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N种吃法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一年辞旧迎新的日子。说到除夕,除了贴春联、放鞭炮等,年夜饭也是春节团聚最具仪式感的环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外卖到家,更多样的选择体现在了中国人年夜饭的餐桌之上。今年的年夜饭,你是否也有“别样”的打算?
  “下馆子”省时省力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年来年夜饭这门“必修课”渐渐走出了家门。相比于在家准备年夜饭的繁杂程序,更加省心方便的“下馆子”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
  据了解,每年离除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许多餐厅年夜饭时段的包间就已被订购一空。还有顾客去年吃过年夜饭后就直接预定了第二年的。由于客源火爆,一些不成文的“霸道条款”开始出现,有部分餐厅年夜饭预定中对顾客的限制很多,比如需要达到“人均消费多少元”的金额要求,限制用餐时间,收取开瓶费、服务费等额外费用,还有餐厅必须选择套餐,不能单点等。
  “年夜饭到家”受追捧
  外出就餐限制多,自己做饭不好吃,又不想麻烦父母……然而现在还有什么是网购不能解决的?在网上购买年夜饭半成品套餐,就可以足不出户,享用到大饭店才有的美味。
  网购半成品的价格也比较实惠,比去饭店要便宜不少。买回来的半成品只需要加热就好。
  除了网购,很多餐馆也推出了成品、半成品带回家的服务。一些餐厅不仅有多种价位的半成品礼盒可供顾客选购,还在某外卖平台上上架了年夜饭的预约服务,顾客只需年前上网预约菜品并支付,除夕当天就会有外卖小哥送餐上门。
  “私厨到家”成新选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服务到家不再是新鲜的话题。近年来,把大厨请到家做年夜饭,也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在手機应用程序商店,有不少提供厨师上门服务的APP,用户可在APP内选择厨师。费用包含了食材的费用及厨师上门的服务费。此外,网络平台内对厨师的擅长菜系、顾客评价等均有记载。
  不过,由于所有菜品均需提前备料,所以通常年夜饭套餐中的菜品不能更换,在下单之后也无法退款——顾客如果取消订单,不需要上门做饭服务,厨师也会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材送到客户手中。
  一家人做年夜饭更有“年味”
  尽管年夜饭的选择多样,但更多的人还是认为这一年最重要的一餐,要自己在家做才“原汁原味”。
  相比于年夜饭本身,其背后蕴含的“阖家团圆”的内涵更为重要,年夜饭一家人一起做,才更有“年味”。在家吃不但安全放心,同时也更加实惠。比如东星斑、龙虾、帝王蟹等名贵食材,如果“下馆子”吃,两三千元也不一定够,但自己在家准备,一千多元钱就够了。
  当然,尽管年夜饭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但从未改变的是,年夜饭背后人们对于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礼仪以及学习与人相处的机会。  问候老人有“礼”  春节的时候,孩子一般会和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等长辈待一段时间。因为平时很少在一起,老人对孩子都充满了爱意,会不停地抚摸孩子的头或是和孩子说话。有的孩子不喜欢这样,要么不耐烦地跑掉,要么表现得很害羞。对于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提前帮孩子做好准备:用微笑来回应。去拜访之前,告诉孩子:“如果奶奶摸你的头,那表示她
期刊
《回家》  魏捷/文 徐灿/图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内容简介:快过年了,家俊的爸爸坐上了火车,他要赶回家陪家人一起过年,他的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家是心里的一粒种子,它生长,把力量传递给我们,同时,我们也努力,去浇灌它……  推荐理由:全世界也许只有中国文化里面,对于家的依恋情感是最深的,这位父亲,从火车换汽车、换轮渡、换三轮车,一定要在大年三十赶回家,可惜大雪封山了,怎么办?最终自家的小狗来接了,深
