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没见过他。这是我们俩第一次见面。至少,在城市里没有,在那色彩绚丽的霓虹灯下,我没见过这张脸。
  我见过路边的乞丐,他很像,一样的着装,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没有什么异常脏乱的地方,看上去是个健康的人。这就很不错了,这是我出租房屋的最低要求——至少别带着传染病。现在进出风流场所的人太多,没有传染病确实已经很不易了。
  我打量了他一会,把手上的烟叼在嘴上,伸出了右手。他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不过马上又明白了,急忙从左挎的布袋里摸索出了了一小沓钞票和身份证明,恭敬地放在我的手上。我没说什么,从那一沓里抽出钞票,把薄薄的一张身份证明还给他:“我这用不着这个。”说着低头拉开了抽屉,挑出了一串发锈的钥匙。
  “上楼左转,走廊尽头,厕所对面。”
  他表示感谢后,就转身上楼了。我猛吸了一口手中的烟,默默地盯着他逐渐走上楼:“怪人。”
  他确实是个怪人,早出晚归。城市里没有什么早晨和黑夜的分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作息,自从浓重的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之后,我就只见过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了。钟表上的时间只是个数字而已。这也是我说他怪的原因,自从第二次大黑暗时代开始,我就再也没见过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六点回来的人了。
  第二个很怪的地方是我“晚上”去给他换那个坏了很久的霓虹灯管时发现的。我早就知道房间的上一位住客弄坏了灯管,所以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他不来找我更换,好奇心驱使我主动去找他问问。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光,没有日光灯那么亮,但是在昏暗的房间里,橘色的光实在是很让人安心。不能说是灯光吧,我也不确定——火苗在玻璃罩里显得很特别。他在看书。看我来了,把书放下,摆弄了一下那个“灯”,屋子里的光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老板娘,有什么事吗?”
  “我来给你换灯管的。”我在那个“灯”前面站定,弯下腰看了看,“这是什么?”
  “油灯。城市里的油真的不好找,没有单卖的,那些是我在郊区里买的,用剩下的。”他边说边在柜子里翻找,拿出了几个小号的“玻璃罩”,摆弄了一会,在桌子上放成一排。他又把手放进口袋里摸索了一下,找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来划出火,低下身子一个个地点着,不一会,就全亮了起来,这个小房间也亮了起来。
  他吹灭了火柴后,给我让了个位置,倒了杯水:“灯就不用换了,我还是不太习惯。”
  “但这样多不方便,太暗了,也麻烦……”我拿出了一根烟,试探性的往“油灯”里伸了伸,很顺利地点上了。
  他也没说话,喝了口水。
  “做什么的?”“我吗?没什么特定的工作,要非得说我是干什么的,那你就当我是点灯人吧。”“点灯人?”我看了看他的油灯,心想着年头干啥的都有,老大不小了,连份正经职业都没有,“是卖在这种灯的吗?年轻人喜欢这种新奇玩意,卖得不错吧。”“不是不是,这个不卖,这是我准备送人的。”“啥?”“我每天都要去孤儿院,这是带给孩子的,他们很喜欢,也没见过。”“我能看看?”我指了指油灯。“请便。”
  我把手里的烟叼在嘴上,用双手拿起一盏没点亮的。油灯不是很精致,用的材料应该都是废物利用重新加工的比如这个呈油的铁碗就应该是个罐头铁盒,提手也是用粗铁丝自己拧的,不过他倒是很细心的,把金属的菱角都用胶布包了起来,顺便还上了一层红漆。我摸了摸上面的红漆,他有些害羞地说:“小孩嘛,喜欢喜庆的颜色。”
  “孤儿院一次能给你多少钱?”我放下油灯,把嘴上的烟重新拿回手里,吐了一口煙。
  “我算是半义务的吧,给的不是很多,刚够生活费。”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人穷成这个样子还能有善心泛滥的。
  “我以前在机缘巧合之中见过孤儿院的孩子,我知道那里的孩子不容易,我想帮帮他们,给他们讲讲故事。”“没看出来啊,您还会讲故事。”我戏谑地笑了一下。
  他到也不在意,也笑了一下。“毕竟虚长了几岁,从前的事还是可以当做故事的……”
  正当他这么说着,我的小女儿跑进来了,在房间里乱窜:“故事!我要听故事!”我连忙制止住女儿就想往门外拉,谁知他竟然毫不在意地笑着跟我女儿说:“小姑娘你见过日出和日落吗?”
