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分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正式进入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互联网大军中,在网络上关注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自由地发表着自己的评论,由此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理论是研究大众心理的社会化问题的著名理论。文章从“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和核心特征出发,分析其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提供意见指导。
  关键词: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对社会问题呈现出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网络表现形式,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和较强影响力的言论和观点[1]。随着舆情数据信息的不断增多,这些庞大的数据量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应对,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舆情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众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致力从不同的角度对舆情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
  当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网络舆情越来越广泛。德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家伊丽白·诺埃尔—诺伊曼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沉默的螺旋”假说[2],被应用到改善媒体环境的研究上。1939年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理论[3],被应用到舆情的动力研究上。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提出的“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理论[4]是研究社会化问题中大众心理的著名理论。本文从“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和核心特征出发,分析其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提供参考。
  一、“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理论
  (一)相关概念
  1.群体
  勒庞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完全不同于群体中的个体所具备的特点。这些人的观念与想法趋于一致,他们自觉的个性逐渐消失,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5]。为了以示区别,勒庞在书中将这种具有一定特征的群体称为组织化的群体。组织化的群体并不一定非得是由较多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在某个地方组成的,尤其是在这个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使得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宅”在家里,做实实在在的宅男宅女,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脑等多种媒体获得信息。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勒庞当时认为的“群体的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在某些特殊的人为或者非人为的条件下,许多在时间或空间上相对孤立的个体也能获得相同的群体特征。
  群体因为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同质群体和异质群体。同质群体是由有着同样的身份、派系或者相同信仰的一群人组成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佛教信徒、学生等群体。而异质群体是由各种身份、各种智力水平和各种特点等诸多不一样的因素组成,比如,国外的议会、游街示众者组成的队伍等。
  2.群体的低智
  群体共有的一般品质导致他们无法完成高水平的工作,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往往是愚蠢而非天生的智慧,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并不比一群傻瓜所做出来的决定更高明,因为他们只能用每个普通人与生俱来的一般能力来处理手头的工作[6]。群体在没有受到外界“导火索”的刺激或者爆发某种事件时,其中的个体还能保持自发性行为。一旦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后,群体就开始慢慢形成。群体从刚开始形成时并不一定会具备某个特定的群体特征,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群体中的个体间相互影响,群体才会出现与其中个体截然不同的情感、看法以及行为方式。群体在交流活动中,个人情感的相互感染,他人的情绪在交流中引发自己身上同样的情绪,而这个行为又会在交流反馈中作用到那个人本身,加剧其情绪的程度。2017年4月20日的“豪车拖狗”事件本来是车主对狗的爱心救助,但却因为一张不全面的照片闹得沸沸扬扬,网民们纷纷谴责车主,还对车主采取了人肉和电话骚扰等无礼举动,对车主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伤害。类似这样的事件在网络上不乏其多,把群体的“低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群体有一种不可战勝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群体中每个人都受其本能的支配,只能凭借本能去判断是非,甘愿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利益。
  3.声望与成功
