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闻”中话语权的分配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新闻”异军突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网络力量,但它没有颠覆话语霸权,只是现实世界里话语权结构的再现。本文旨在对“公民新闻”中话语权的分配做一分析,揭示其话语权的走向。
  【摘要】公民新闻 话语权
  
  一、“公民新闻”的概念
  
  所谓公民新闻,维基百科上将其解释为“citizen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即公民共享新闻,是指“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也就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报道者或是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现代科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介;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新闻生产与传播。①
  说起“公民新闻”,或许大家更熟悉每天在网上看到的,由个人自己采集上传的一些新闻报道或是视频。比如2009年6月5日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在新闻媒体还没有做出反应时,网上已经出现了市民自己用手机拍摄下来的视频。在这里,“公民”主要是指区别于专业新闻记者的普通民众。
  
  二、传播失语导致“公民新闻”的兴起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引起的社会结构失衡也明显影响到大众传播领域,从而出现传播失衡的现象。传播失衡即传播的非均衡发展,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在媒介资源分配、媒介使用及媒介效果、媒介收益等方面产生的地区不平衡或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不均衡现象。②
  社会传播发展的不均衡,必然会造成媒介资源占有和使用的不均衡,既得利益集团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占有更多的媒介资源,从而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力;而其他社会阶层占有较少的传播资源,在意见表达和诉求上没有足够的空间,甚至出现了传播失语的情况。于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让新闻的传播和报道有了新的模式和渠道。宽带网、数码相机和DV的普遍运用,使得“公民新闻”在互联网上的发展迅速。目前,“公民新闻”已经涵盖了“博客”、“维客”、“播客”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
  虽然“公民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媒体和精英集团的话语霸权,信息不再来源于特定的传播者,可以来自任何组织和个人,公众发布的信息在大众传播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影响力也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大众传媒和网络传播并存的情况下,网络上的个人作为网络传播活动主体的地位还十分脆弱。
  
  三、“公民新闻”中话语权的分配
  
  1、传统媒体:“公民新闻”的“王者”
  判断一条信息社会影响力大小的标准之一是,看该信息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程度和范围。但是我们从“公民新闻”诸多具有影响力的个案中看出,“公民新闻”产生影响力的必经途径是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
  例如德拉吉博客网(d11ldgerport.com),因率先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拉链门”事件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但它并不是一个专业的传媒机构,这个博客网至今还是“一个人的媒体”,主持人麦特·德拉吉不过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附属公司一个礼品店的老板。许多年后,人们对其轰动一时的报道津津乐道,但其实,它的风光还是少不了传统媒体的功劳。该事件之所以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迅速、广泛传开,与众多传统媒体跟进有着分不开的联系。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就提到这个事件。实情是:“德拉吉博客网最先把这个消息传到网上,广播电台的脱口秀节目开始讨论这个事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最糟的是那些报纸也开始报道,大报于是不得不闻”③
  除此之外,“公民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反面例证来说明。网络上刊登出来的某些消息,本来挺有价值,但是由于传统媒体没有注意到,没有跟进报道,故未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或者传统媒体也注意到了,只是因为考虑到潜在的负面影响,未能参与报道。于是这些本身有价值的新闻就淹没在济济的网络消息中。
  这种现象,有学者称它是“二级传播”。即“公民新闻”出现后,经过传统媒体的进一步报道,才会产生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在今天这个公共平台上,传统媒体依然手握绝对的话语权,依然是传播的王者。
  2、精英人物:“公民新闻”中的主角
  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精英团体在“公民新闻”中也占有绝对的主动权。我们以“公民新闻”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博客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空间上,名人博客与草根博客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作家叶永烈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应邀在新浪博客上开了“叶永烈的BLOG”,平均每天的点击率超过五千,但他以其孙女的名字在新浪博客上注册之后,平均每天只有一位访客。新浪公布出来的博客排名前100位中,演艺人员(包括影视演员、歌星、模特)占36人;媒介从业人员(包括记者、主持人、自由撰稿人)共计29人;作家9人;专家学者6人;企业名人5人;团体博客(包括“中国明星羽毛球队”、“中国第一公安”、“新东方”、“全家总动员”)占4个;剩下的草根占11人。除团体博客以外,演艺人员本身就是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人群,而排名靠前的博客主人,如媒介从业者、作家、学者、企业名人也都是经常在传媒曝光的“知名人士”,他们本来就是传统媒体或大型门户网站这些公共空间的发言者和话语权威,在号称百万之众的新浪博客俱乐部排名榜上,前100名中知名人士占85%之多,其“名人效应”可见一斑。
  因此,博客只是一个技术平台,每个人在登上这个平台之初,由于身份地位、职业阶层的不同,在话语权上先天地就有天壤之别。
  3、普通民众:“公民新闻”中的陪衬
  “公民新闻”作为一种准入门槛较低的全民式新闻,曾经有人认为它是颠覆传统媒介的一种力量。现在看来,这只是不同地位阶层、身份职业者话语权以网络为载体的一次真实呈现。一个所谓的“全民新闻”时代,最终起作用的却是现实的话语力量。在这场大合唱中,传统媒体以绝对优势作为把关人出现;社会精英团体各自守着一块阵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也不乏普通民众的身影,但他们至多只是个陪衬,绝大多数被湮没在这嘈杂的网络信息中,自娱自乐。上传在网络上的“公民新闻”,即使获得了小众的关注,但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放大报道,根本就不会获得大规模的社会轰动效应。而“公民新闻”的载体也是社会精英们发表言论的最佳舞台,普通民众的声音只是作为一种小众传播的方式,很快就消失。于是我们在大众媒体与门户网站的互动借势和“接力传播效应”中发现,现实生活中谁拥有更为强大的话语权,那么他就占据更多的公共空间。
  “公民新闻”作为一个普通民众都可以发表言论的平台,它所能提供的“开放、自由、共享”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上的可能性,我们并不否认“公民新闻”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自我书写、自我表达和沟通交流的渠道,但任何媒介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包括话语权结构),虚拟空间反映的更多是现实的权力格局,传媒技术的先进,有时甚至可能导致权力再分配中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包括话语权的鸿沟正在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
  
