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生活在英国的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认为人民生活是悲惨的。同时,人物的命运也是悲惨的。所以,他的小说具有浓厚悲观色彩。《德伯家的苔丝》就是一部典型的悲观主义小说。女主人公苔丝在与爱人克莱尔相处五天后便被处以绞刑,结束了悲惨的一生。长期以来,评论家和学者对苔丝命运悲剧成因的讨论也存在不同观点。但是目前存在的主流观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由苔丝自身性格原因所造成的悲剧;二是由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法律和道德标准和宗教造成的悲剧。三是男权主义和父权社会造成苔丝悲剧人生。本文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亚力克和克莱尔的原因,苔丝自身原因三个方面,找出造成苔丝悲剧人生的根源。
  【关键词】:苔丝 悲剧 根源
  1 背景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小说家。他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作家并且以杰出的诗歌开创了20世纪英国文学的先河。哈代的小说中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他相信人的悲剧是上帝安排的,无论人们多么努力,他们都无法摆脱上帝的统治。哈代擅用神秘的预兆和诅咒来夸大悲剧的必然性。《德伯家的苔丝》是他在维多利亚时代出版的典型小说。十九世纪末,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工业的发展破坏了英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秩序,破坏了农村牧区农民形成的各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托马斯·哈代作为这一时期变化的见证者,他充满了困惑,于是在1891年出版了《德伯家的苔丝》这本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一直被认为是哈代最杰出的小说,小说讲述了女主角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贩家庭。为改变家庭窘况她在务工的过程中被男主人亚历克诱奸了。苔丝的自尊使得她不能委屈自己和亚力克在一起,在怀孕的情况下依然回家了。后来她坠入爱河,爱上了牧师的儿子克莱尔。在婚礼那天晚上,苔丝勇敢的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的遭遇并且祈求获得原谅。但是,她没有得到克莱尔的理解。克莱尔认为这是苔丝的放荡造成的,于是便毁掉婚约去了巴西。后来因为家庭的窘迫,苔丝不得不再次和亚历克同居。戏剧的是,克莱尔后来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冲动,于是便寻找苔丝,祈求苔丝再和他一起生活。苔丝认为亚历克让她第二次失去克莱尔。于是苔丝杀了亚历克。在与克莱尔愉快度过五天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长久以来,学者和评论家对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进行了大量探索。本文主要从苔丝自身性格,社会原因,苔丝的原生家庭三个方面分析苔丝悲剧的原因。
  2 苔丝的性格
  纯洁善良有责任心是苔丝的身上的优点,但它们也是苔丝命运悲剧的原因。单纯的苔丝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所以亚历克斯利用了她的单纯。亚力克一步步的引诱,苔丝却不能识破他的诡计,从而掉入亚力克设计的圈套。与此同时,苔丝身上的责任感迫使她承担起家庭责任。她悲剧人生的开端便是到亚历克斯家找工作缓解家庭经济窘迫的状况。除此之外,苔丝的反叛精神也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不一致。她作为一个女人,在当时社会应该服从于男人,而苔丝身上的反抗精神是与当时的社会价值取向不符合的。
  2.1 单纯,善良,责任感
  苔丝身上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她的父亲酗酒、虚荣、脾气暴躁,而她的母亲又软弱无能,所以作为家中长女她选择担起家庭责任作为家庭收入来源的老马的死使苔丝觉得必须改变家庭窘迫的情况。于是她去了亚历克的家,但她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危险。她的单纯使她陷入了亚历克设计的陷阱。她的无私和自我牺牲给邪恶势力提供了机会。
  2.2 苔丝的反叛精神
  首先,当苔丝的父母知道他们有一个有钱的亲戚亚力克时,他们要求苔丝去攀亲戚甚至嫁给亚力克,然而苔丝坚决反对。在那个封建社会里,贫穷家庭的女孩似乎都把嫁入豪门作为自己的理想,而苔丝没有这样想,她始终认为结婚的前提是双方彼此相爱,这一点违背了当时社会价值取向。在苔丝与克莱尔逃亡的过程中,苔丝知道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于是便要求克莱尔答应自己,在自己死后迎娶她的妹妹并且照顾她。而维多利亚时期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男人绝对不能迎娶自己死去妻子的妹妹。然而苔丝勇敢的提出这个要求,由此可见苔丝身上的反抗精神使得她注定走向悲剧。
  3 苔丝的原生家庭
  苔丝悲剧的原因不仅在于她的性格,还在于她的原生家庭。在苔絲原来的家庭里,她的父母从来没有教她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把女儿视为改善家庭痛苦生活的工具。他们叫她攀亲戚,这个计划从而给了亚历克可乘之机。苔丝的原始家庭苔丝的家里充满了虚荣。作为家庭的领导者,他们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苔丝的父亲是个酒鬼,从来不顾家庭,每天去酒馆玩乐。因为他的马意外摔死了,他不能做生意,苔丝不得不去亚历克家谋生。苔丝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她不干涉她丈夫的行为。为了养家糊口,她总是做没完没了的做家务。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苔丝从小就承受家庭的重担。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的不当,让苔丝在面对危险时不知所措,导致苔丝被亚力克纠缠,从而造成苔丝悲剧的一生。
