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对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保证阅读的高质量和一定的阅读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注重课内阅读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读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09-0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外阅读方面,在原来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要求:①提高阅读品味。 ②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是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对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保证阅读的高质量和一定的阅读量。那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合理选取阅读书目,保证学生阅读的广度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小学生阅读书目》选取阅读书目。为了改变学生以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开学初,我依据学校读书计划,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小学生阅读书目》制定了班级学期阅读计划,使学生清楚本学期要阅读的具体书目和背诵的内容。比如:五年级下册可以阅读《查理巧克力工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里波特”系列》、《草房子》、《一千零一夜》、《夏洛的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
2.通过调查问卷,向学生征集书目。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关注学生的阅读热点。开学初,我还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假期里你自主读了什么书?你最想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什么?你本学期最想读什么书?通过向学生了解,选取本年龄段孩子最喜欢读的书籍。比如:《杨红樱作品选》、《郑渊洁童话选》、《冒险小虎队》等。
3.根据教材内容,恰当选取阅读书目。课标指出课外阅读的背景是广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为了避免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尝试立足课本,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阅读为“纬”,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五年级下册可以结合《冬阳·童年·骆驼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结合《祖父的园子》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结合第二单元单元主题“童年”推荐高尔基的《童年》;结合第五单元古典名著,推荐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
4.结合国学读本,选取诵读篇目。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为了保证学生每学期完成课标规定的诵读篇目,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达到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精神情操的目的。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教材——《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取了国学背诵的内容。
5.详细制定读书计划,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选取阅读书目后,为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我结合教学进度、学生实际制定了班级读书计划。读书计划细化到每一周,分为诵读篇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三部分。诵读篇目主要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主要是课余时间完成,要求学生每天中午或晚上至少读半小时书;每周一节的专用阅读课用于学生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营造读书氛围
在我们中小城市,班容量很大,一个班70多名学生,单靠教师的力量,提高全体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用好家长资源,家校联手,共抓齐管。
1.召开专题家长会,转变家长观念。家长会上根据学校安排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白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通过ppt课件给家长做专题讲座,传达一些先进的理念。如:让孩子学好语文的方法,不是去参加补习班,也不是做练习题,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不一定是成绩优秀的孩子,但一定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另外,我还邀请课外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家长发言,交流经验,从而带动整体的发展。
2.开展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了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请家长真正读进去,并真诚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认真地与孩子就作品中的某些问题、某个人物、某个情节进行讨论。
3.引导家长参与评价,督促孩子按计划阅读。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开学初家长会上,我下发了“经典诵读闯关卡”和“课外阅读储蓄卡”。告诉家长使用方法:每个学生根据读书计划进行个人闯关,背诵一篇就在自己的诵读卡上做好记录,阅读一本课外书就在阅读储蓄卡上做好记录。家长严格要求孩子,及时签字,督促孩子完成阅读计划。另外,我会利用阅读课,定期组织学生展示读书卡,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读书的兴趣和动力。
三、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加强学生阅读的深度
1.阅读前激发兴趣。在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拿出《城南旧事》,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这本书里,作者林海音回忆了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名叫妞儿。妞儿的童年没有作者那样美好,她没有自己的父母,养父母也不疼爱她,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大家想读读她的故事吗?用短短的几分钟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阅读中教给方法。由于整本书很长,我指导学生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进度表,每天读几页,多长时间读完整本书。做到自我监督,自我督促,从而坚持把一本书读完。另外,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书,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思考,边读边思。读短篇文章时,我会借鉴李怀源老师的方法给学生具体指导。如:读童话、寓言时,侧重抓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点;读诗歌,则重点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情境,读出像音乐一样美妙的声音;读科普读物,注意其应用价值和一些数据理论。