  参考文献
  ①苏小四,《超越客观——公民新闻学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②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22-134
  ③包丽敏,《新媒体和我们的生活—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在清华大学的一场演讲》,《读者》[J].2000
  (作者: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广西师院大学外语部简介广西师院大学外语部为系一级的教学单位。现有英、日语两个语种,担负全学院的大学英语和大学日语教学任务,最近又承担我院硕士研究生班的英语教学任务。
玛拉沁夫作为一位少数民族作家,既有长篇名世,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不乏辉煌之作。他的短制,既蕴涵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极富蒙古民族的率真情趣和草原的瑰丽色彩。形象地表现
“郑”、“卫”情诗在《诗经》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都是以爱情婚姻诗见长,但在主题、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篇章形式上各有特点。郑风对爱情的讴歌大胆、热烈、率真,诗的风格
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使绿化活动突破了行业界限,走向社会、全民动员。特别是邓小平及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参加
目的观察分析近视人群结膜囊、睑缘带菌及药物敏感状况,指导LASIK手术前后抗生素的应用。方法收集200例(400眼)LASIK术前患者用药前和使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或托百士滴眼液后1d、3d
英语中It的用法种种蒋奕峰It是现代英语最基本的常用词之一,它用途繁多、使用率高。学会正确使用It的各种用法是学习标准英语的基础。本文拟就It的几种不同用法作些简要小结。一、用作
绒毛白蜡(■),又名绒毛梣,木樨科,落叶乔木。该树原产美国,1907年首先引入山东省,现已在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栽培,尤其在山东、天津等,已成为盐碱区城镇绿化和营造用
【摘要】公交电视是新兴的移动传媒,以公交电视为载体的节目与广告可凭借公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对不同层面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本文从公交电视媒介的分析入手,以青岛321路公交车为例,归纳分层受众的特点,探究如何选择精细化的公交电视节目与广告。  【关键词】分众 公交电视 电视节目 公交电视广告    自2003年1月1日,国内第一个移动电视频道——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开播以来,
纵观全国,新一轮的电视竞争正在展开,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打好地方牌,做到地方栏目的本土化,从而实现电视栏目品牌化,是地方电视
鲁西北地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在这里改道,不少县市沿故道区域形成沙区和重沙区。旧政府时期由于重视不够和治沙不得法,不少良田被沙侵蚀和淹没,自然灾害严重,农业、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