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某副省级领导之女欲考研究生,此领导遂携带秘书、司机等一众随从前往北京,请首都经贸大学程虹教授出来吃饭,并再三要求程虹把老公带出来。程虹说她先生很忙,不方便出来。此领导气愤地说:“再忙有我忙吗?我堂堂副省长请他出来吃饭是给他面子!”迫于无奈,程虹只好说:“我老公叫李克强。”
此段子所述之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我们姑且视之为演绎了的段子。但该段子之中所述的“程虹”,却确有其人,而且的确在首都经贸大学,的确为李克强总理的夫人。
除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夫人,程虹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国内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善良低调的总理夫人
程虹出生于河南郑州的一个干部家庭,其父程金瑞曾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后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顾问,其母刘益清是新华社记者。
“文化大革命”期间,程虹前往河南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插队。在公社,勤奋努力的程虹当上了生产队长,被誉为公社“五朵金花”之一。1994年8月1日,她还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难忘那片热土》,回忆乡下劳动的往事。
据当年曾和程虹一起工作的女知青郑英平回忆,程虹虽然是干部子弟,但为人亲切平和,谦逊低调,“有魄力,有干劲,实实在在”。
返城之后,程虹到清华大学进修英文。其间,在几位热心朋友的介绍下,她与大她两岁的李克强相识。二人情投意合,互慕才华,自然喜结良缘成百年之好,婚后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婚后不久,程虹到北京经济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前身)外语系任教,后又到中国社科院读博士。
郑英平透露,知青时代她和程虹私交甚好,所以,在程虹的先生李克强当河南省委书记时,不少人找到郑英平,想“攀攀关系”。郑英平都回绝了:“我和程虹在一起就像亲姐妹,我很理解她。当领导人的夫人不容易,而且,程虹是那种非常善良、特别低调、不喜欢张扬的人。”
和某些高层夫人热心交际或奢侈品消费不同,低调温和的程虹不喜欢繁琐的行政事务及无聊的应酬,她更喜欢校园,对教学和做学问充满热忱。
多年来,她屡获各类教学奖项,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涵盖了从本科生至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精读、泛读、演讲、听力、教材评述及新课开设等诸多领域。
在程虹的理念中,好的教学是知识的自然流露。她怀念20世纪80年代,认为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那时,老师们淡泊名利,学生们在课间讨论的王维的诗歌,“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属于文化那份对学术的崇敬及于治学的执着”。她说,只有老师不浮躁,才有可能培养出学风踏实、做人端正的学生。
在一次校内讲座中,程虹引用《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来阐述自己对学术和生活的态度。“为己”就是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提高自身的素养,坚守学者的操守,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为人”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程虹说:“踏踏实实读书,老老实实做人看起来好像有点儿过时,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操守还是要坚守的。”她的言行,让她在校园里深受师生爱戴,曾两度被学生选为“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
著作等身的教授
被学术界誉为“中国从事美国自然文学研究第一人”的程虹,与她的先生李克强同样拥有博士学位,且在44岁时即获得教授职称。
据报道,首都经贸大学校方一直有意提拔程虹担任系主任甚至更高职位,但都被程虹拒绝了,与行政事务和应酬相比,她更喜欢治学,当然,她也不希望因此被人说是妻凭夫贵。自李克强进入中南海担任副总理之后,程虹基本不上讲堂了,主要做研究工作。
这些年来,潜心做学问的程虹已是著作等身。她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寻归荒野》,翻译了美国自然文学经典《醒来的森林》及《遥远的的房屋》等一系列著作。在学术界,她被视为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
曾有读者这样评价程虹的作品:“在传授学识的同时,作者也在和读者分享宁静之乐,人细微之处品味哲理。”