  4 社会原因
  本文认为,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主要有有三个:道德标准、不公平法律和男权主导的社会。
  4.1道德标准
  苔丝生活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英国。当时的道德标准认为一个女人是否纯洁取决于她是否是处女。苔丝原本是个诚实善良的姑娘,所以克莱尔一开始就深深地被她吸引住了。在他不知道苔丝被诱奸之前,他爱苔丝,不在乎苔丝家庭出身。他的行为使苔丝信任他并爱上了他。但当苔丝告诉他她的遭遇时,克莱尔很生气,他完全不能接受。克莱尔原本是一个善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但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苔丝是一个不忠、堕落的女人。讽刺的是,克莱尔在结婚前和其他女人有过不正当的关系。但他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妥。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道德标准下,失去贞洁的女人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同样的事情,男人可以,女人却不可以。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的人,但在这个道德标准下,她被归类为一个不贞的女人,注定被社会排斥和抛弃。   4.2不公平法律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切法律制度都服务于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苔丝被亚历克诱奸之后,苔丝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没有人为苔丝遭遇苦感到难过,也没有人谴责亚历克的行為。亚历克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仍然逍遥法外。然而,当苔丝和克莱尔再在在一起生活后,苔丝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们认为苔丝行为,应该被逮捕。所以苔丝最后被绞死了。由此可见,法律不是平等地保护每个人,只保护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利益。
  4.3男性统领的社会
  克莱尔和亚力克这两个男性角色在苔丝的悲剧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亚历克的自私和占有欲直接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克莱尔的退缩和背叛给了亚历克可乘之机。
  4.3.1亚历克
  亚历克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当他第一眼看到苔丝时,他贪婪的目光出卖了他。苔丝在他家工作时,他假装帮助她。他的虚伪使苔丝放下了戒备心。亚历克根本不尊重苔丝。他在诱奸苔丝后,并没有选择尊重苔丝,让苔丝一个人回到家中,独自抚养孩子。他占有苔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几年后,当他再次遇见苔丝时,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为他人罪恶洗礼的牧师,然而他却利用苔丝家庭窘迫的情况威胁她做他的情妇,做着见不得光的勾当。亚力克的自私直接导致苔丝命运的悲剧。
  4.3.2克莱尔
  克莱尔是一个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的年轻人。他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他摒弃严格的等级制度,世俗礼仪,追求真挚纯净的爱情。他以爱情为基础追求婚姻,反对虚伪和保守的宗教道德。开始他对苔丝的爱是纯洁而热烈的,但是克莱尔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社会道德观深深植根于他的思想中。当他听说他的妻子不是一个“纯洁的女人”时”他抛弃的一切旧道德和旧意识全部爆发。他不能接受苔丝被诱奸的现实。即使在婚前,他的私生活也很混乱。但是他仍然选择离开苔丝,不顾自己许下的承诺。最后导致苔丝因为家庭的窘迫不得不回到亚历克身边。作为苔丝的丈夫,克莱尔知道苔丝的经历后,并没有安慰他的妻子反而选择谴责她并且选择毫不犹豫地离开,他的背叛让苔丝的人生再次陷入困境。
  结论
  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有责任感的女人,她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尽管她出生贫困,但她仍然积极热情地面对生活。苔丝的悲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第一是她的性格原因,苔丝单纯善良,但这也使她逐步步入陷阱而不自知。苔丝勇敢而独立,她敢于挑战当时的礼教与束缚。这是与当时社会价值取向不符的。第二是她的原生家庭,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苔丝不得不早早担起家庭重担,同时苔丝的父母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她的父母没有教会她自我保护的意识,一直把他们的女儿当作一种改善家庭生活的工具。第三是社会原因,由于不公平的道德约束、法律和男权主导的社会,苔丝被一次次谴责和抛弃。亚历克是她悲惨命运的凶手,但克莱尔是另一个凶手。多重原因便使得使这场悲剧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刘立青,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 [J],创南文学,2013.2.
