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合适的海景房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ng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度假需求的不断上扬,海景房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在选购海景房时,也要注意其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多方因素,防止潮湿、海风等特有问题,还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海景房。
  通常,我们把建造在海边或靠近海的位置、能够或比较容易观赏到海上景色的房子称作“海景房”。如今,随着各类海景房项目的不断开发,针对人们的改善型居住、度假休闲、养老避暑等不同需求的海景房一一应运而生。而那些厌倦了都市繁华和工作压力与竞争的成功人士也往往希望有这样一处安逸的生活空间,让紧张的生活变得更加平和而富有诗意。
  那么,对于林林总总的不同海景房而言,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挑选和购买呢?
  距离远近先挑准
  目前,我们常说的海景房根据距离海滩的位置远近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海景房。一线海景房通常定位在距海300米以内,一般可以直接观海;二线海景房通常定位在距海800米以内,步行至海边约在5分钟以内;其他800米开外的则均可归为三线海景房。除了一线海景房紧靠海边之外,二线海景一般只能看到大海,而三线海景房只是距离海边较近、去海边比较方便而已。根据距离海的远近不同,房子的价位也是不相同的,因此购房者在购买前一定要实地看房,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跟置业顾问详细沟通了解。
  事实上,大部分海景房所面对的都是大海,景色略显单调,而且每个小区的海景房只是靠海边的第一排,价格要高许多,性价比不见得合适。居住在海滨,除非对房间窗外的景观非常在乎,否则也没必要多花太多的冤枉钱。另外,购房者往往还认为,海景房就应该像广告词说得那样“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其实也不然。一些开发商打着“海景房”的名义进行项目宣传,但大多楼盘都没有建设在海边,甚至有些楼盘离海滨有几公里远。所以,建议在选购“海景房”时,第一步就要详细地了解楼盘所在的位置以及和海滨的距离。
  进一步的,购房者还应认识的,并非离大海最近的海景房就是最好的。比如紧靠大海就要考虑到盐雾区的影响,靠海太近反而不太适合居住,而500米范围内有时还会受到海风和潮湿等问题的较大影响。景观方面,离得太近也未必就有最佳景观。有的楼盘虽然与海岸直线距离较近,但如果建筑过于密集,可能就只能看到前面邻居的窗户。反倒是有些距离海岸较远但地势较高的楼盘视野会更为开阔,稍有距离的海景也会显得比压迫到眼前的海景更美。
  气候环境要关注
  在观察距离时,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及环境特点来考虑。一些地方不仅是7、8月份非常潮湿,让海景房极易受到影响,还会有诸如涨潮时海水冲上岸让一些海景别墅进水的风险。因而,各地不同的海景房及其周边环境、气候特点也是购房者要提前弄清的。在国内,海南省的三亚和海口、广西省的北海、福建省的厦门、浙江省的舟山、山东省的日照及青岛等等地方都有海景房,但其南北气候特点、温度季节变化就大不相同了。而国外一些看似便宜的海景房项目也往往存在着季节性的隐患,对于异地及海外购买海景房的购房者来说,更要根据自己购房后的用途来进行筛选。
  再有,若是离海较近,海景房受到海水的腐蚀度也会比较大,房屋内一般都很潮湿。国内的海景房,一般海在南面的房子会比海在北面的房子更潮湿一些,所以,海边置业要尽量选择海在北边的房子。此外,海边雾气大,被褥等日常用品也容易受潮。因此这类海景房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关节炎、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就并不适合居住。海景房对于进行海上运动、娱乐很方便,但由于离海太近,睡眠不好的人会被海浪声打扰,老人可能更在意这个困扰。另外海风的盐分太重、空气潮湿,对家具腐蚀性强,也容易导致房屋外表风化、铁艺物件生锈,要求高的还会需要专业物业人员定时打理。
  设施配套有讲究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小区及周边的生活和居住配套设施。因为有很多“海景房”项目都建设在郊区,所以小区和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就成了考量小区舒适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此时,不同需求的购房者就会有不同的考察标准。
  比如对度假人群来说,最需要的是高品质的休闲放松。于是一些特色海景房、原生态山海景观就成了合适的选择。水中运动是许多度假人群的首选,但并不是所有的海滩都适合游泳、冲浪、潜水等运动,这和水流、风浪等都有关系,所以购房者应该具体了解或体验一下所买海景房旁边是否有沙滩,是否有适合水上运动的海湾。另外,海边娱乐并不是只有沙滩玩沙、海上运动,海景房所在的区域不同,所具备的功能也不同,比如临近山区的海滩就可以享受爬山的乐趣,临近海洋养殖场或者农场的海景房,还可以体验养殖海产品、种植热带水果的乐趣。这些活动都可以更接近当地居民的朴实原生态生活状况,提供更多的生活乐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先选定区域再选择海景房。
  再比如养老人群,一些人选择在冬天来临前到热带海岛居住,夏天再回老家。由于涉及到长期居住,需要保障的内容就比较多:要关注周边是否能方便购买到生活用品,如菜市、小超市;考虑是否有医院,最好不超过3公里;交通是否快捷,一旦有紧急事情,能否快速抵达主城区或者交通枢纽地;娱乐方面需要有老人、小孩的活动,如果社区活动少、居住人口太少,长时间居住会很闷,等等。此外,空气质量、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日照、降水量等与养生有关的细节问题需要考虑。
其他文献
从有形到无形,银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或许,你已经开始发现,银行的实体网点对你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大部分业务你完全可以通过网络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来完成;你的客户经理也开始变得“隐形”,尽管你处处都能够感受到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但传统意义上face to face的交流已经不是必需品。  微信客服随时相伴  数据显示,数据流量占主导的时代已经开始,类微信的产品正在分流短信。根据工信
