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花的墙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牵牛花,在我的故乡叫喇叭花,山坡灌木丛里、河谷路边、房前屋后都有她
  那俏丽的身影——或缠在高高的树身上,或爬满木杖子上,或挂在依依的垂柳
  上,在水面照出一张张喇叭状含羞的笑脸。那时我们家,就有一面喇叭花的墙。
  每年一开春,地上的积雪一天天变薄,没几天的功夫,房前屋后的壕沟
  里,便有哗啦啦的流水声,在屯东头汇成慌慌张张的溪流,一路跑着叫着,奔
  向老榆树下的水塘里。水塘里的冰面一天天变小,最后消失在水里不见了。
  塘边堤岸上那一棵棵婆婆丁、一簇簇小头蒜率先醒来,揉揉眼睛,伸展出一星
  半点儿的绿色,边打呵欠边告诉大家——春来了。
  于是,大地在一缕缕暖风的召唤里,欢实起来了。天上长长的银线牵拉
  着一张张可爱的风筝,孩子们踩着湿润的土地奔跑着。家家户户忙着夹起了
  杖子,每到这时,母亲都几次和挖杖沟子的父亲说,照着原来的底儿挖,别挖
  偏偏了,有时还提示父亲稍稍往自家这面挖。这样的目的,就是怕占了邻居
  家的园子,哪怕占了一丁点儿,母亲也坚持恢复回来。在夹面对老屋的那面
  杖子时,母亲总是提示父亲稍稍往里面挖一点儿,说是怕伤着喇叭花的籽
  儿。宁可少种那点儿园子,少种能爬架的豆角,这面杖子每年都要为喇叭花
  留着,这也成了我们家春天里不变的打算,这在人口多、园子很小、种菜有限、
  土地金贵无比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对一个农家来说,无
  疑是一个极为奢侈的决定。
  种子陆续都下地了,一场透雨过后,向日葵、豆角
  等顶着嫩绿的叶子破土了。老屋前的那面杖子下,一
  个个嫩绿的幼芽儿成锥形从土里拱了出来,如散兵线
  般排列着。第二天再看,长着短柔毛的嫩茎,挺着尖尖
  的顶蔓,托举着一小片还没有打开的叶子,努力地向木
  杖子伸够着,如雏鸟张嘴拥向回巢的母鸟般。不几天
  的功夫,挂着圆形碧绿叶子的茎蔓,从杖子的木棍缝隙
  钻出来,又绕过去,呈螺旋状上升;顶蔓如攀岩者一般,
  齐刷刷向上张伸着。又过几天,那面杖子不知不觉便
  漫延成一面绿色的墙。大白鹅挺着胸脯、扬着长脖在墙
  前驻足,几只好事的麻鸭不懂装懂地大呼小叫,小花猫
  瞪着那双圆溜溜的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面绿墙,
  时而沉思,时而用毛乎乎的爪子理理钢针似的胡须。
  那是一个雨过天晴的早晨,一朵红艳艳的喇叭花,
  笑呵呵地开放在晨阳洒满的那面绿墙上,花朵如薄绢
  裁制而成,在微风中抖颤着,向大家招手致意。接着,
  在几天的时间里,红的、粉红的、紫的、蓝紫的喇叭花赶
  趟似的开起来。一朵朵花儿,如一只只彩色的喇叭,从
  那面绿墙里伸出来,个个笑脸盈盈;一枚枚小彩灯似的
  花骨朵儿,顶着晶莹剔透的雨滴,像将要登台的演员,
  静静地等候着,是那样沉着。她们无需浇水,无需剪
  枝,无需特殊关照,一期花落,后期马上接力般迎头赶
  来。每年节令一到,她们便那样执著而热烈地准时集
  合。母亲说,就愿意看喇叭花这个喜庆气;收工的父亲
  也常常在喇叭花的墙前洗手擦脸;回乡务农的姐姐,也
  爱在喇叭花前照着镜子,梳理那飘飘的长发。
  喇叭花墙前,更是孩子们的乐园。以往我们玩耍,
  大多时候不是在生产队院子的草垛里,就是在臭气熏
  天的马厩里,有时会沾一身草沫子,有时不小心还会蹭
  上牛粪,还时不时受到喂马的那个歪嘴老杨头儿的追
  撵,回到家又要受到家长的训斥。在这面鲜花满缀的
  绿墙前,在我家那不太宽绰的院子里,孩子们无拘无
  束,欢天喜地,玩起了娶媳妇过家家,我也感到美气得
  很。因为我长得丑,加之胆儿小,不楞实,新郎官总是
  由最能打架的三强子当,他每次都把脏得分不清底色
  的背心用手扑拉扑拉,别上一朵喇叭花,两只耳朵上也
  各戴了一朵,和屯里长得最俊的老李二丫面对面站在