  【2】 杨娟,《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审视 [J],语文学刊,2016.4.
其他文献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十九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党中央和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为推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党风廉政风险防控的议题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风廉政 纪检监察 风险防控  1引言  反腐倡廉是我党始终坚持的一项工作目标之一,对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以杨仕章教授的著作和论文为研究材料,介绍了杨仕章的基本翻译理论思想,以更好地帮助俄语学习者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并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杨仕章教授认为,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为翻译提供了概念基础,翻译当中的社会文化问题也是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翻译理论、语言学角度、社会文化  1.引言:  “语言翻译学”是俄罗斯著名翻译学家科米萨罗夫近年来提出并频繁使用的一
期刊
【摘要】:民主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对于民主的追求绝不仅仅只限于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中国无须要成为‘杰斐逊’式的翻版美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才是我国民主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发展虽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依然是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而并非美国方面所说的依靠美国的投资和市场。在社会主义中国,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并非是西方资本主义国
期刊
星辰是什么?星辰是镂空夜幕的执着。青年是什么?青年是熊熊燃烧的火光。一提起青年,不由想起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文章写得慷慨激昂,振奋了一个世纪之后其思想价值依然巨大。这是当时的青年之于未来所有青年的殷切呼唤。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饱含爱国之深情。  “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五四青年节起源于1
期刊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振犁便是这样的一位大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民俗学的研究生,他师从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在近七十年为学、执教生涯中,他躬身在学术园里辛勤耕耘,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学之道:投身入学海,一刻不曾闲  张振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神话学家,中原神话研究的一座大山。这是学界对于张振犁
期刊
【摘要】: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过故人庄》写诗人应故人邀去农庄作客的经过。该诗语言平淡,清新自然。归隐之情却呼之欲出,随作者与故人在田园的交往分层次逐渐展开。从欣赏、羡慕再到认同隐者,归隐之情逐渐增强,成为诗歌的核心。  【关键词】:孟浩然 《过故人庄》 归隐  孟浩然(公元689年至公元710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山川景色、田园生活,意境清新自然,风格恬淡静远。沈德潜称孟浩然的
期刊
随着新一轮军事改革,联合作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在联合作战中陆军部队战场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处理更加便捷,战场空间大为拓展,多维空间、各军兵种部队之间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以某一维空间为主、某一种力量为主的合同式作战形式已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陆军作战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结构性改变,结合实践工作,对联合作战中的陆军战术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信息战场环境的特点规律分析  一是战场空间多维化
期刊
【摘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高校辅导员应恪守的职业准则,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应以师德师风为底线,从“坚持一个重点、搭建两个平台、握紧三项抓手”三个方面下足功夫,成为时代先锋。  【关键词】:师德师风 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最鲜亮的底色,更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標准。辅导
期刊
【摘要】: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总认为作为教师,只要全心全意对待学生,心中有学生,那么就很容易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谁知道当我真正成为教师的时候,才发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是那么地难。经历了几次挫折后,我感到自己的教书才能所剩无几了,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后来经历了一件事,孩子们让我重拾了信心。  【关键词】:师德 爱 感动 教育  语文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生字“爱”的读音、字义和写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媒体也在此过程中相互渗透,真正进入了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广播编辑作为媒体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媒体时代中进行创新转型以不断适应媒体产业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已经成为了相关从业人员的必要选择。本文从全媒体时代对社会生活以及广播编辑记者行业带来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所面临的挑战,在专业培训、创新意识、双向工作和工作性质转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