  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观念会因环境而获得巨大的威力,这时它们就会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所谓的声望。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团体能没有声望还存在于现实社会,他们对公众的控制来源于一种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来自于声望。公众对于声望,要么是发自肺腑的崇拜,要么是深入骨髓的畏惧[7]。不同的文明因素会组成不同形式的声望,拥有声望的团体或个人会使人民在不自觉中受到影响,团体可以由此变成政党,个体也可以因此而带起一股潮流。声望的产生有着许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要素就是成功。每个团体或个人,仅仅因为拥有它,会使人民很难再产生怀疑。要使这种声望消失,就要破坏其赖以生存的成功。获得了声望的团体绝不会容忍争议的出现,而当争议和成功共同存在时,他们的声望会不断地受到磨损。缺少了成功的声望,消失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二)“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的特征
  群体心理主要有三大特征: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观点的明确转变、群体中强大的暗示性、有意识人格的消失和无意识人格的凸显[8]。
  1.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观点的明确转变
  当群体趋于稳定后,群体的个体将会进入一种狂躁的状态。个人一旦开始融入这个群体,他的自觉个性便会消失,群体的思想会占据他的主导地位,而狂躁的状态会使得他极易接受旁边人的“暗示”。每个个体独立时,他都有能力去压制本能,当他融入群体后,这种能力便会不断地泯灭。群体是无名无姓的,个体容易认为“法不责众”,又加上网络本身就是虚拟的现实世界,自己仿佛更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更会让其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个体的观点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从而也会影响个体的情感。
  2.强大的暗示性
  群体强大的暗示性在群体交流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暗示性就像是一种催眠方式,使群体中的个人仿佛陷入一种完全失去个人意识的状态,对使其失去个人意识的催眠者言听计从,做出一系列与本人性格、习惯或者观点大相径庭的行为。被催眠者失去了高级别的条件反射,所有的行为受低级的脊髓神经支配,完全不经过大脑中枢神经。这种被催眠者在群体中会丧失某些能力,但其他能力却会得到大的强化。最可怕的在于,无论个体在进入群体之前是什么身份,在进入群体后这种催眠般的暗示性对所有人有着几乎相同的作用,彼此间相互传染并不断扩大影响。   3.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凸显
  群体在暗示作用和相互传染后,所有的个体都会做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同的行动。群体低智这一属性使得个体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步,可能从原来的知书达理变成野蛮无知,从原来的善良宽容变成残暴狭隘等。个体的有意识人格消失,会使个体极易受到某些话语或形象的影响,各种观念被严重扭曲变形,在文明的进程上变成远古人类,行为不可理喻,无意识人格在这些行为中凸显出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议会的委员在进入议会前,都是性格温和的开明公民,然而一旦进入议会这个群体,他们变得毫不犹豫地拥护各种野蛮的提议,将许多清白无辜的人送上了断头台。他们一反常态,放弃了自己神圣且至高无上的权利,将自己的行为极度弱化直到自己也被送上断头台。
  三、“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一)“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一般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在某个区域发生了被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有心人”借助网络广泛传播,从而被更多的公众了解形成网络舆情;另一种是网民发表言论或者“特殊”的视频,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后引发其他人注意,引起争论或者舆论。
  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一个“无法预料”的刺激事件在网络中迅速引起关注,其热度会不断上升从而爆发出各种各样的舆论,进而“点燃”舆情。这个刺激事件在进入网络时,一般会被分为两方:一方是普通的大众,他们是舆情的主力军;另一方极有可能是掌权握财者或者公众人物,他们是舆情的“主角”。单独来说,两方本来都是属于同质群体,但是因为这个刺激事件,他们迅速形成了一个异质群体。当这个群体形成之后,无论他们原来属于哪一方,拥有多高的智力水平,处事是多么冷静缜密,他们都会放弃自己原来的处事方式甚至是自己的身份,开始进入一种狂躁的状态。群体中每个个体都能感觉到来自群体的压力,这时候大部分个体会盲目从众。他们个体的才能弱化使他们的个性趋于一致,自觉个性的消失使群体中的无意识会不断地占据上风。与此同时,舆情中呼声最高的舆论便会成为“群体的领袖”,他们利用对群体中其他一切的断言,对自己的思想不断进行重复,在群体的交流活动中相互传染,形成了“声望”,从而得到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舆情中主流思想得到“声望”后,群体的个人对其的情感就只有崇拜或是恐惧,这两种情感麻痹了个体的判断力,让个体做出许多令人不解的事情。
  当舆情最开始的小群体逐渐稳定下来后,它在网络中就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开来,当个体开始关注这个事件时,其实已经悄无声息、不受自我控制地进入了这个群体,并受到暗示作用。当新进入的个体在暗示作用的影响下,进入大脑的思想就潜移默化地成为他对这次事件的标准思想,仿佛被“洗脑”。这种变化很快就会在他的言行中表露出来,他的这些迹象进入群体循环反馈给原来的人,他们会更加认为这种思想的正确,“声望”又会进一步地提高。群体在无意识的边缘持续徘徊,随时准备接受一切暗示和行动的指挥,群体便越发变得有组织,行动也会更加统一,舆情就在不断扩大和相互感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个时候的舆情具有强大的力量,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会使原本简单的事件变得复杂起来。
  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消散的影响分析
