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具有中山医学院特色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医学前教育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国内各院校八年医学教育阶段的进行了对比,本文对比了国内各院校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开展情况,分析了中山医学院医学前教育的现状,并就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八年制教育质量,培养医学精英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八年制 医学前教育 中山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9-02
一、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诞生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国家的医学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医学培养通常采取预科+专业的模式,其医学生均来自已完成3~4年大学本科教育的预科生或毕业生[1]。国外的预科课程开设了丰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美国、德国等国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总学时多达20%—25%[2]。因此,经过预科课程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底蕴,同时还具备了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与培养基础。国外的发展模式,加之医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联愈渐紧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均成为医学的相关学科,由此催生了我国八年制的发展[3]。
我国近现代西医教育始于 19 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学教育形成了以五年制为主体,三、七年制并存的医学教育体制[3]。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最早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陆续批准高校增设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东大学14所高等院校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
八年制医学教育大体上分为医学前教育、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培训、临床实习等四个阶段[4]。随着医学专业对自然科学知识储备、科研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加深,医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八年制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医学前教育是指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以前所接受的通识教育,包括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工具方法学基础课程、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学术环境等隐性基础课程[1]。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八年制均设置医学前教育阶段,致力于培养兼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于一身,富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卓越的临床医学能力以及无限的临床医学科研潜能的综合性医学高层人才。然而,由于国内并未设定统一的培养模式,各高校对医学前教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国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课程与阶段设置多有不同,均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
二、国内院校八年制医学前教育课程与阶段设置概况
从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阶段划分上看,北京大学医学部(下称“北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称“上二医”)均采取一年通识教育的模式,协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下称“上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下称“中山医”)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下称“湘雅”)则为通识教育预留了两到三年的时间,上述高校都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科学为辅的模式展开通识教育。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下称“华西”)并未设置通识教育阶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部(下称“浙医”),后者开设了四年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学生自主选定通识专业,最终获得通识专业的本科学位与医学博士学位。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将医学前教育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模块,这一点虽得到大部分院校的认可,但各院校对这两大模块的具体解读不尽相同。协和开展的医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数理化生及计算机多个学科,其中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医则将文理基础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文理学院为载体的通识教育体系;湘雅将自然科学的学习划分为信息、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基础模块,构建了由多个学院承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2];而与之有所区别的是,中山医委托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与物理学院进行自然科学教育。
医学前教育究竟能够在医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未来的医生职业发展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争议存在已久,此阶段时间分配的差异正体现了不同院校所持的不同态度;而五花八门的通识课程设置则反映了各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设定、对培养模式的不同探索,也折射出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缺乏标准与统一的现状。
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山医自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完善,构建了“243”课程体系[5],采用2.5年医学前教育的模式,将八年制医学生分班托管在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和物理学院完成自然科学教育,同时开设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寒暑假实施“三早”教育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科学的学习平台,同时,依托中山大学文理医工结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优势,为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1构建合理的自然科学课程体系
为了了解八年制学生医学前教育的课程学习情况,面向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开展了对医学前教育的课程调研、座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有些课程,例如生态学、理论物理学等,与医学完全无关,希望增加与医学联系密切的课程。课程调研的结果表明八年制学生对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多存疑惑:为什么而学?又应该怎么去学?完全依照托管学院的课程学习,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医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培养多元思维的医学人才的目标亦不得而知。 因此,优化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真正贴合八年制学生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尝试在全校范围内筛选适合八年制学生学习的自然科学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进行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延伸,为未来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
中山医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一系列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涵盖了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与科技、经济、社会等四个模块的内容,以期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深厚的培养目标。然而,选修课学时较短、范围宽泛,与国外“4+4”模式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教育相去甚远。因此,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注重人文课程与医学教育的结合,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需要。
目前,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资源,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与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共建医学人文教研室,联合学院团委大力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医科特色、渗透医学人文教育的活动,包括:“心系社会,医路同行”科普宣教、“医心遗意,爱满人间”公益志愿活动、编撰《生命华章》科普书籍、开设医学专题系列讲座和前沿进展讲座等等。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培养医学生人文情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坚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
医学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中山医通过安排八年制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预见习),将教学空间延伸到课余,鼓励学生在医学教育的前期走进医院,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前往医院进行预见习,促进初步临床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快医学生角色的转变,提升职业价值感。但预见习活动仅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活动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每1-2周安排一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活动,并以课程要求的形式将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内容标准化,可包括:职业精神教育、外科基本技能和门诊导诊服务等,使医学前教育培养计划更为科学、完善。
3.4落实全程导师制
中山医为八年制学生配备全程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科研活动、职业教育等的指导。历经十余年的实践与完善,全程导师在八年制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理、选课指导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尤其在医学前教育阶段,全程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八年制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及能力提升的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丽琴.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03:225-226+240.
[2]陈联英,易露茜,陶立坚,田勇泉.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8:31-32.
[3]吴蓓,马若飞,黎志宏,殷朝阳,李诗晨,沈田,李忠魁,何庆南.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1:1-3.
[4]鲁峰,张澍.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14,06:118-120.
[5]王庭槐,王淑珍,陈琼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3”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3:1-4.
