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鹏和他的西西弗斯梦境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鹏,80后。
  迟鹏的作品里有种浪漫的梦幻情调——轻盈的飞翔,无所顾忌的奔跑,以及伴随他成长经验与记忆的自我虚拟。其作品在视觉张力上造成了现实图像与非真实场景之间界限上的超现实表达,使观者在现实与虚拟的错位中,产生亦真亦幻的炫目,显示了中国的年轻人在重建规则时所迸发出来的旺盛创造力与自信心,也显示了新一代的艺术家,在挣脱原有规范与秩序下,在审美观念及趣味上的新趋向。
  
  苌苌:你是完美主义分子?
  迟鹏:完美就是一种折腾,这种折腾太为难自己,总喜欢把事情挂在面子上,之前觉得我性格中一直透露着这种虚伪的成分。但这种虚伪慢慢随着年龄增长递减了。你说我现在虚伪吗,我觉得现在前所未有的真实a被筛选后的完美显得格外嚣张,比如我只跟我喜欢的人在一起,不喜欢就滚一边去,我不在乎你是谁。不过这样还好吧。
  苌苌:那你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儿吗?
  迟鹏:在我看来聪明人分三类,第一类的就是聪明人,但只会聪明,善于加法:第二类人他不只会做加法,还会做减法;第三类人加减法运用自如。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平淡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少一些斜视,少一些势利,这个世界有时候很坏,太多人不停地用自己的聪明去挑衅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应该把世故做得实在和真诚些,人是要知道感恩的,我不会去忘了对我有恩的人,人生就是这样,可世故但不可势利,人的一生是不断修行的过程,要为活得明白付出代价,只能慢慢来,但这和年龄没关系。
  苌苌:你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迟鹏:什么朋友都有,有这些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换来的贴心。也有太多匆匆过客,无所谓了。生活不过就像复印机,影子留下,原件还你,能留下影子也是一种奢侈了。
  苌苌:你开始受到关注是怎么个过程?
  迟鹏:2003年,我大三的那个4月参加第一个展览。缪晓春老师把我推荐给冯博一,冯博一又把我推荐到美国做展览,之后几个画廊同时找我,然后就顺理成章了。真的很快,快得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其实前几年,包括《西游记》作品之前的作品,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作品到底是什么,艺术家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作品,经历过很多徘徊的过程。我比较善于推翻自己,过去了的作品我就真不见得喜欢。我必须要这样,如果我老是觉得我的作品好得了不起,怎么可能进步呢,我这人也不是一般的怀疑自己,我对自己很不自信,总是在翻来覆去地去探索自己的过程,我性格就是这德行。
  苌苌:《凭什么让我爱你》想表达什么呢?
  迟鹏:国家想通过这个建筑来证明中国的一种力量,我们能做的很多。我只是想开个玩笑,让其更有力量,这种力量显示着是一种荒诞。
  苌苌:问题是。感觉你的态度和艺术语言太接近上世纪60年代人,可你还那么年轻。是不是可以找到真正属于你这个年龄的文化和成长背景下,看社会的角度呢?
  迟鹏: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并不能去推崇一个肆无忌惮的文化方式和文化特点,我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上世纪60年代的语言特征,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做过什么,要做什么。在我看来,我作品的特征比较明确的是《对不起,我并不是真的爱你》那一张,我觉得那一张蛮好的。在肆意放纵你的青春的时候,谈到了中西方的关系,我觉得这种社会敏感还是重要的。中国太有特色了,每天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神七上天啦,孩子喝毒牛奶了,用CCTV点亮我们的漆黑,都相当不可思议。每天的事儿都是大新闻。外国人说,感觉你们每天都在飞船上过,每件事儿都特牛。奥运会刚完,中国就激情四射地月球漫步。匆匆地就只字不提刘翔当逃兵了,所谓的国家荣誉完全没了。
  苌苌:你都做什么样的梦呢?