其实,在中国社科院读博士时,程虹就开始钻研美国文坛新流派自然文学。当时师从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凡。后来,程虹又曾在美国布朗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2001年,程虹出版了《寻归荒野》。谈及这本书时她这样介绍:“《寻归荒野》是十几年前我写第一部介绍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书。‘荒野’不仅是实体的自然,也是自然的心境。‘寻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向自然,更不是回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自然的造化,让心灵归属于一种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中,或许,我们能够从自然界中找回这种定力。”
自《寻归荒野》之后,程虹开始了长达十余年边写作边翻译的学术之旅。
李克强的软实力
2012年,一套名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的译著,在北京持续热销,译者正是程虹。北京三联书店的店员表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被摆放在店内比较显眼的位置,其中《心灵的慰藉》卖得仅剩一本了。
译丛编辑李学军接受采访的表示,出版此译丛并非是因为译者程虹的特殊身份,而是考虑学术价值及市场角度,并大赞程虹对学术的认真和纯粹令人敬佩,“这样的学者很少很少了”。
“文字工作要慢功。比如,在翻译《心灵的慰藉》时,碰到很多鸟的名字,有的连字典上都没有,为了一个字,查阅英文字典、汉语字典、大百科字典、辞海、辞源及各种中英文鸟类字典和图册,做到了校字如仇。”程虹说,这些努力和坚持,都源于“学问要精”的信念支持。
在一次讲座中,说起那些丛书时,程虹如数家珍,具体到哪些书有几个版本,版本之间有什么区别,文笔、段落、书名典故,她都能信手拈来。往往一个封面、一个标题、一幅图片,她都能引出一个故事。这让年轻老师惊叹不已。
曾有老师请教程虹如何做到文献信手拈来,把握自如。程虹的答案是,用传统的“笨”方法——数不清的读者卡片。
她认为,做学问需要静心和定力,需要坚守和沉淀,这些东西无关短期的功利和时髦。而正是这份定力,让她最终获得学术上的成功。
这便是程虹。教书育人的工作,让这位56岁的教授深受爱戴;知名学者的身份,让程虹成为业界权威。作为李克强的夫人,她相当低调,虽然说得一口娴熟的英语,如果参加外事活动,肯定能成为“李克强的软实力”,但她远离了大量社交与应酬,并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李克强从未出国留学,但2012年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上,以英文发表演讲,有人说,这可能与他有个教英文的妻子有关。
此段子所述之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我们姑且视之为演绎了的段子。但该段子之中所述的“程虹”,却确有其人,而且的确在首都经贸大学,的确为李克强总理的夫人。
除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夫人,程虹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国内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善良低调的总理夫人
程虹出生于河南郑州的一个干部家庭,其父程金瑞曾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后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顾问,其母刘益清是新华社记者。
“文化大革命”期间,程虹前往河南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插队。在公社,勤奋努力的程虹当上了生产队长,被誉为公社“五朵金花”之一。1994年8月1日,她还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难忘那片热土》,回忆乡下劳动的往事。
据当年曾和程虹一起工作的女知青郑英平回忆,程虹虽然是干部子弟,但为人亲切平和,谦逊低调,“有魄力,有干劲,实实在在”。
返城之后,程虹到清华大学进修英文。其间,在几位热心朋友的介绍下,她与大她两岁的李克强相识。二人情投意合,互慕才华,自然喜结良缘成百年之好,婚后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婚后不久,程虹到北京经济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前身)外语系任教,后又到中国社科院读博士。
郑英平透露,知青时代她和程虹私交甚好,所以,在程虹的先生李克强当河南省委书记时,不少人找到郑英平,想“攀攀关系”。郑英平都回绝了:“我和程虹在一起就像亲姐妹,我很理解她。当领导人的夫人不容易,而且,程虹是那种非常善良、特别低调、不喜欢张扬的人。”
和某些高层夫人热心交际或奢侈品消费不同,低调温和的程虹不喜欢繁琐的行政事务及无聊的应酬,她更喜欢校园,对教学和做学问充满热忱。
多年来,她屡获各类教学奖项,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涵盖了从本科生至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精读、泛读、演讲、听力、教材评述及新课开设等诸多领域。
