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养育何以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来源 :现代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孩”养育不但消耗中小学女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对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发展造成一种挤压。对在养育二孩的16名中小学女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原则研究发现,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分别受到个人、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中小学女教师个人系统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原因;学校支持是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原因;家庭支持是影响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间接原因。为了更好地促进二孩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打破传统家庭养育观念,缓解双重角色冲突;重视女教师个体生态发展,加强学校支持力度;畅通教师职业之路,优化专业发展环境。
其他文献
<正>“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院校的必修课,这门课按照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以基本概念开始,从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几个维度对自我进行探索,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自己最看重什么,加之对自我职业环境进行分析,逐渐清晰自己的职业路径,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切实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就业方向起到指导作用。
期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该文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阐述该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与内容、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出发,围绕思政育人等思想理念,分析了该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课改方案和创新对策。
<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加之全球化进程深刻的传播、扩散、冲刷作用,使得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我国在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越过西方世界主导的科技封锁的“高原”,我国的高端科技产业和制造业将走在世界前列,分享产业链高端的利润与价值,为后来的大学生人才提供更良好的就业环境与待遇;越过社会管理到多元治理的“鸿沟”,我国的社会
期刊
学位
本文首先阐述了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其次对小米转型策略进行介绍,分析小米转型动因,用平衡计分卡评价小米转型绩效;最后,总结小米战略转型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得出研究启示,以期为其他企业转型战略提供借鉴依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趋于完善,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导致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境,从而产生不良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山西传媒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实践调查,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解决对策,以改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是生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融合生涯教育的研究,能让学生增加科目选择、专业以及职业选择的知识,提升相应的生涯规划能力。以教学实验法为主,对实验班采用融合生涯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生涯规划能力进行前后测量,以验证将生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融合的有效性。
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是缓解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在高职学生培养中,却存在诸多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问题,导致高职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无法切实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对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新时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明确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对策,满足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需求,增强学生的
“00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展现出独立与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群体特质、务实的职业理想与多元职业价值需求共存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奋创”与“躺平”二元并存的价值取向、“斜杠大学生”“慢就业”等特点凸显的独特群体特征。现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师资力量、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构建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系,立足“00后”大学生需求和特质,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打造一站式职业生涯规划云平
微信传播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和及时性的优势,对突破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微信公共平台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并探讨了微信公共平台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