  迟鹏:我做很多奇怪的梦,我记得小时候每次发烧做梦,就梦见煤气罐爆炸。以前每次居高看见整个城市的时候,就能看见在海边有几个大罐,我经常会梦见那罐爆炸。还比如梦见一个玻璃建的城市,我不小心一动,这个玻璃城市没了,而我的能力是承担不了这个错误的,于是就非常担心。但是我最典型的梦境,就是我老做些干也干不完的事儿。比如说罚我去叠被子,像喜马拉雅山一样大,全都是被子,你一辈子也叠不完的,就没有生命了,我就结束了我的惩罚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差不多这几年,会经常有类似的梦,只是让你去干一件永远做不完的事。人就说因为我有个东西一直是藏在心里的,所以老是有这样的梦,这是心理医生给的答案。
  苌苌:你听过西西弗斯神话吗?西西弗斯被罚滚一块巨石上山,当那巨石快到山顶的时候,就滚下来,这样反复。他永不能停歇。可能你潜意识里有什么……
  迟鹏:其实人总是这样不定期被生活和命运调戏着。这种结果可能与发展的关系不大。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惩罚,或者说是对一个敏感性格的惩罚,很戏剧也更真实。不寒也不至于暖和,寒也不至于成冰。
其他文献
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朴人等,因故乡安徽歙县潭渡村有滨虹亭,故颜所居日滨虹草堂,中年更字宾虹,且以字行。为一代艺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  黄宾虹治印始自髫龄,年方十一就临摹家中《飞鸿堂印谱》及丁敬、邓石如印谱,数年后由浙派而转趋徽派,尤于巴慰祖之法有契,并上溯先秦两汉。其于印学贡献有三 一日搜集古鉨印,编拓印谱。积
期刊
这一册清初的信札,在清朝末年落到了常熟藏书家赵宗建之手。现在知道赵宗建的人恐怕不多了,其清成丰时官至太常寺博士,其工作便是管理皇家图书。说出他自己的收藏,或会令人瞠目结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手稿、《徐霞客游记》的手书原稿,都是其藏品!  查士标在信札中除了与“东玉贤婿”谈及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外,更多的是书画笔债的话题,让人感兴趣的还有他在购买古玩字画时的鉴定、品评及斟酌价钱之语。艺术品市场,无论
期刊
目前中国艺术品单件最高价的创造者即一元青花大罐,元青花的珍罕程度从而不难想见。随着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元青花成为了众多藏家们的焦点:由于在市场上出现的元青花往往被人以超高价竞投,由于它所呈现的美学风范,由于它的传奇般身世,由于等等的原因,让人们将元青花视为收藏的圣物。针对历年来的高价元青花,我们为您一一进行分析扫描,以助读者们了解到高价元青花之所以高价的缘由。  谈到高价元青花,首当其冲的莫
期刊
一幅李可染先生的《清漓帆影图》,原本是李先生于1984年连画带信托人转交于本文作者。25年后,此幅作品连同信件一同出现在拍卖场上。拍卖会现已过去二三个月了,却仍有各地友朋询问本文作者关于这幅作品的相关情况。为释惑解疑,也为答谢关爱,郁老特在《收藏’拍卖》撰文说明真相——飘离的《清漓帆影图》,通过上拍,方才令郁老25年来第一次知道这幅作品的存在!  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浙江世贸大饭店
期刊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青花瓷》的流行不是空穴来风。青花,这一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拥有特殊历史美感的表现形式,在近年吸引了时尚界的多重目光,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向时尚潮人们袭来,异常惊艳地呈现出它的美。
期刊
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部艺术总监刘刚透露,值中国嘉德成立15年之际,多幅重量级油画作品将于4月底在中国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油画专场上亮相。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刘小东的《温床》、王怀庆的《没家的家具》、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之童年》及陈逸飞的《二重奏》等。      巨幅《温床》登场(高260厘米,宽1000厘米)    刘小东的“温床”是他在2005年到2006年完成的一个绘画项目,这次参加
期刊
作为20世纪前半叶三大报之一《时报》的创办人,狄平子(1872—1941)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上必然提到的重要人物。其自身富于收藏,精于鉴赏,喜逛古玩店,且因眼力好而常能以低价购得名家字画。狄平子用珂罗版照相技术,影印发行了许多珍贵的书画碑帖,在保存、传播艺术遗产方面厥功至伟。  狄平子为人诙谐烂漫。据说他曾将剥了皮的香蕉藏在袍袖中让人探摸。别人摸到滑腻之物,以为是蛇而惊叫,由此可见其爱开玩笑的
期刊
世纪阅报馆珍藏批刊有中国晚清重大事件的法国《小日报》。《小日报》是法国最有影响的四大日报之一,1863年由著名报人米老德创办。初为四开四版,1890年后改为四开八版,首版和末版为精美彩图,报道读者最为关注的重大事件;中部六版以文字为主,附有少量黑白图片,主要介绍事件起因和过程。当时,照相技术虽然已经在西方盛行,但将拍照的图片制版应用到报纸上,技术还不过关,尤其着色问题,还不能解决,大量的新闻事件,
期刊
摄影作为收藏界的新宠,从1974年开始步入拍卖场到现在还不到30年的历史。塞西尔·比顿,被誉为是“最出色的英格兰摄影家”。2008年11月,比顿拍摄的葛丽泰·嘉宝照片拍出3068美元,而另一张时尚摄影照片也拍出了6136美元的价格。2009年5月,比顿的部分摄影作品在英国Chris Beetles画廊以数千美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引发新一波收藏其作品的热潮。  奥黛丽·赫本身着梦幻般的白色蓬蓬礼服,夸
期刊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其中又以京剧与昆曲为两大传统戏曲代表。乾隆初年的京师,多种唱腔并行,打从乾隆五十五年在江南久负盛名的微班“三庆班”晋京为高宗八旬祝嘏,“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而至。道光八年,汉调艺人赴京,徽、汉合流,又融合昆曲、弋腔、秦腔,演变为京剧。若以徽班进京为清高宗贺寿算作京剧起源,则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2009年3月15日,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钧乐天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