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人文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了解大量的体育知识和运动常识,还能在道德品质上帮助学生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针对体育人文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人文教育;中学生道德品质;影响和作用
  一、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性人格。体育课程虽然被国家确定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程,但它的实际地位明显低于它的法定地位。体育课程始终被看作是一门副科,不能和语数外这样的主课同日而语,而体育人文教育更是被放于无足轻重的位置上,学生们对于人文精神的了解十分浅薄。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缺乏人文性,大纲规定的各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和要求,仍偏重于技能、教法等,而对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素质要求只提出总的原则规定。第二,教学方法的改进没有实质性突破,一直沿用统一化和单一化的练习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制约着学生的潜能,严重挫伤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教师人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改变。体育教学在强调发展学生体质的同时,应该充分挖掘体育的人文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这样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甚至是以后走上社会都会有极大帮助。
  二、体育人文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
  今天,体育人文精神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命、生活质量,更加关注人类社会公平、公正、团队、特性等优秀品质塑造,更加关注人、社会、自然、体育之间的和谐。在体育活动中,尤其是对抗性很强的状态下,学生有可能产生傲慢无礼、言词冒犯、肢体冲撞等意识失控的表现,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良好契机。针对体育人文精神对于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笔者根据福建省大部分学校实际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发现体育人文教育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可见一斑。
  1.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中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久而久之,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他们深入骨髓的认识。人文精神中的坚韧精神,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时,都是有指导作用和支撑作用的。人文精神中平等精神,对于学生尊重和理解别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尊重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求。同时,人文精神中的公平、公正精神,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影响尤为突出,在这个熟人社会里,我们想要发展得更快,就需要更多的公平和机会,只有大家都树立了公平、公正的道德品质,才能营造出一个真正的公平、公正的环境,才能有真正的竞争,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中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延续。道德品质教育是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却可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发扬和完善着。人文精神在中学教育的时候,会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在体育上主要运用于团队运动中,比如足球、篮球比赛之中,未来走上社会,这也将成为一个团体完成协作的重要筹码。人文精神在中学体育教学之中,还可以延续到发展互助精神,这个精神在未来的岁月里,可以形成助人为乐的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促使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和国家的栋梁。
  3.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中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保证。人文精神中蕴含的自由、平等、公正、协作、互助等精神,都是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像一个有机体,相互配合和促进共同为道德品质的继续生根和发展提供条件。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学,学生就不可能懂得这么多道德品质,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用最为真实和有触感的方式,将道德诉诸出来,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从而走上人生更为辉煌的台阶。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其特点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进行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同其它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1 乔丽红;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乔晓艳;黄正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柳敏和;鲍远明;张玉文;张怀兵;;人文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何东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其他文献
摘 要:《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重要的思想之一。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发挥和运用,对于我们自身的建设,社会的实践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梳理和发掘《论语》中的中庸思想,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需要,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论语》;中庸;不偏不倚  一直以来,被奉为“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悖”的《论语》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
期刊
摘 要:《伊利亚特》作为古希腊最著名的作品《荷马史诗》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作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们经过一代代地口头流传,不断得到丰富加工。特洛伊战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但神话和史诗却把它神化了。而阿喀琉斯作为一个人性丰满、英明远扬的“人化”英雄,又将人本主义精神对人的全部属性本身的肯定发扬光大。在荷马史诗中神人同形同性将内求善与外求美相结合,让神多了人的色彩。  关键词:神化 ;人化;《伊利亚特》 
期刊
多年前,《美国自由的故事》[1]一书的中文版进入中国。也是因此之缘故,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教授为学界所熟知。如今他的又一部大作《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以下简称《给我自由》)来到中国,再次引起了我国学界的持续关注。[2]根据本书译者王希教授介绍,自该书2004年问世以来为600多所美国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有鉴于此,探究这样一部经典学术名著,无论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上来说,对于我们的美国政治史、社会
期刊
摘 要: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可谓一字千金。抒情性是诗歌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然而因为诗歌高度概括和语言精炼等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诗歌的教学实践中,领悟诗人的情感往往成为一个公认的重点和难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索怎样挖掘诗歌教学中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挖掘;诗歌教学;思想;情感教育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
期刊
最近跟一位福建省平和县芦溪籍的朋友聊起王阳明,他提到当年王阳明当年(1517年)赣南剿匪,剿灭漳南匪患后,为使本地长治久安,凑清朝廷获批建立平和县,建县时本来是想将县城设在芦溪漳汀的。有这回事吗?有何根据?过去也常听人提出类似的疑问,小溪在明朝时无论在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都要比九峰有优势,为何不将平和县城设在小溪而设在九峰(原来叫河头大洋陂)?  前阵子还听到一位朋友讲起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与制度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离婚被赋予了理论上的自由。但是妇女离婚仍面临种种事实上的不自由。本文以《妇女杂志》为中心,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同时与法律史结合,试图从法律的限制、家庭的羁绊、经济与生活的约束、道德的谴责,说明妇女在离婚中面临的种种不自由。  关键词:《妇女杂志》;民国妇女;离婚;不自由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从来没有“离婚”一说,只有男子对女子的“七
期刊
《古诗十九首》的名字及其诗歌首见于梁代萧统所编《文选》卷二十九《杂诗上》,一般认为是东汉中后期无名氏文人的作品。马茂元先生指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总结了汉代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他正是由两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足见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之高。不仅如此,一千多年来,它倍受历代诗论家的崇高评价。梁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评之“惊心动魄,一字千斤”;明谭元
期刊
摘 要:所有的建筑现象都是一定观念的反映,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思想, 中国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尾,其最初的命名或许是我国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关键词:建筑;鸱尾  众所周知,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为主。木制骨架的构成特征使得顶部的屋脊形成坡度,坡度会导致瓦片下滑,建筑师于是在交梁上用铁钉进行固定。为了防止铁钉受到雨雪侵蚀,又在其外部覆盖以动物形象的琉璃构件。这些构件被称为吻兽、垂兽、戗兽
期刊
摘 要:明朝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一派格鲁派在此时创立。在宗喀巴的领导及帕竹政权支持下,格鲁派形成了以四大寺为主的寺院集团,初步确立了其最高领袖达赖喇嘛的活佛转世系统,并受到了明政府的关注及册封。虽然此时格鲁派作为藏传佛教权威地位还未稳固,政教合一的地位还未建立,但已经与蒙古势力和中央政府取得了联系,为以后五世达赖的掌握政权初步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格鲁派;建立发展;
期刊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增强文化底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更能体现语文的魅力和书法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书法;语文课堂;融合  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中学普及,开展的是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农村中学也在初步尝试。书法教学也引起了学校领导和当地主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