期刊
爸爸倒下了,瘦弱妈妈扛起整个家  1990年1月,罗小琴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一户普通人家,因爷爷奶奶早逝,爸妈不仅要养活她和哥哥,还要抚养三个年少的姑姑,日子过得非常不易。雪上加霜的是,1997年,爸爸因肝癌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妈妈陈兆莲的肩头。罗小琴记得,爸爸离世那天,妈妈伏在爸爸身上哭得撕心裂肺,更让她难忘的是,那段时间,妈妈头发白了很多,嗓子总是沙哑的,眼睛也一直红肿。  身为一名环卫工
期刊
瑞秋出生在英国南部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从小,父母就把善良与助人的信念植播在她幼小的心灵中。青年时期的瑞秋在体育运动方面颇有天赋,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一直是她的梦想。后来一堂生物课改变了她的职业选择,在那堂生物课上,她得知:在非洲贫困地区,平均每10万人当中才有1名医生。她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去帮助那些人。在个人爱好和帮助他人之间,年轻的瑞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觉得帮助别人,远比花时间在运动上
期刊
1990年8月16日,四川都江堰,吴谨言降生了。家族里无人从艺,但吴谨言生来娇俏:大眼睛、瓜子脸、皮肤白皙、四肢修长。邻里瞧见了,都夸赞道:好个美人胚子,像电视里的演员呢。  吴谨言从小表现出了极高的舞蹈天分。6岁时,妈妈把她送到芭蕾兴趣班。吴谨言很喜欢,但这个看起来轻盈优雅的舞,真正踮起脚尖进行基本功训练时,让吴谨言第一次体会到了“钻心之痛”。  妈妈捧起吴谨言血肉模糊的脚趾时,心疼地说:“要不
期刊
轻信虚假宣传,女儿送进“一本保过班”  2018年2月的一天下午,宁夏银川市民李海凤到实验中学接女儿马欣放学,一个女孩走过来,塞给她一张宣传页,甜甜地说:“阿姨,如果孩子今年想保过一本,请来天锐教育看一看,谢谢!”  李海凤的女儿马欣高三在读,自升入高三以来,女儿每次模拟考试都在500分左右,按前三年宁夏文科高考录取分数来看,这个分数考上一本的可能性较小。  周末,李海凤找到了天锐教育咨询公司,前
期刊
美丽清秀的雷敏,1974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市兰田镇。她自小性格刚毅,10岁就被选入体校武术队学习。1990年4月的一天,听说四川武警总队在招收女子特警队员,一直梦想穿上橄榄绿的雷敏向同学借了15元钱,就坐火车去了成都征招办。因身怀武术,15岁的她就被破格录取,并于第二年正式加入中国第一支女子特警队——四川女子特警队。  长期的“魔鬼式”训练,让雷敏身上布满了伤痕。但不服输的她牢记教官的话:“不付出超
期刊
曾有一档电视节目叫《你有一封信》,有一期主题叫做《有的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  一个叫颜世伟的老人,于1950年在毗邻朝鲜的一所中学读书时,因当时环境恶劣,天气严寒,他患上了大骨节病。每天,都是同学刘元江帮他洗脖子。在朝不保夕、艰苦的岁月里,两人结下了亲兄弟般的友谊。  后来,刘元江去了另外的学校,颜世伟去了美国,两人从此断了联系。但半个世纪以来,颜世伟都一刻不停地在寻找这个老友。70岁时,颜世
期刊
“你忙吧,我不打扰你了。”这是朋友跟前任说的最后一句话。她记得清清楚楚,这句话说过43次。一次比一次的声音小,也一次比一次失望。我们问她:“确定要分手吗?毕竟是3年的感情。”她看上去比我们要轻松,笑得很自然:“确定啊,谁会想说第44次不打扰了。”  有次男友去外地出差,手机打不通,消息也不回,她慌得一夜没有睡着,担心男友会出意外。过了很久,男友才回了消息:“很累,下飞机就回酒店睡觉了,没有看手机。
期刊
朋友离婚后,孩子被判给男方,她很少能见他一面。经常有人劝她:“你应该常去看看孩子,免得他跟你生疏。”可是,朋友说,看多了留守儿童和父母分别时的撕心裂肺,总觉得那样太残忍。所以她宁愿孩子暂时跟她不熟,在安静的小村子里,过着安静的生活,也不愿让他过早面对这些。  前一阵儿放假,她终于去了。按照原本的计划,她要和从前一样,什么都不多说,嘻嘻哈哈地陪他疯玩就好。没想到,孩子见了她,快速跑回屋里,拿出一张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