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在崛起

来源 :南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按: 2001年,美印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全面提升同印度的关系是美国对印度在冷战后的国际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评估的结果。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科恩在威尔逊中心的刊物《威尔逊季刊》2000年夏季号发表的《印度正在崛起》一文对印度的现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科恩认为,印度正在崛起,将成为同中国和日本并驾齐驱的亚洲大国。经济持续增长、政局相对稳定、军事实力不断增长以及地理上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印度崛起的有利条件。但印度要成为大国必须像一个大国那样行事并处理好同邻国特别是同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科恩认为,印度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大国,不会对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构成挑战。但在转变了的国际秩序中,印度的资产和资源已经较过去50年更加适用于美国的广泛利益。因此,美国应该重视印度,增加对印度的了解,加强同印度的接触。科恩曾任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现在是美国南亚问题特别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其观点可能对美国今后的南亚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译文中的小标题系译者所加。
其他文献
2002年,南亚依然是个多事的地区。从总的情况看,局势动荡,战乱频仍,恐怖事件不断,但也出现一些实现和平的初始势头。
期刊
在印度现代小说史中,介南德尔·古马尔(Jainendra Kumar 1905-1988)无疑是一位重要的作家。评论界将他称为“印地语现代文学史上的泰戈尔和萨拉特”①,“印度的契诃夫”②,“印度印地语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⑧,认为他是“印度现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之一”④等。介南德尔以多重身份享誉印度。作为一位思想家,他接受印度传统吠檀多哲学、耆那教哲学、佛教哲学、甘地主义和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并
期刊
全世界的许多人都认为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即使是到过印度多次的人也觉得她神秘莫测。其主要原因大抵来自印度的宗教。印度以宗教繁多著称于世,众多的宗教共同铸成了印度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宗教自身的神秘性使得多样的印度文化放射出奇异的光芒,而在诸多的宗教中又有许多神秘主义派别,使得本已奇异的印度文化平添了一道道令人迷幻的色彩。印度的苏非派就是这样一个神秘主义教派。它是伊斯兰教的一支,已经在印度流传了上千年。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印度14世纪伊斯兰教苏非派诗人毛拉·达乌德的长篇叙事诗《月女传奇》的内容和形式,着重分析了该诗的故事来源、流传、变异等情况,指出其社会文化背景和宗教寓意,并进而总结了印地语苏非传奇诗的创作特点。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蔡武博士在2004年6月28日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为中方代表所作的主题发言。文章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在亚洲绝非偶然。这是亚洲多样特点的产物,同时还反映出二战后对国际新秩序的呼吁和追求。这一原则跨越了意识形态的鸿沟,在更广泛的国际空间得到认同,其生命力历久弥坚。这一原则当前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将是建立国际新秩
期刊
(内容提要) 乌尔都语文学是印度近代以来一支非常重要的文学。诗歌一直在乌尔都语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17世纪后,德里成为乌尔都语文学的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德里诗派。本文依诗体评介了该诗派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以图勾勒出该诗派的整体风貌。本文作者自译并引用了该诗派大量诗歌。如果作为历史文献来读,它们的意义就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期刊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外交战略的调整引人注目。要深入研究印度外交战略调整的原由,首先要深刻地认识印度。本文对印度的外交基础、亚太战略、大国外交战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内容提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什米尔问题出现了新的缓和气氛。这与近年来影响克什米尔问题的内外因素发生变化不无关联。首先是印巴国内民意的变化,其中包括舆论导向的变化、民间交流的活跃、普通百姓的厌倦心理,以及两国年轻人更倾向于用和平与友善的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其次是美俄态度的变化。这两国都避免自身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承担义务。前述内外两种因素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印巴缓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抗,采用谈
期刊
(内容提要) 2003—2004年度,尼泊尔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3.6%的增长率,其中农业部门增长3.7%,非农业部门增长3.3%。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4.24亿卢比,其中农业产值1833.57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非农业产值2890.67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在对外贸易方面,至1j 2003~2004年度前8个月,外贸总额为1229.60
期刊
2003年,两位学兄朱明忠和尚会鹏的大作《印度教:宗教与社会》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同行、同事和友人,他们自然要赠书与我。他们赠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主要的是让我分享他们的感受(苦与乐),分享他们的成果(苦乐果)。他们出版的书已经不少,我读他们的书也已经不少,从中获益当然也就不少。这一次,我想把读这本书的体会写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