丰富自己心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辨是非,陶冶性情的过程。这应该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4.借鉴传统语文好的施教方法。汉字在语义表述上言简意赅,富于灵活性、暗示性、寓意性而意味深长。弘扬人文性的中学语文教学反对条分缕析地剖析作品,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地感悟。而感悟也是要有基础的,这基础就得靠积累。关于积累,我们很可以借鉴古代经史教学的做法:一是重诵读。古人认为读书不能单用眼睛看,必须读,并且要认真地读。强调多读、读准,惟其如此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才有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二是重精思。记诵是基础,精思是升华。只有通过精思,才能真正领悟他人的表达;并以所感悟的内容提升心智、陶冶心灵。三是重博览。博览有助于丰富心灵、拓宽思路;一味地沉溺于狭窄的阅读范围里,思维局限、易成定势。唯有博览,才能在比照中明晰思想,使混沌模糊的心智结构逐渐澄明而有序。日日积累,不断长进。个体心智丰厚了,才能理解作家深广的襟怀,理解才会深刻细腻,对他人作品的解析才会运转自如。
  总之,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让我们一些人走了形式化和绝对化的路子,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这也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发展,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共同成长的乐园。
  
  吴粤珊,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南海。本文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清代教育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一文中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也。”可见古人是主张讲授的。时代变迁,而今虽然各式各样的教法层出不穷,但讲授法仍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那如何在新的时代下让讲授法焕发出灿烂的光彩呢?在听课中我发现,很多教师侧重于讲授内容的科学性、讲授语言的艺术性、注重讲授的启发性,却常常忽略了讲授的适时性,想
这里曾养育了孟浩然、宋玉、皮日休、米芾等文学书法巨匠,这里曾留下了李白、杜甫、苏轼等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这里曾孕育了一代著名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的智慧,这里曾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有着“七省通衢”之美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充满了历史古韵的古城墙内坐落着一座现代气息浓郁的名校,它东南与仲宣楼相对,西南与明襄阳王府相接,西北遥望昭明台,曾是三国名士庞德公的居地,它就是湖北襄阳四
四岁那年,顺应时代气候,城镇居民“下放”。我家从镇上搬到乡下,在一个土坡上新搭了两间半土坯房。屋前屋后是荒坡,再后面就是松树林。母亲拿惯针线的手不得不握起镰刀锄头。  父亲在外做工,不会使田,可从此后他比当地农民还地道,没有离开过屋前黄土。那天父亲一到家放下大挎包,立刻挽起衣袖拿起锄头,到新屋周围转悠。我们几姊妹则乐颠颠地跟在后头。父亲回头问 “你们说这屋前屋后种点啥好?”我们抢答:“桃子、梨子
女士们、先生们:  当我今天选择“做好人,写坏的小说”为我的演讲题目时,我知道我选择了一个相对浅显却更为庄重的演说内容。我不希望在我演讲中,有欧洲人偏爱的那种幽默和笑声,而希望有如现在一样的安静和安静中被我们遗忘的思考和我们彼此交流的启发。  这是我今年内第二次到达西班牙。我已经知道西班牙和整个欧洲的许多国家,孩子们在10岁之前都要学习、理解一种被我们称为“公民手册”或为“公民须知”的那种庄严的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承当着怎样的任务,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教什么、怎样教?当我们拘泥于学科特点,过分强调学科性质,拘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套路,争论着是体现工具性还是体现人文性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陷入一个“圈子”,可能会一直在“语文王国的象牙塔”里津津乐道,沉浸于些许创新的得意之中。最近听人聊起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又翻阅了一批蓝本,不禁大吃一惊: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方向似乎有点偏,我们日常语文教学的功夫花得似乎有
广西大化县高级中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的红水河畔。学校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是壮乡瑶寨儿女读书的好去处。校园里书声琅琅,笑语盈盈,充满和谐生机并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书香雅韵、人文浓厚的校园里,一群德才兼备的语文老师,活跃三尺讲台,引领学生赶超时代潮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化高中语文组共有27位教师,这是一支团结务实、昂扬向上、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先进队伍。其中特级
作为一位经历从高一到高三多次轮回教学的语文教师,我有一个深刻的感触:高一刚入学的学生还可以写出个性鲜明,情感真挚的作文;到了高二,进行规范的文体训练后,作文明显少了许多鲜活的生命气息;到了高三,进行高考模式作文训练后,许多学生都说,不知道该怎样写作文了,作文水平还不如高一,那种最初在作文中散发的生活和生命气息很难找到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面对这种局面,内心有着说不出的悲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
考试作文题的设置,不外乎材料、命题、话题等几个方面,其中或开放或限制的程度尽管各有不同,但其必须“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却是殊途同归的。一般情况下,作文的题面意思还是比较容易看懂的,但立意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题目或材料之上,要努力将题目或材料按其表达的层次、角度加以分解,着力探究其中必定存在的一般意义与特定意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隐含意义与言外之意、本体义与比喻
岘山之北,汉水之阳,坐落着一所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始建于1897年,历经“鸿文书院”、“鸿文中学”、“岘北中学”三个历史时期,距今已有114年的历史,是襄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作为全校第一大学科组——语文组,继承了先辈的革命精神,发扬了学校的光荣传统,在百年一中的光辉的史册上添上了精彩一笔,在襄阳市一中教学、教研阵地上竖起了一个团
雄伟的荆山绵延几千里,在它的脚下,有一条美丽的沮水河,清澈的河水欢快的穿行在千山万壑之中,微笑着流经一个个的村庄、集镇,又唱着歌儿流向远方。她默默的养育了两岸无数的人。在沮水河畔,有一个美丽的乡间小镇——歇马镇,东汉末蜀将关羽驻守荆州,进川谒见刘备时,兵卫在此宿营歇马数日,“歇马”即以此得名。在这个集镇的中心地带,有一所人所皆知的学校——湖北省保康县第二中学。这是一所普职并举的综合高中。这里到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