  从结果上来说,任何舆情包括网络舆情最终都会消失。但在舆情发展的道路上,舆情的主体——由一定人构成的群体却是多变的,所以舆情也是多变的。在群体心理的特征中,群体是无意识的,群体的行为主要受脊髓神经而不是大脑的中枢神经的影响。所有的外界刺激都会对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響,他们的反应总是不停地变化,在舆情上表现为他们不停地改变言行,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群体的压力下被湮灭。这个时候决定舆情是继续升温还是进入消散期的就是这些外界的刺激因素,群体的易变使得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接受外界刺激后群体的行为,唯一可能改变群体的方法就是控制进入群体的外界刺激因素。对于舆情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曝光别人所不知道的,寻找有利于自己的因素或者还原真实,舆情才有可能在变化中消散。
  让舆情进入消散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群体中“声望”的不断降低直至群体领袖无法掌握群体;另一种就是时间的推移,任何一种舆情都禁不起时间的推移,就算事件没有得到解决,舆情的热度也会逐渐降低。“声望”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些因素中的关键节点就是成功。这个成功在不同的舆情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说:道德的制高点、实验结果、科学理论的推理、颇有威信的预言、强烈的爱国情怀等,这些统一称为“成功”。在群体中,个体会是轻信的,就是因为成功这个事实,个体会认可并不再怀疑。因此,“成功”作为获得“声望”的关键节点,如果“成功”一旦消失,“声望”也会随之消失并永远不会再获得。当昨日受群体拥护的“成功”被推翻后,它便会遭遇曾经那些拥护它的个体唾弃甚至侮辱。之前的“声望”越高,这种反馈就会越强烈。没有“成功”作为后盾的“声望”会很快土崩瓦解,而撼动“成功”必先出现争议。在争议的过程中,“声望”会被逐渐地磨灭。从高峰期到消散期中,最有力量的莫过于争议,争议的力量与“声望”强大的控制力量进入了博弈的状态。这时候外界的任何一个刺激都是决定性的,博弈的天平会不可获知地发生倾斜。如果争议的力量不敌“声望”,“声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群体中个体的控制力会变得更加强大,群体会暂时地稳定下来,直到下一个争议的出现;如果争议胜过“声望”,“声望”就会受到各种质疑,它就不再是“声望”了。强大的控制下所压制的反馈作用力量会摧毁一切,包括这个群体本身。
  当舆情发展到这一步时,群体的观念会发生变化,群体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会被无情地戳破。群体中的个体开始恢复自觉的个性,由冲动急躁变得安稳,夸张的行为会愈发的收敛,同时也会后悔,理性思想逐渐成为群体的主流,舆论从而丧失强大的力量,群体也会消散成无数个个体,还原成原来的状态。那么舆情的消散就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消散的影响结构如图2所示。
  四、“山东辱母杀人案”的舆情演化分析
  (一)案例简介
  2016年4月14日,22岁的于欢和母亲苏银霞被11名催债人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各种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甚至催债人还对苏银霞露出下体,最终忍无可忍的于欢操起一把水果刀捅刺,致1死3伤。于欢在2017年2月17日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在3月23日的《南方周末》的记者首次报道之后,该事件在网上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在短短3天的时间内形成了网络舆情。3月26日达到最高,当日,相关部门就此次判决作出了回应,工作组和相关人员介入调查。之后,舆情热度在一次又一次的面纱揭开中不断下降,3月27日时受关注度明显下降,到3月29日时已经接近没有。至此,该案例引发的网络舆情才算告一段落。
  (二)舆情产生分析
  该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在形成时就出现了博弈双方:道德和法律。双方的对立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但这次又因为山东辱母杀人案这个刺激因素,再次将公众拉入了群体之中。
  公众在进入这个群体之后,他们原来的自觉个性消失了,感情和观点发生了转变。这时他们极易轻信媒体所报道的一切,而媒体出于自身的利益对很多的细节进行了偷天换日或者偷工减料。将这个群体的“成功”——道德的制高点树立了起来,得到“成功”之后,群体便立刻获得了“声望”,“声望”就对这个群体有了强大的控制力量。群体再被控制后,其中的每个个体变得冲动、狂躁,理性逐渐地消失,在受到暗示后他们的行为如被指挥般统一,充满了力量。群体的视野被缩小到:借135万还250多万的高利贷、催债者极度羞辱于欢母亲、警察不管反而离去、于欢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等细节上面,他们坚信于欢伤人致死属于正当防卫,不应该得到法律的惩治,反而要对放高利贷的进行整治。因为群体的“低智化”和个体的从众,本来应该是道德与法律的对峙却被偷换了概念,他们认为于欢的所作所为都是合理的甚至是应当的。但是这个群体中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法律的?有多少人自始至终了解这次事件的全部过程,而不是通过媒体夸夸其谈的言论了解部分事件的?又有多少人对于欢一家人的背景是了解的?随着更多的新闻媒体、网络大V、社会知名人物的转发或者评论,更多的公众关注了这个事件,他们也进入了群体。这个时候,道德的制高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群体内部的反馈作用将这个群体的“声望”越推越高,群体的控制力量也随之得到了强化。到3月26日时,网络舆情达到最高并正式形成,对法律的冲击和压力就形成了。
  (三)舆情消散分析
  我们没有能力去直接控制群体的行为,我们能做的只有让更多的外界因素进入群体,在群体中引起争议。只要存在争议,群体的“声望”就会被磨损。在山东辱母杀人案二审时,网络舆情对法律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舆情的高峰期是持续下去还是被消灭?法律能否顶住舆论的压力坚持原判?这些我们在没有公开结果前都不知道,但却有很多“有心人”在这次事件中曝光了一些新的细节,成功地引起了群体争议。新细节包括: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申报的创立资金约1个亿,它为什么还要借135万元的高利贷去周转资金?为什么非得去借高利贷而不向政府或者银行借贷?为什么于欢的父亲于思明在这次事件中基本没有出现,甚至有消息称其为一局长?对羞辱的过程进行了一些新的说明,警察并未离开而只是为了了解是谁报警的等。