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成学子优良品格,成就学生快乐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c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文章论述中大多数把品格当成是人格或性格,这是片面的。品格,应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完整的个性结构之一,同时品格又是属于同道德伦理有关系的范畴。品格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学生的快乐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是来自于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学生与学生活动,以及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快乐,实现自主健康发展的心理状态。
  当代中学生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在很多大人的眼里,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近年来,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看到关于学生厌学、网瘾、跳楼自杀、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甚至抢劫、杀人的报道。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们不禁沉思,现在的孩子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他们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不快乐吗?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恶性事件?
  学生在学校感觉不快乐,归根到底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而造成的。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置学生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入冷宫;“后进生”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评价方式单一,学习成绩成为最重要的标准,学生的很多兴趣特长得不到肯定等等。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习压力大成为影响学生快乐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九成以上学生把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作为快乐感的第一条指标。
  特别是在薄弱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多次在考试中遭受失败的挫折,成绩经常处于中下游,挫折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期而至,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学习生活还有何快乐感可言?归结起来,学生快乐感较差的表现有:
  一、自卑感比较严重
  考试失败、家庭环境不好、家庭异常等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自卑感。自卑感严重则不敢尝试,不敢尝试则品尝不到成就感,由成就感带来的快乐也自然感觉不到了。
  二、参与活动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这些学生一贯习惯把自己当做是“绿叶”,对批评与落后习以为常,当机会让他们去表现的时候,习惯了麻木对待。麻木自然没有感觉,自然就无法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三、自制力不强,漠视校纪校规
  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优秀率等,无暇顾及这些学生,他们是失败者,是被学校、家庭所嫌弃的对象,“破罐子破摔”,完全放松了对自己的管制,导致自制力不强,对校纪校规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
  学生以上种种不快乐的表现,已经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成就学生快乐成长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紧迫性。假如教育者不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必要的手段进行干预,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把成就学生快乐成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点,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实现职业幸福和自我幸福的必要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快乐。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由此可见,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快乐和谐的“人”,教育是为快乐生活奠基的。换句话说: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决定着学生对快乐的体验。
  品格教育与快乐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品格教育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价值教育,它关注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带来对生活的感悟,快乐的体验;它关注个人的生活品质,注重个体未来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优化,起着重要的導向作用。
  因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在18周岁以下,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往往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多变的阶段,可塑性很强。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教育的规律,坚持德育为先,以品格教育助推幸福建设,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格,塑造阳光心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快乐观,提升学生“感知快乐、领悟快乐、创造快乐”的能力。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到尊重,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发展,主体地位得以发挥,逐渐成长为有个性、有智慧、有意志、有品格、有追求、有幸福的人。
  学生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建立合理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学习不断进步;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暂时的挫折,积极地克服困难。
  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观,就会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会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保证身心健康。
  学生拥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与老师、同学、朋友关系良好,家庭和睦、融洽,整体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心情是愉悦的,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多,消极情感少。
  为了炼就学子优良品格,可以设计系列活动,如:晨诵经典、晚思父母朋友恩、编写感恩故事、记录身边好人好事、组建学校“大二度”乐队、街舞队等社团、开设艺术欣赏课程、“魅力侨中”摄影大赛、“我有一手绝活”才艺展示、主题《我爱我家》、《不要轻易说爱》、《我的青春我负责》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享受美。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农村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城市学生见多识广,能说会写,总觉得自己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景可写,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其实,不是农村学生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是他们还没有发现或利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而已。农村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悦耳动听的鸟唱虫吟,极富特色的民风民俗等,哪一样不是他们写作的题材呢?作为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引导他们仔细观擦,认真积累,用心感悟,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写作的亮点。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文化的宝库。学习古诗文,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经典古诗文的浸润,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经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诗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择邻处。”孟
期刊
“回家反思”,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罚的措施之一。学生在校表现一旦“出了格”或校方认为错误“较严重”,处罚上形成的思维定势,常常施以“回家反思”的杀手锏。“回家反思”被不少学校一直习惯性的采用,有时看起来效果还不错,甚至有作为管理经验推广之势。然而细细想来,此举如果操作不当,不论从情感上还是理论上,乃至一些实践效果的验证上,都值得商榷。还可能演变成规避问题、推卸责任、带有严重心罚的“
期刊
情感和情绪是十分丰富、复杂的心理现象,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情感和情绪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因此,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进行必要的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一、情绪是观察学生心理状态的窗口  俗话说,“眼能传神。”人们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口,其实,情绪变化不仅在眼神上,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情感。情绪
期刊
陶行知说:“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他所说的大事就是教育。那么,当今教育之大事便是统编教材的课程改革。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之时,则是我们所有教师与统编教材的相恋之日,我们应无时无刻地与之交往,与之碰撞,乃至产生火花,但统编教材是编者站在所有版本肩膀上而编的,与之相识、相爱、相伴确实不易。为此,老师说:“统编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学生说:“统编教材好学,但学好也难。”如何克服“不易”和“也难
期刊
一、速度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中,上述速度素质的三种形式都会综合表现出来,但在不同的项目中,三者结合的比例和形式各有特点。就足球运动而言,反应速度、起动速度和结合球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对速度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1.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里对外界环境中各种刺激的应答能力
期刊
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遇到某些棘手问题的时候,还确实有点操心,让众多教师比较头疼的首要问题就是早恋问题了。早恋问题在当下比较普遍,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好,社会开放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不少学生身体发育提前了,开始萌生出对异性的欣赏。其实这种欣赏从本身来说,是正确的,但是有的学生往往无法把握这个欣赏的“度”,陷入早恋,这对学生身心以及学习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探
期刊
STEM教育,着眼于复合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视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成为各国优先的战略。国内STEM教育兴起之际,暴露出三大问题:  一、STEM课程的选项  目前,STEM课程“三来”:一是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或教育公司,通过海外采购或翻译的方式,这类课程为“外来”,如“风车怪兽”“意面搭建”“ Arduino”;二是从学科课程中抽来,如“DNA项链” “生态瓶”等;三是从高学段乃至高校“下来”的
期刊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七年级下学期初中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本期教育核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习惯”,培养学生坚定的信仰;习惯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良好道德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与否的基础和保障。良好道德习惯是在生活中养成,又在实践中培养、矫正;都是在日常行为中显现和形成,并让其变成习惯性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学生树立追求美好自我的启点,也是实现最高理
期刊
牵着蜗牛去散步!我欣赏这种教育方式。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欣赏孩子、不要急、不要怒。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一、“问题学生”也有上进心  今天我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王:缺乏学习兴趣、打架、恋爱、捣乱课堂、脾气暴躁……班级的坏风气跟他这个核心人物有莫大关系。  当年我是开学前两天来到实验中学,对于住宿学校班级的运作、管理一片茫然。开学第一天,我邀请我们学校非常优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