3.阅读后聊书、推荐好书。学生读完整本书,我会利用阅读课,与学生一起聊书。比如读完《冬阳·童年·骆驼队》,学生会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妞儿是秀珍的孩子吗?她们是怎样死的?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我会要求他们再次认真阅读书本,在文中找到相关证据。聊书的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了给学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我利用阅读课定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要求学生推荐好书时,先说清楚推荐什么书,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再说读了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后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注重课内阅读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加深学生文化底蕴,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张丽,1994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能手,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骨干教师。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读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09-0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外阅读方面,在原来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要求:①提高阅读品味。 ②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是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对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保证阅读的高质量和一定的阅读量。那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合理选取阅读书目,保证学生阅读的广度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小学生阅读书目》选取阅读书目。为了改变学生以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开学初,我依据学校读书计划,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小学生阅读书目》制定了班级学期阅读计划,使学生清楚本学期要阅读的具体书目和背诵的内容。比如:五年级下册可以阅读《查理巧克力工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里波特”系列》、《草房子》、《一千零一夜》、《夏洛的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
2.通过调查问卷,向学生征集书目。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关注学生的阅读热点。开学初,我还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假期里你自主读了什么书?你最想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什么?你本学期最想读什么书?通过向学生了解,选取本年龄段孩子最喜欢读的书籍。比如:《杨红樱作品选》、《郑渊洁童话选》、《冒险小虎队》等。
3.根据教材内容,恰当选取阅读书目。课标指出课外阅读的背景是广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为了避免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尝试立足课本,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阅读为“纬”,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五年级下册可以结合《冬阳·童年·骆驼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结合《祖父的园子》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结合第二单元单元主题“童年”推荐高尔基的《童年》;结合第五单元古典名著,推荐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
4.结合国学读本,选取诵读篇目。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为了保证学生每学期完成课标规定的诵读篇目,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达到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精神情操的目的。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教材——《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取了国学背诵的内容。
5.详细制定读书计划,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选取阅读书目后,为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我结合教学进度、学生实际制定了班级读书计划。读书计划细化到每一周,分为诵读篇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三部分。诵读篇目主要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主要是课余时间完成,要求学生每天中午或晚上至少读半小时书;每周一节的专用阅读课用于学生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营造读书氛围
在我们中小城市,班容量很大,一个班70多名学生,单靠教师的力量,提高全体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用好家长资源,家校联手,共抓齐管。
1.召开专题家长会,转变家长观念。家长会上根据学校安排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白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通过ppt课件给家长做专题讲座,传达一些先进的理念。如:让孩子学好语文的方法,不是去参加补习班,也不是做练习题,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不一定是成绩优秀的孩子,但一定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另外,我还邀请课外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家长发言,交流经验,从而带动整体的发展。
2.开展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了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请家长真正读进去,并真诚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认真地与孩子就作品中的某些问题、某个人物、某个情节进行讨论。
3.引导家长参与评价,督促孩子按计划阅读。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开学初家长会上,我下发了“经典诵读闯关卡”和“课外阅读储蓄卡”。告诉家长使用方法:每个学生根据读书计划进行个人闯关,背诵一篇就在自己的诵读卡上做好记录,阅读一本课外书就在阅读储蓄卡上做好记录。家长严格要求孩子,及时签字,督促孩子完成阅读计划。另外,我会利用阅读课,定期组织学生展示读书卡,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读书的兴趣和动力。
三、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加强学生阅读的深度
1.阅读前激发兴趣。在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拿出《城南旧事》,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这本书里,作者林海音回忆了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名叫妞儿。妞儿的童年没有作者那样美好,她没有自己的父母,养父母也不疼爱她,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大家想读读她的故事吗?用短短的几分钟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阅读中教给方法。由于整本书很长,我指导学生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进度表,每天读几页,多长时间读完整本书。做到自我监督,自我督促,从而坚持把一本书读完。另外,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书,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思考,边读边思。读短篇文章时,我会借鉴李怀源老师的方法给学生具体指导。如:读童话、寓言时,侧重抓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点;读诗歌,则重点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情境,读出像音乐一样美妙的声音;读科普读物,注意其应用价值和一些数据理论。
3.阅读后聊书、推荐好书。学生读完整本书,我会利用阅读课,与学生一起聊书。比如读完《冬阳·童年·骆驼队》,学生会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妞儿是秀珍的孩子吗?她们是怎样死的?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我会要求他们再次认真阅读书本,在文中找到相关证据。聊书的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了给学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我利用阅读课定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要求学生推荐好书时,先说清楚推荐什么书,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再说读了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后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注重课内阅读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加深学生文化底蕴,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张丽,1994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能手,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