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商签趋势与对策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加入WTO后,我国在参加自由贸易协定方面迈出新的步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顺利进展,以及我国与一些国家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的节奏加快,我国已步入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不久前,本刊记者就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先生。
  记者: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时代,为生产、销售的国际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无纸贸易等新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在这种条件下,WTO成员的关注焦点转向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汪先生,请您给我们简略地谈谈双边FTA的特点。
  汪巍:双边FTA的特点是两个经济体商签双边FTA,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层面自由化的区域贸易协定。从经济效应看,双边FTA通过相互间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特殊优惠安排,促进了成员方有利自身的贸易转移,使成员方货物进入彼此市场的机会大为增加,从而促进成员方的贸易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双边FTA推行的贸易和投资优惠措施,减少了相互间的投资障碍,降低了投资成本,有利于提高彼此的工业化程度与水平,发挥一体化市场的规模效益;双边FTA促进了成员方技术和人才流动,弥补了各自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不足,提高了彼此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动了成员方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记者: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采取那些形式呢?
  汪巍: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它们依次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在特惠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实行部分特惠关税减让。在自由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关税同盟也是自由贸易区,但成员对所有非成员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共同市场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除拆除成员之间所有贸易和投资障碍外,还允许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它包括各成员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体化。包括双边FTA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并非新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者:请您谈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双边FTA的发展趋势。
  汪巍:从FTA的进展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最早的双边FTA是1983年签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据APEC统计,目前为止,APEC成员间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员之间达成的FTA有33项,正在谈判的有42项,正在构想中的有6项。
  2.美洲地区。近年来,加拿大与智利达成了双边FTA,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双边FTA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南锥体共同市场的谈判正在进行中;2000年7月墨西哥与欧盟达成了双边FTA;美国在2000年与约旦达成了双边FTA。在加勒比地区,有13个成员的加勒比共同体与多米尼加和古巴达成了双边FTA。
  3.欧洲地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成员为: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波罗地海自由贸易区成员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加快,欧洲地区的双边FTA将逐步向外伸展。
  4.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以自由贸易区为主,非盟委员会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非洲开发银行等合作伙伴近来提出了建设非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并制定“四步走”时间表:2014年完成东非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三方自由贸易区计划;与三方自贸区平行,2012年至2014年完成非三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2015年至2016年巩固三方自由贸易和域内其它地区自由贸易区,并逐步对非洲各次区域自贸区进行整合;2017年建成非洲自贸区。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全球贸易自由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各国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差异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国家贸易利益,但在WTO的积极推动和各成员的努力配合下,从双边FTA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道路成为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记者:当前,通过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国际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双边FTA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汪巍:双边FTA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双边”易于推进。两个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或地区(如欧盟—墨西哥)的经济联系相对较为紧密,易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协作体系,贸易自由化范围相对较小并易于推进,所以一些经济体转向双边FTA。
  2.对外经济战略调整。在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下,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及利益的驱动,一些国家进行新的战略调整,以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大的利益。
  3.产生了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随着双边FTA的签署,内部贸易壁垒逐步消除,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趋合理,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记者: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双边FTA的商签呈现出那些特点呢?