  女儿一听,高兴地挣脱了我,坐在我原来的位置上问他那是什么东西。我也不好再阻止,只好掐灭了烟头,也找了个位置坐下听。
  “那是太阳从天边升起和落下的样子。”
  “我知道!老师说过太阳,太阳在天上,就像一盏巨大的日光灯照在我们头顶。但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有些不同呢。”他笑了笑,把身边那盏最大的油灯拿在手上,逐渐把灯调亮。
  “我觉得日出更像是一盏逐渐变亮的大油灯。早晨的,周围的一切都带着凉意,这时候我就喜欢坐在山头上看这远方的大油灯被人点亮,一点点亮地起来,一点点地把光撒在我的身上,明亮但不刺眼,柔和又温暖……”我的小女儿认真的听着,着迷的注视着油灯里的火焰。
  “我从小就怕黑,所以这种黑暗被一点点驱散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我小时候一直在想,那个在天边点灯的人到底是谁,他真的很厉害。他点亮了太阳,点亮了万物,点亮了人们的心。这也是我喜欢油灯的原因。这昏暗的房间中,这被油灯支撑起的光明空间里,无论外面再怎样黑暗,人的心已经被暖了,被点亮了,也就不再害怕些什么了……”
  “那个点灯的人,他不仅能点亮太阳,他还能去海里点亮石头,给深海带来光明,他还能到江里,给江里的鱼儿点上灯,让他们看清远处的大海……”
  “大海?”“对啊,大海,蔚蓝的无边无际的大海,那是一个比江里还要丰富的世界。”
  “我从来没见过大海,我从来没离开过这个城市。”小女儿失落的说,引得我一阵心酸。
  他拍了拍她的头:“会见到的,只要你想见到。它就在远方,也不离开,就等着你。”
  “那日落呢?日落长什么样?”小女儿急忙又问。
  “日落啊,那是个很绚丽的场景。”说完,他示意借我的红丝巾用用。我解下来,递给了他。他拿过丝巾,轻轻地往油灯上一盖,房间里的光瞬间换了一种颜色,热烈又温暖的红色洒在每一个人脸上,引得小女儿一阵兴奋的惊呼。
  “这就是日落的感觉,华丽非凡的同时又带着平凡的温暖……”这次,他倒也没有太多的解释,大家一起默默地望着油灯,享受着这一刻。那时,我甚至能想象在孤儿院里,孩子们围坐一圈,每人手里端着提灯,等他一个个的给点上,然后一起组成一个大的亮圈,听他讲着从前关于日落日出,大海和江里鱼儿的故事。
  临走时,他送了我女儿一盏油灯,高兴得她抱着满屋乱窜,欢呼雀跃。我执意要付他钱,他却坚持要送给我,说不然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真想付我报酬,就带着油灯多来我这坐坐吧,我亲自给你们点上。”
  他准备离开了,因了家庭的变故。我送他。
  那天晚上风很大,寒冷的北风,吹得我的脸生疼。他一边示意我快回去,一边小心的右手挡住北风,生怕那碎了一个口子的油灯被北风吹灭。远离了城市中心的那片霓虹灯,远处的路是一片漆黑的,只有这盏油灯可以帮他照明。
  正当他紧了紧身上的破旧大衣准备走时,我的小女儿提着油灯从身后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拉住他的衣角:“我想送你一段路,先生……确切的说,是‘我们’想送您一段路。”
  这么说着,无数的小光点从我女儿来的方向聚拢了过来,一个个冻得脸通红的小孩子提着油灯赶了上来,他们年长的已经十六七岁了,年纪小的看上去才五六岁,都是孤儿院的孩子们。
  “点灯人先生,让我们送你一程吧。”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喊着。
  北风还是很大,但大油灯里的火苗已经不再摇曳了,因为它被一群充满希望的孩子们围着,大家围成一圈,像一个初升的太阳一样。倒是那勇敢的“点灯人”眼里的泪水,被风吹的有些摇摇欲坠起来。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的不断深入,城市拆迁安置及城市中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解决该群体的住房问题,南京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保障房的战略举
江南,一个让人听了就柔肠百转的词,在中国历史上承载了太多本不该它承载的东西,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这是一个流连忘返的温柔乡,在北境蛮夷看来,这是一块富的能攥出黄金的宝库,江南,太令人心驰神往了。  这里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风景画面,又是“吴娃双舞醉芙蓉”的隽永风情,还是“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凄婉与悲凉。有多少人在这里沉醉流连,消磨了意志,但是,江南的血脉,是永不磨灭的。  东晋以来,江
期刊
艳光的《清平调》发表于2017年6月号《当代》,文章描写了都市女性俞晴的生活片段,在这个中篇小说当中侧写了这个时代的女性,面对感情,面对事业,面对亲友,鲜活;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女性并未脱离男权话语,对时代女性的描述,在刻意描绘俞晴个性与不同,自尊与卓越的同时,她也注定无法脱离男权与父权的社会现实。  文中的女性俞晴,是在纽约取得名校文凭的女性,凭借家里的关系,在外资支付系统任总经理助理,故事的开
期刊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发
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企业风险投资领域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其余八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探讨,包括第2、3
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与控制方面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于实际项目,施工网络计划中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采用传统的网络计划技术对其进行分析计算会存在很多局限性,实
我喜欢读书。  受家庭的影响,儿时便在墨香浮动的书页间徜徉,滋养了我沉静的性格,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尤其喜欢名家大作。每一本广为传诵的经典,都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力量。翻开一页散发书香的纸张,看着作家的智慧随着墨迹在纸上徐徐化开,浮躁的心灵便跟着沉静下来。耳濡目染的中华文化使我们对于华夏大地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而文学最能引发这种温暖的情感。畅游书海,思想的脚步无拘无束,理想的天空广阔无垠。时而小作
期刊
期刊
作者简介:杨炎己(2002-),男,山东济南人,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创作作品有《斑点生活》《梦幻如迷》等。  小序  秋风凛冽着,吹散了你的秀发。你说,错乱的不美。忍俊不禁,暗笑你太过小心,在我眼里,你永远是那样美。气温的骤降,冰封了太阳的光绪,我躲在湖的一角,静静的等待。  散发着春意的你,解冻了秋冬的我,迈步缓缓到对岸,等着你的抬眸。此时的秋,正如盎然的春,此时的青春少华,正属于你我二人。 
期刊
7月16日至9月2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动感夏日”特别编排。特别编排创新假日文艺宣传模式,沿袭精品化、多样化特色,通过优秀电视文艺节目的集中整合播出,凸显频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