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苗(外一首)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safds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饱醮笔墨
  把故乡从头到脚刷了一遍
  记忆在阳光下
  踮起脚尖
  分蘗出更多的往事
  仿佛一片铺向黄昏的画布
  泛着绿色的涟漪
  轻轻撩开一角
  便有无数熟悉的眼晴
  盯过来

回 家


  风把那些熟悉的鸟鸣
  藏入村旁的小树林
  小路仿佛故乡的羊角辫
  在山间甩动
  一片叶子正好落成蝴蝶结
  乡音已老
  推开老屋的木门
  一声犬吠
  激活所有记忆
其他文献
我还未到达目标  你已无力前行  就像爱我的父亲一样  是你背着我历经  前行路上的风雨  是你带着我走出老家门口  是你让我看到了明天  虽然你比不了摩托车的伟岸  但你没有他的狂躁  虽然你还是属于自行车  但你却比他要高大有力  你在路上用尽了最后的力量  悄然停止了步伐  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但你却说等到了家  休息以后再背我  ——原载《苏南诗人》2020年第3期  推荐语  大多數人
期刊
张敏华的散文诗文本完美地体现了“小中见大”创作理念。他的创作主题繁多:人与社会的关联、隐喻性的现实批判、对话式的心灵剧场、生命精神之指向、大时间观、人文精神与价值观的认知、灵魂的审视与救赎等等。荒诞、魔幻、意识流、戏剧性片断、现代物活论等等,手法多种,思想立体。  张敏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上乘佳作。《感觉》只有59个字,短小有力:“火车驶入隧道,我走进梦想的场景。车窗外,许多岩石一样坚硬
期刊
一  生存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个人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无不打上现实的烙印,任何文学体裁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客观性。就诗歌而言,自我中心并非现代诗歌最终的表达途径,它只是现代诗歌写作中一种基本的形态。诗歌的现代性、社会性即现实性才是诗歌最根本的道路。考察新时期诗歌写作实践,从个体经验即个人自觉到诗歌群体创作意识的集中体现,笔者发现更多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倾向或重视从现实性、边际性、介入性、节
期刊
晨起,有细细的雪层层落下  隔着一层玻璃,与我对视  是从遥远的岁月而来么?  是去往岁月的更深处么?  是因为昨夜流了太多了泪么?  都说雪有雪的来意  小雪的雪,甚少留白  小的稍纵即逝,留给我  一片凉意,万千猜测  小雪有雪,淡淡的一层  很快就消融的薄雪  周围还是熟悉的模样  一层白,一丝寒  可以无限延伸,可以用想象  填补满目银装素裹  雪的意境,丰盈而柔软  晨起,有朵朵雪花纷纷
期刊
平时被呼为天使,你们常常脸红  可这一刻,我只能隔着护目镜  看见你的眼睛,隔着显示屏  看见你比雪还白的身影  隔着病毒,看见你又一次逆行  其实,只需要一颗仁心足够  危难时刻,哪个战士  会计较,爹娘有没有给予  一双穿越生死的翅膀  大风摇城,泪落北山  人间空旷,繁华太远  每一个鏖战的白天和夜晚  都漆黑一片  最贴心的温暖,不过只是  苦等生命回家的灯火一盏白 衣  在再寒凉的黑夜 
期刊
荫凉处  少年时,站在荫凉处  不知道是一棵树,遮蔽夏天  蝴蝶在远处飞  一洼水,让她迷恋  阳光在水面上打旋  悬停,正值一阵热风吹来  清浅的影子,可以看见  你用柳枝划一条线,说没有时间大雨倾盆  四周全部是雨,大雨倾盆  站在雨中犹如被无数墙壁包围  雨浸透我的肉体,骨头和灵魂  唯一的湿,没完没了的不断冲击  雨滴,没有雨滴的繁复和稠密  什么也说不出,甚至没有声音  淹没的不仅仅是我
期刊
一杯花茶于我而言  只是花的另一种姿态再现  猶如你离去时的美丽  曾经明亮的眼眸  回头一闪  母亲节那天,我看见  萱草开出一朵花  一朵不忍直视的花,其中的模样  时常咀嚼一口饭食  溢满口齿间,麦子的馥郁馨香  饱含田野上泥土的味道  有时感觉,离诗很近  忽然之间,诗距我很远  想把平凡的日子,用诗行安排  散落一地的破败,是诗还是我
期刊
孤独是注定的结果  我宁愿开了又落  我承认宿命,也承认我有火焰的内心。  花都是奢侈的  红黄蓝白紫也都是奢侈的  从生到死,我只有:固执的绿  好久不见。果市琳琅满目  不知究竟,谁忘了我  我又忘了谁?  平淡才是生活。看遍繁花落尽  谁清楚爱,要走向神坛  还是,要隐没尘世?夏日记事  几日不见,绿箩就长了一截  天天浇水,文竹却蔫下身子  人间酷暑难耐,最缺的是雨水  泛滥成灾的,也往往
期刊
吉狄马加在第16届委内瑞拉国际书展上推出的作品《从雪豹到马雅可夫斯基》令委内瑞拉的读者为之惊叹。它已经宣告了一种声音能够诗意地思考——典型的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诗中呈现的、更令人陶醉的精微表达在模糊边缘之间徐徐展开。毋庸赘言,诗人吉狄马加来自超乎扁平的东方——西方二分法之上的另一种特质。他诗中的少数民族根源持续不断地产生出种种邂逅,这些不期而遇超越了西方通常所设想的文化身份:自我专注、孤立和闭塞
期刊
寂寥的灰,蕭瑟的冬  新出的芽,红白吐露  蠢蠢欲动的心  花田月下,唯有相爱的人  才可以嗅吻桃花的香  再多的语言,苍白如风  唯有桃花的俏,招蜂引蝶的嫩  召唤起沉睡已久的欲  在血管里流转  在心上滋生蒲公英  纤尘不染,静默红尘  却受不起风的张扬  带着种子胡乱的起落  终于还是将生命缔结在了大地  哪一颗才是真情的结晶  有多少是无奈的逼迫  只有入药解毒的那刻  成就了自己  也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