  汪巍:从双边FTA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双边FTA签署的步伐加快。在传统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由于各方都很谨慎,所以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商签双边FTA方面,只要缔约国愿意,随时都可以签署协定。
  2.双边FTA涉及的内容大大增加。WTO拥有强有力的解决纠纷的手段,因此在贯彻方面具有强制力,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如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约束范围扩大持慎重态度。双边FTA虽然以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为中心,但只要双边FTA缔约方达成协议,它还可以加进除此之外的各种内容。1994年前的双边FTA绝大多数仅涉及货物贸易。近年来,双边FTA内容不仅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而且还包括了环境标准、投资、农业、竞争政策等等敏感领域的各种内容,已经成为WTO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场。   3.双边FTA不再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早期的双边FTA主要在毗邻或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间缔结。近年来,有的双边FTA跨洋过海。再者,经济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签署双边FTA正逐步增多。
  4.双边FTA的签署遵循了“先易后难”原则。日本在与新加坡的农产品谈判中一度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双方绕过农业及农产品问题顺利签署了协定。
  5.双边FTA为处理与多边主义的关系积累了新的经验。双边FTA双方一再强调必须在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内逐步签署和实施,并促使双方以WTO成员的特殊身份签署协定。不仅如此,有些双边FTA承诺开放的程度还超越了WTO成员国之间的协议范围。
  记者:您以上的谈话,比较详尽地说明了双边FTA具有方便、灵活、快捷,并可以同时与不同对象国签署的优势,这也成为在多边贸易谈判屡遭挫折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热衷的选择。汪先生,请您谈谈我国参与双边FTA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
  汪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除了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机制等区域经济组织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进程,开展“10+3”和中日韩合作对话之外,近些年,又在参与双边FTA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签署了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加入了曼谷协定,当前,自贸区已经成为中方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实现互利共赢的新渠道、新平台。中方大力推进并参与的双边FTA主要有:(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签署协议;2004年实施早期收获计划;2005年实施《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2010年基本建成。(2)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10月23日签署。(3)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12月签署《早期收获协议》,2006年1月1日实施该协议;2006年11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2月21日签署《服务贸易协定》。(4)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11月签署,2006年10月实施;2008年4月签署《服务贸易协定》。(5)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4月28日签署。(6)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4月8日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4月7日签署。
  我国正在谈判的自贸区(自由贸易协定)包括:(1)中国—海合会自贸区;(2)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3)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4)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5)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自贸区。
  2012年4月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外长会议上,外交部部长杨洁篪表示,中日韩应推进更深层次务实合作,要尽快签署三国投资协定,尽早启动自贸区谈判,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日韩三国间贸易额仅占三国对外贸易的11%左右,相互间投资额也仅是三国对外投资的10%,这对于三个经济互补性极强的国家而言,说明蕴藏着无限商机。中日韩三国经济加起来占全球经济近20%份额,有1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还有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成熟经贸关系。这一切都意味着三国自贸区是一个可以迅速整合且开发成本低、收益预期高的共同经济空间。
  记者: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是WTO认可的。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和推进双边FTA,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途径。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在参与双边FTA进程中,应该采取那些策略呢?
  汪巍:我国的策略可以用32个字来概括。
  1.顺应潮流,积极参与。从理论上讲,参与双边FTA可以获得扩大市场规模、增强经济竞争力、吸引国外投资、改善贸易条件等收益。从实践来讲,通过参与双边FTA,尤其是自由贸易安排,一方面可以使我国的产品以更加优惠的贸易条件进入对方市场,从而拓宽出口渠道,分散市场风险,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需要相互开放更多的领域,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旅游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参与双边FTA还可以使我国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自己产业的比较优势,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2.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我国应积极探讨参与双边FTA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商签双边FTA带来的影响,权衡利弊,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有步骤、有层次逐步推进双边FTA,尽可能避免国外商品冲击市场带来的损失,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其它国家或地区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
  3.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根据双边FTA发展的实践以及我国的国情,我国参与双边FTA的形式应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主,以减轻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并以较低成本拓展市场空间;谈判签约对象应重点选择相互经贸关系密切、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市场规模大、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以最大限度获得双边FTA的利益。
  4.巩固基础、提高效益。首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经济的能力。不仅要求政府制订出有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经济政策,而且还要注意防范区域经济一体化甚至全球化的经济风险,并且要提高监管能力。其次,我国也可以主动出击,将优势产品投资到双边FTA等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内生产,绕开贸易壁垒,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记者:根据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度,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我国参与双边FTA的总体布局具体措施是什么呢?