作者简介:
徐睿(1987.06.03-),女,江西南昌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硕士,助教。
【关键词】八年制 医学前教育 中山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9-02
一、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诞生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国家的医学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医学培养通常采取预科+专业的模式,其医学生均来自已完成3~4年大学本科教育的预科生或毕业生[1]。国外的预科课程开设了丰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美国、德国等国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总学时多达20%—25%[2]。因此,经过预科课程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底蕴,同时还具备了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与培养基础。国外的发展模式,加之医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联愈渐紧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均成为医学的相关学科,由此催生了我国八年制的发展[3]。
我国近现代西医教育始于 19 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学教育形成了以五年制为主体,三、七年制并存的医学教育体制[3]。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最早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陆续批准高校增设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东大学14所高等院校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
八年制医学教育大体上分为医学前教育、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培训、临床实习等四个阶段[4]。随着医学专业对自然科学知识储备、科研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加深,医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八年制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医学前教育是指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以前所接受的通识教育,包括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工具方法学基础课程、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学术环境等隐性基础课程[1]。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八年制均设置医学前教育阶段,致力于培养兼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于一身,富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卓越的临床医学能力以及无限的临床医学科研潜能的综合性医学高层人才。然而,由于国内并未设定统一的培养模式,各高校对医学前教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国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课程与阶段设置多有不同,均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
二、国内院校八年制医学前教育课程与阶段设置概况
从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阶段划分上看,北京大学医学部(下称“北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称“上二医”)均采取一年通识教育的模式,协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下称“上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下称“中山医”)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下称“湘雅”)则为通识教育预留了两到三年的时间,上述高校都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科学为辅的模式展开通识教育。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下称“华西”)并未设置通识教育阶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部(下称“浙医”),后者开设了四年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学生自主选定通识专业,最终获得通识专业的本科学位与医学博士学位。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将医学前教育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模块,这一点虽得到大部分院校的认可,但各院校对这两大模块的具体解读不尽相同。协和开展的医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数理化生及计算机多个学科,其中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医则将文理基础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文理学院为载体的通识教育体系;湘雅将自然科学的学习划分为信息、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基础模块,构建了由多个学院承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2];而与之有所区别的是,中山医委托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与物理学院进行自然科学教育。
医学前教育究竟能够在医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未来的医生职业发展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争议存在已久,此阶段时间分配的差异正体现了不同院校所持的不同态度;而五花八门的通识课程设置则反映了各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设定、对培养模式的不同探索,也折射出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缺乏标准与统一的现状。
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山医自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完善,构建了“243”课程体系[5],采用2.5年医学前教育的模式,将八年制医学生分班托管在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和物理学院完成自然科学教育,同时开设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寒暑假实施“三早”教育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科学的学习平台,同时,依托中山大学文理医工结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优势,为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1构建合理的自然科学课程体系
为了了解八年制学生医学前教育的课程学习情况,面向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开展了对医学前教育的课程调研、座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有些课程,例如生态学、理论物理学等,与医学完全无关,希望增加与医学联系密切的课程。课程调研的结果表明八年制学生对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多存疑惑:为什么而学?又应该怎么去学?完全依照托管学院的课程学习,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医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培养多元思维的医学人才的目标亦不得而知。 因此,优化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真正贴合八年制学生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尝试在全校范围内筛选适合八年制学生学习的自然科学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进行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延伸,为未来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
中山医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一系列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涵盖了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与科技、经济、社会等四个模块的内容,以期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深厚的培养目标。然而,选修课学时较短、范围宽泛,与国外“4+4”模式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教育相去甚远。因此,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注重人文课程与医学教育的结合,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需要。
目前,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资源,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与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共建医学人文教研室,联合学院团委大力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医科特色、渗透医学人文教育的活动,包括:“心系社会,医路同行”科普宣教、“医心遗意,爱满人间”公益志愿活动、编撰《生命华章》科普书籍、开设医学专题系列讲座和前沿进展讲座等等。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培养医学生人文情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坚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
医学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中山医通过安排八年制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预见习),将教学空间延伸到课余,鼓励学生在医学教育的前期走进医院,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前往医院进行预见习,促进初步临床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快医学生角色的转变,提升职业价值感。但预见习活动仅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活动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每1-2周安排一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活动,并以课程要求的形式将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内容标准化,可包括:职业精神教育、外科基本技能和门诊导诊服务等,使医学前教育培养计划更为科学、完善。
3.4落实全程导师制
中山医为八年制学生配备全程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科研活动、职业教育等的指导。历经十余年的实践与完善,全程导师在八年制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理、选课指导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尤其在医学前教育阶段,全程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八年制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及能力提升的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丽琴.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03:225-226+240.
[2]陈联英,易露茜,陶立坚,田勇泉.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8:31-32.
[3]吴蓓,马若飞,黎志宏,殷朝阳,李诗晨,沈田,李忠魁,何庆南.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1:1-3.
[4]鲁峰,张澍.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14,06:118-120.
[5]王庭槐,王淑珍,陈琼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3”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3:1-4.
作者简介:
徐睿(1987.06.03-),女,江西南昌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硕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