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我们致敬为初心使命奋斗的共产党人,探寻“特殊材料”是怎样炼成的,从中汲取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伟大力量。
  信仰如磐,“革命理想高于天”
  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在反复比较中理性选择。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众多仁人志士纷纷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李大钊对各种思潮比较鉴别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此,他“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我们要把信仰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做到真信、真学、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理论自觉坚定理想信念。
  在生死考验中坚定理想信念。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率部留守苏区。1935年3月初,在一次战斗中,他身中数弹不幸被捕。在狱中,刘伯坚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写下了绝唱《带镣行》:“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在新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奋斗。
  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初心。“时代楷模”张桂梅,一位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的共产党员。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虽然遭受了痛失亲人、身患重病、被误解和质疑等艰难困苦,张桂梅始终坚守初心,笑对人生风雨坎坷,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沒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为民“无我”,“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红色精神的精辟概括,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对人民无限深情、为人民鞠躬尽瘁,正是共产党人高尚品质所在。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福建省东山县风沙肆虐,百姓穷困。县委书记谷文昌立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要将百姓放在心中,强化宗旨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焦裕禄大公无私,心系百姓,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经常带着铺盖骑车调研,怕乘汽车听不到群众心声。“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我们要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刻也能不脱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反对漠视群众疾苦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抵制损害人民利益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
  艰苦奋斗,“为有牺牲多壮志”
  无奋斗不青春,奋斗者最幸福。共产党人不仅“敢叫日月换新天”,而且是“越苦越累心越甜”,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顶天立地者。
  乐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送大娘回家、义务到工地搬砖、为少先队员辅导……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他的笑脸。“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要把握雷锋精神的真谛,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做温暖的一束光,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勇做奋不顾身的“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的几十名工友,“人拉肩扛运钻机”,以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井喷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我们要大力弘扬“铁人精神”,迎着困难上,顶住压力干,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开创事业,以无所畏惧的气概应对挑战。
  甘做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邓稼先受命研制核弹,“我的生命从此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生命就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正所谓“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直到1986年他病逝前,人们才知道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我们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把“小我”融入“大我”,艰苦奋斗、勇于登攀,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争做挺身而出的“时代先锋”。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他恪守“护佑生命、捍卫生命”的准则,以勇士的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危急时刻毅然逆行,敢医敢言,果断提出应对措施,在抗疫阻击战中发挥先锋作用,赢得了国人的敬重。我们要以钟南山为榜样,面对困难和风险,挺身而出,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为全面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努力奋斗。
  对党忠诚,“一片丹心向阳开”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对党无条件忠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地下党员阎又文与党失去联系后,继续潜伏在敌人内部,始终对党忠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特殊原因,他的功绩不能对外公布。阎又文坚守党的秘密,至死也未吐露半分。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称赞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真正做到了‘白皮红心’。”共产党人忠实践行入党誓言,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草鞋书记”杨善洲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几十年如一日,牢记入党誓言,夙夜在公、勤政为民,为政一处、造福一方,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设施,把深山大溝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答卷。我们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清正廉洁,“留得清气满乾坤”
  从党诞生之日起,清正廉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就始终与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连接在一起,使我们党在人民心中树立起崇高形象,赢得人民的信赖、爱戴和拥护。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
  守得住清贫。“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下的句子。他掌管巨额公款,被捕时身无分文,敌人只搜到一块旧怀表和一支钢笔。方志敏写道:“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我们要从方志敏身上汲取浩然正气,端正荣辱观,以清正廉洁为荣,以奢侈淫逸为耻。“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要牢牢守住底线,坚决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要时刻牢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精神上的富有者。
  耐得住寂寞。老英雄张富清,征战沙场屡立战功。但他刻意尘封自己的功绩,60多年在苍茫大山中深藏功与名。这位“战斗英雄”“人民功臣”,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才能稳得住心神,心神定了,干事创业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我们要在思想上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行动上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交出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经得住诱惑。“任何人打着我的旗号去办私事,你们都不要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守廉洁底线,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绝不用权力为自己和家人、朋友谋取一丝一毫的利益。我们要与模范对标,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活出坦荡、自信和尊严。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宋丽群)
其他文献
潘际銮,男,江西人,1927年12月出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及机械系主任、南昌大学校长。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我国焊接科学奠基人之一,潘际銮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便立下救国之志。从任教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时的开拓创新,到攻克一个个
期刊
“多亏了驻企专员,忙前忙后帮我们成功申报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让我们更坚定地在创新之路上走下去。”纳什空间政府事务部负责人王巍感激地说。  王巍赞不绝口的驻企专员就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科技和信息化局的张帆。从申报提出到材料的准备,张帆积极协助企业和相关部门对接,依照政策规定按时申报,最终获得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让企业感受到东城惠企的温度。  政务服务下沉,激发企业活力。2020年10
期刊
“我不懂财务,也不清楚办税流程,以为要跑几次才能办好清税证明。没想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手把手带着我办理,不到两个小时就办好了。”2021年3月22日,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陈女士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第三税务所(以下简称“第三税务所”)办好公司清税注销手续后,由衷地感慨道。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第三税务所党支部(以下简称“三所党支部”)按照市局、区局党委要求,把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获得感
期刊
人物简介  刘可钦,女,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0年11月24日,刘可钦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1年5月18日,我们在中关村第三小学(以下简称“三小”)的会议室采访了刘可钦。和以往采访不同的是,这一次还有来自四川的一个教师团队同时进行采访。新闻记者的深入采访和教师团队的专业提问相互交错,让我们对刘可钦的教育理
期刊
朱冬生,男,江苏人,1950年3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197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先进个人。  每天清晨,在海淀区一个军休所大院里,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朱冬生家的灯早早就亮了。早饭后,朱冬生开始了一天的写作。“宣传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是我的一个任务。”每周发表一篇宣传党史军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期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北京市委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带领全市人民踏上改革开放新征程。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北京市委制定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开创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北
期刊
“这下好了,不用出远门,也能有北京的专家给咱看病了。”早晨一上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延庆医院”)医学影像科的电脑上,显示了近10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患者的登记信息和CT扫描结果图像。北医三院延庆医院的专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础病例,详细阅片后,给出了精准的影像报告。  池凤英,女,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健康委一级主任科员。2021年2月25日,
期刊
在北京城的中心,故宫的西北侧,一座古老园林坐落于此。园林里,碧波白塔、绿树红墙,格外明媚,这就是北海公园。北海公园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首以北海公园为背景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陪伴了几代人,至今依然传唱不衰。很多人正是因为这首歌知道了北海公
期刊
密云区古北口镇河西村位于密云水库上游,与河北省滦平县接壤,潮河北侧,村域内有卧虎山长城、吕祖庙等历史文化景点。河西村共有600多户、1600多口人,包含了138个姓氏,被誉为“百家姓村”。  河西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借助长城古寨的自然景致和百家姓氏千年古村的独特文化,传承弘扬乡村民俗古韵,有效保护和开发文化古迹,大力发展传统古村落民俗旅游,将河西村打造成了一个古韵深远、乡味浓厚的特色美丽乡村。202
期刊
活动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延静里社区党委  活动名称:“学党史 守初心 庆百年”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主旨:学党史,感悟初心使命  活動内容:近日,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延静里社区党委邀请“听工场”评书社4名优秀评书演员举办了一次党史专题评书演出。4名评书演员将评书艺术与党史故事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精湛传神的表演讲述了“一大风云”“饮水思源话红井”“龙潭三杰”“虎口夺盐”4个党史故事。谈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