  汪巍:总体布局是“依托周边,拓展亚洲,面向全球”。具体措施有3点。
  1.制定推进我国参与双边FTA的总体战略规划。为了更主动有效地参与地区经济事务,在这些事务中争得更多的发言权,提高我国参与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地位,必须要有一整套战略规划。
  2.加强双边FTA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组织与协调工作,使各方面有序有效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整体效应。
  3.确定商签双边FTA目标签约国先后顺序。首先,应评估与友好国家或有战略利益的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其次,要以下列因素为标准来选择我国洽签自由贸易协议的目标签约国:在签约前,目标签约国的贸易保护程度高,显示我国出口至该国越少。在签约后,能为我国带来较大利益。
  记者:您的谈话使我们对国际自由贸易协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责编:郑钊)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重要节点,需着重优化,左转交通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优化左转待行区设置是提升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条件有限,左转待行区设置更需精细化考虑。为了准确、科学地构建山地城市左转待行区模型,本文利用无人机高空视频采集优势,选取了多个典型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进行左转车辆轨迹行为研究,主要从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无人机高空视频的左转微观轨迹数据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信贷 发展历程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02-02     一、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1.居民预期收入不足,这是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根本原因。消费信贷是借钱消费行为,而借钱将来是要还的,
期刊
交通分配(Tra?c Assignment,TA)是经典交通规划方法——四阶段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交通网络中已知的交通需求合理分配至各条路径。在静态交通分配(Static Tra?c Assignment,STA)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准动态交通分配(Quasi-Dynamic Tra?c Assignment,QDTA)考虑了容量约束,可根据链路间的供需交互确定队列的产生位置,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近年来,QDTA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最优准动态交通分配(System Optimal Quasi-Dy
摘 要: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金融部门积极支持“三農”发展,创新支农金融服务品种,致力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为例,对针对农户和中小农业企业缺乏资金的状况进行分析,指出要及时完善“政银保”模式,多方协调形成社会合力,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信用体系建设。   关键词:金融创新 “三农”发展 佛山市三水区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
期刊
互通式立交的出现解决了平面交叉路口带来的交通拥堵与交通安全问题,但是由于互通式立交作为两条道路的衔接段,该位置仍然是事故高发区。虽然有很多研究是根据事故对立交匝道提出改善措施,但是未对事故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导致事故未能从立交的设计阶段杜绝。
  本文的研究是借助仿真手段实现的。首先本文依托川渝某一高速公路项目,收集了从2014年1月到2019年5月的立交区域事故数据,并进行事故统计分析,确定了事故高发立交与事故车型;然后以轿车为例,使用Carsim进行车辆建模,并根据立交的设计文件,使用纬地软件对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交通系统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从而促进了各种新技术用于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行,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更新和交通运行效率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变信息标志VMS(Variable Message Sign)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信息发布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的管理中,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对引导其选择合理路径,避免拥堵扩散,均衡路网交通量具有显著的价值。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VMS的布设效果不尽人意,出行者对VMS信息的利用度及信任度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我
从辅助驾驶到高度自动驾驶再到无人驾驶,可靠交通环境感知在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交通信号灯作为指导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辆有序通行的重要交通设施,对提升城市道路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交通信号灯不同于其他道路元素,其颜色信息只能依靠视觉传感器才能捕捉,因此,交通信号灯视觉检测技术是交通环境感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深度学习理论与方法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交通信号灯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采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中的Retinanet模型、YOLOV3模型,来检测城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多变,车辆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异常驾驶行为将导致车辆冲突进一步加剧,引发交通系统运行混乱,从而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性。现有交通安全风险研究大多是事故后的数理统计分析,难以准确刻画事故发生前的交通运行状态。随着车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积累海量的异常驾驶行为数据,而这些数据并未得到充分挖掘,无形中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
  本文以车联网OBD异常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单一道路条件及组合道路条件对车辆异常驾驶行为率的影响,建立异常驾驶行为空间分析模型。最终,结合道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近几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应急救援地到事故发生地的最短路径,合理地投入救援资源,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减少人民生命及财产损失,考虑道路网络动态实时/时变交通特性,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为基于时变网络应急车辆行驶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
  首先,从时变最短路径、应急车辆路径及应急资源调度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找到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介绍了路径选择、时变网络、
航运作为工业革命以来沟通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历经发展业已成熟,但作为沟通内陆与沿海的内河航道受限于自然条件,内河航道日渐拥堵。高通过性航道修筑有助于缓解航道拥堵,高吨位的船舶由于运量及占据水域净空的优势备受航运业界青睐,然而航道关键控制点、船闸船舶拥堵、航道拥挤情况日益严重。缓解航道拥堵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船舶出行时空分布均衡。Arnott扩展了瓶颈模型,提出和分析了道路交通廊道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解决了出行时空分布均衡问题。
  本文考虑一个将内陆沿江城市群与滨海港口城市连接起来的水上交通廊道(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