  一起,我们七手八脚地用喇叭花给他俩打扮,用喇叭花
  汁给二丫涂红脸蛋,把她的头上插满了喇叭花。之后,
  由我担任吹鼓手的头儿,指挥着孩子们揪喇叭花,掐住
  花托,放在嘴里,学着大队扭秧歌时喇叭匠子的姿势,
  把腮帮子鼓得圆圆的,边摇头晃脑地吹着,边扭着秧歌
  步缓缓移动着,旁边没吹花儿的孩子“嘀啦哒、嘀啦哒”
  地伴唱着。前头是铁蛋子敲着家里的脸盆开路,后边
  是一长溜的娶亲队伍,大家吹着唱着,说着笑着,簇拥
  着合不拢嘴的三强子和红着脸低着头的二丫,从我家
  院子如“六一”游行般走上屯中街头,引来收工大人们
  前仰后合的大笑,而我们这些孩子則如接受检阅似的,
  神气活现地行进在夏日的欢乐里。
  收工的母亲到家后,看到满院的枝枝叶叶,看到眼
  前已难觅花影的绿墙,她问我是怎么弄的,我如实讲
  明。母亲听后,摸着我的头,用粗糙的大手为我擦了擦
  满脸的汗水,笑着对我说:“我刚才都看过你们在街筒
  子里疯了。以后玩可别祸祸人啊!记住,在咱家祸祸
  行,可决不能去别人家祸祸去。这花马上能长出来的,
  长出后,你们就随便去玩吧!”
  母亲说得真准,没过几天,喇叭花又开满了那面绿
  墙,我们就又在喇叭花墙前,演绎着儿时那难忘的故事。
其他文献
弹花匠李双秀,71岁,18岁师从叔父,从此与弹棉花结  下了半个多世紀的缘分。  丹阳访仙人钱炳坤,年逾花甲,竹匠手  艺干了四十余年。  修笔匠王朔,八十高龄,从事修笔行  当有65个年头了。  钟表匠王济渝,今年74岁,15岁时随父学艺,修  钟、修表一修就是60年。  铜匠徐步华,六十开外,祖辈几代都是铜匠,一  副铜匠担子是祖父辈留下的旧物。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纳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构
我们的课程《那诗意在乡土的歌》唱了一年又一年.rn回首,当初的设想,历历在目,再看,如今的行走,太多的生命印记我们不敢忘记.rn“诵诗”,三百多首儿童诗的诵读后,孩子们的笑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风踮起了脚尖,影子也打起了手语,哪怕是一  点点涟漪,也会打破宁静的心湖。  清晨的阳光,带着远方的问候,唤醒梦的窗棂。  静静地栖在岸边,悄悄地做着一个远航的梦……  阳光下,沙滩上,贝壳回忆着上次潮水涌上岸  时的澎湃。  抬头仰望无际的蓝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妈妈,妈妈的妈妈,就一直这样腌制着生活,一  年又一年。  人走后,幸福碎了一地。  横下,是一条路;竖起,是一堵墙。
期刊
2013年12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
西津渡古街有间百年老字号“万顺昌”,是老街一道独特的风景。店主陈  師傅凭着祖传三块厚铁板烘烤出香酥脆甜的“状元饼”。走进老街的游客,常  常会排出长长的队。
学业质量是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组织开展区域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评估是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基
一次,先生喊我约好两家人一起到外面吃个便饭,  算是慰劳两边的家人辛苦地为我们一年来所做的一  切,思前想后,老人家们都应该会喜欢吃乳鸽。  三杯下肚,木瓜芦荟是汤底,鲜黄甜美的木瓜受到  小女儿的偏爱,吃过几块也不够,非要再加多点木瓜给  她,于是在她的叫嚷下犹豫几番,加一碟又怕吃不完,  因为个个都差不多吃饱了,她继续嚷嚷,像一只聒噪的  小鸟纠缠着要吃木瓜,无奈之下只好又加了一碟木瓜。  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