当这些细节成为新的刺激因素进入群体,这个时候任何一个外界刺激因素进入舆情群体都对群体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些细节在网络舆情中引起了争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言论,群体的“成功”点仿佛被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争论中更是显得漏洞百出,群体的“声望”因为“成功”被质疑而磨损,群体对个体的控制力量变弱,很多因为不了解而跟着起哄的公众逐渐恢复了自觉个性,情感与观点恢复常态。他们会成为反驳的主力军,他们的力量远比普通的质疑者或者反对者要大。没有任何舆情能保持长时间的争议,到3月29日,该事件已经不能构成舆情了,但无论法院最终的判决是什么,舆情对法律的冲击和影响是已经产生了的,随着这次事件的过去,群体会慢慢解散,舆情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这次事件的影响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天又会产生作用力被附加在另一个舆情中,成为提高其“声望”的一份力量。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的提出已200余年,应用在很多的领域。后世许多心理学家都对群体心理推崇备至。本文对“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其相关理论和特征做出简单介绍,以及网络舆情中“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其演化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并结合“山东辱母杀人案”这个案例做出了具体分析。“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发扬它们的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程 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3.
  [2]李润权.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消解[J].新闻世界,2010(9).
  [3]邓幸儿.普通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认同感调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4][5][6][7][8](法)古斯塔夫·勒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语 娴,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创业培训中的真实创业项目进行全面、 系统的分析, 通过对该项目回放、 诊断、 指导、 后续跟踪, 阐明了为什么好产品仍然需要营销及如何进行营销,最后论述了从该项
文章从北京交通大学理工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总体情况入手,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现状做了详细调查与研究,进而分析出理工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存在问题,从深化校
摘 要:文章初步探讨了激光全息照相实验中成像效果的几个影响因素——曝光时间、显影时间、物光和参考光光程差以及物光与参考光光强比;通过调整实验方案,分别研究全息照相实验中曝光时间、显影时间、物光与参考光光强比和光程差对成像的影响。针对激光全息照相实验较高的要求,实验选择同一套仪器进行,无其他光路干扰。  关键词:激光全息照相;影响因素;曝光时间;显影时间;光程差;光强比  中图分类号:TB82 文献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要想做好中学阶段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就要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只有掌握了中学阶段汉
摘 要:国家一直在强调跨学科建设,并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培养跨学科人才也是大连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造就人才的目的之一。以学习兴趣为基础,推广跨学科课题小组的建立,是项目的主旨。利用App平台发布课题、招募队友,建立以课题为中心的学习团队,以期能够建设出与企业和公司对等的课题平台与校企合作平台。  关键词:App平台;课题;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校企合作
摘 要:近几年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由前几年的一万四千上升到近年的一万六千多,而大学的录取率仅为25%左右。在如此沉重的竞争压力下,要取得体育高考的好成绩,必须做好考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特别是训练这一环节。因此,体育教师了解形势,定好训练计划;选好苗子,加强技能训练;示范引领,合作提升;重视非技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以阳光的心态、健壮的体魄、专业的技能迎接高考。  关键词:体育生;
新形势下,统战宣传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文章运用“大宣传”理论思维,结合统战工作实际,深入分析统战宣传工作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全面梳理,总结提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宣传体系和工
摘 要:文章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措施,形成了对小学班主任及班级管理的全面了解,希望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角度;班主任工作;班干部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自身角色的理解不到位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往往将自己视为一个管理者。而对班主任这一角色而言,其不仅是管理者这个角色如此简单,还涉及教育者、引导
十几年来,克缇以自己的信念为支撑,沐风栉雨,披荆斩棘,无论是在中国台湾还是大陆市场,最终走出了自己的辉煌。在重返中国直销市场后,叶茂根深的克缇没有盲目乐观,以苦炼内功
摘 要:以画代记、以画代学,从而构建学生的学习图式,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文章从四个方面来构建图示阅读:增加阅读阅历,扩充背景知识储备,建立内容图式;多体验不同文章的不同题材风格,建立形式图式;指导学生读前积极预测,读中注意整体阅读,掌握主旨,读后巩固语言知识,构建阅读图式;跨文化交流中构建社会交往图式。  关键词:画卷;图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