期刊
近日,李克强总理提出“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思路——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这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央未来推出新的政策、措施的期待。  区间管理稳预期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乏力,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回落,上半年粗略平均为7.6%,离年初确定的7.5%下限仅差一步。上半年,部分指标已经滑出年初确定的预期底限。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期刊
如何充分善用“天然优势”,同时克服可能遇到的发展短板,与银行战略协同作战,全力满足客户不同方面的保障和理财需求,是最值得银行系保险公司思考的,也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似乎是大部分人对银行控股保险公司的第一印象。其实,这并不一定能够顺利实现,也无法成为一个必然定律。毕竟,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一家保险公司被银行控股后,优劣势都比较明显。  渠道整合:银与保“无缝对接”
期刊
其实,小朱并不需要太烦恼。一方面,从中国人的结婚习俗来说,男方置房女方承担装修和家电费用的做法完全合情合理。另一方面,婚后小夫妻俩已经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何况他们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新《婚姻法》对于婚前购买婚后所有权的设置问题,虽然如此一来,万一将来离婚,小朱无法享有对婚房的所有权分割,但其实小朱大可不必为此纠结,如今才是新婚,若小朱就开始将婚姻往悲观的方向上考虑,那以后的日子
期刊
暑期想要举家出游,想要买份旅游险?雨季来临,想给家里添份家财险,给家里的爱车添份涉水险,加份自燃险?  到了夏天,对于这些保险的需求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只是,酷暑当空,高温难耐,想给自己和家人买保险,但又不想出门曝晒,如何才能既方便又实惠呢?  其实,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的更广泛运用,如今,即使足不出户,逛逛网上保险商城,只要动动拇指即可投保。  网络投保选择多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式平台,可供选择的
期刊
从6月底到7月中下旬,长期通胀预期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对应着金价从1200美元下方反弹至1300美元上方,但从7月22日开始,该指标开始掉头向下,这也或许预示着接下来金价短期走势不妙。  在7月中旬的一篇评论中,我们谈到这轮黄金的反弹可能比之前两次大跌后的技术性反弹更加稳固,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则是目前市场已经消化了大部分的利空因素。而从最近几周市场的表现来看,也确实印证了我们当初的判断,国际金价在连续
期刊
从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放开债券市场利率到放开外币存款利率、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正一步步推进,此次新政对企业、金融市场究竟有何影响呢?  周五晚间突发重大决策似乎成了央行近年来的习惯,这一次,惊喜同样突如其来。7月1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包括取消贷款利率7折下限等。消息一出,多位金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此次全面放开
期刊
政府要达到稳增长的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铁、地铁、旧城改造被认为是重要手段,这些领域都与投资相关。而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在铁路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包括直接投入和地方政府财政转移的间接投入会适度增加。  李克强经济学中特别提到:“当经济运行接近下限时,要以稳增长控风险为主。”与稳增长有关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高铁、地铁、旧城改造被认为是重要手段。这些领域都与投资相关,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
期刊
利率市场化将刺激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放开,促使寿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有利于提升传统寿险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保障功能强大的传统人身险。  利率市场化在银行业的有序推进,也传导到了保险业。  7月21日~22日,中国保监会组织了近百家险企召开了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研讨会,明确了市场化改革的多个具体命题。  “久攻不下”的寿险预定利率改革,在搁置多年后有望遵循“先试点、再扩大、后全面实施”
期刊
精打细算迎接美好未来  文 本刊金融工作室 上海市金融理财师 张安立  即将在明年初迎来新生命的王小姐和先生烦恼的事情还真不少:是否要当全职妈妈、是否有条件换房、家庭投资理财该如何进行等等。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上是否有可行性。  全职妈妈不可行  先来看看王小姐是否能当全职妈妈的问题。从目前家庭每月的收支状况看,基本的生活开支是相当少的,这完全受益于两人平时不用自己“开伙”。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