在程虹的理念中,好的教学是知识的自然流露。她怀念20世纪80年代,认为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那时,老师们淡泊名利,学生们在课间讨论的王维的诗歌,“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属于文化那份对学术的崇敬及于治学的执着”。她说,只有老师不浮躁,才有可能培养出学风踏实、做人端正的学生。
在一次校内讲座中,程虹引用《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来阐述自己对学术和生活的态度。“为己”就是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提高自身的素养,坚守学者的操守,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为人”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程虹说:“踏踏实实读书,老老实实做人看起来好像有点儿过时,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操守还是要坚守的。”她的言行,让她在校园里深受师生爱戴,曾两度被学生选为“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
著作等身的教授
被学术界誉为“中国从事美国自然文学研究第一人”的程虹,与她的先生李克强同样拥有博士学位,且在44岁时即获得教授职称。
据报道,首都经贸大学校方一直有意提拔程虹担任系主任甚至更高职位,但都被程虹拒绝了,与行政事务和应酬相比,她更喜欢治学,当然,她也不希望因此被人说是妻凭夫贵。自李克强进入中南海担任副总理之后,程虹基本不上讲堂了,主要做研究工作。
这些年来,潜心做学问的程虹已是著作等身。她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寻归荒野》,翻译了美国自然文学经典《醒来的森林》及《遥远的的房屋》等一系列著作。在学术界,她被视为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
曾有读者这样评价程虹的作品:“在传授学识的同时,作者也在和读者分享宁静之乐,人细微之处品味哲理。”
其实,在中国社科院读博士时,程虹就开始钻研美国文坛新流派自然文学。当时师从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凡。后来,程虹又曾在美国布朗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2001年,程虹出版了《寻归荒野》。谈及这本书时她这样介绍:“《寻归荒野》是十几年前我写第一部介绍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书。‘荒野’不仅是实体的自然,也是自然的心境。‘寻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向自然,更不是回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自然的造化,让心灵归属于一种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中,或许,我们能够从自然界中找回这种定力。”
自《寻归荒野》之后,程虹开始了长达十余年边写作边翻译的学术之旅。
李克强的软实力
2012年,一套名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的译著,在北京持续热销,译者正是程虹。北京三联书店的店员表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被摆放在店内比较显眼的位置,其中《心灵的慰藉》卖得仅剩一本了。
译丛编辑李学军接受采访的表示,出版此译丛并非是因为译者程虹的特殊身份,而是考虑学术价值及市场角度,并大赞程虹对学术的认真和纯粹令人敬佩,“这样的学者很少很少了”。
“文字工作要慢功。比如,在翻译《心灵的慰藉》时,碰到很多鸟的名字,有的连字典上都没有,为了一个字,查阅英文字典、汉语字典、大百科字典、辞海、辞源及各种中英文鸟类字典和图册,做到了校字如仇。”程虹说,这些努力和坚持,都源于“学问要精”的信念支持。
在一次讲座中,说起那些丛书时,程虹如数家珍,具体到哪些书有几个版本,版本之间有什么区别,文笔、段落、书名典故,她都能信手拈来。往往一个封面、一个标题、一幅图片,她都能引出一个故事。这让年轻老师惊叹不已。
曾有老师请教程虹如何做到文献信手拈来,把握自如。程虹的答案是,用传统的“笨”方法——数不清的读者卡片。
她认为,做学问需要静心和定力,需要坚守和沉淀,这些东西无关短期的功利和时髦。而正是这份定力,让她最终获得学术上的成功。
这便是程虹。教书育人的工作,让这位56岁的教授深受爱戴;知名学者的身份,让程虹成为业界权威。作为李克强的夫人,她相当低调,虽然说得一口娴熟的英语,如果参加外事活动,肯定能成为“李克强的软实力”,但她远离了大量社交与应酬,并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李克强从未出国留学,但2012年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上,以英文发表演讲,有人说,这可能与他有个教英文的妻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