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说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武春风化雨纸本
  释文:春风化雨。戴武。
  钤印:戴武印章(白)
  戴武,1961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出版有《戴武书法集》《戴武篆刻集》等。
  印宗秦汉的思想对于篆刻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篆刻艺术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篆刻家们的个人风格也多是从秦汉印式中衍生出来的。
  篆刻临摹是一个艺术再现“印章原型”的过程。学习者审美情感、解读方式、技法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几乎每个篆刻家都是从临摹起步,然后走进创造的自由世界。临摹作为进入创作阶段的一个不可跳越的界格,受到篆刻家的高度重视,不但能识篆、辨字,且能明结构、章法、刀法。临摹便是透过对形式的体验,去感受创作主体的情与意。不妨将临摹视为倒过来的创作。
  篆刻家创作一方印是通过对天地万物的体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进而将之物化成一种匠心独运的艺术形式。临摹中的体验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流程,一方面它与客体作双向交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反思、领悟。从篆法到章法、从印面的构成到技法的传达,以心为造。
  临摹是一种创造,临摹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创造的过程。在我看来,“印章原型”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展现在面前的是那笔力雄强劲健的线条、斑斓的块面、醇古的气息,其意义仅仅在于提供了一个素材或一个能激起兴趣的图式,于之加工、发挥,则完全听从临摹者的指挥——这种临摹毋宁说是一种创作。这是因为,临摹者一经动手,即带上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所以,临摹不可能是对原作的简单复制,成功的临摹必然具有类似于创作的性状。
  山东是玺印出土最为集中的地区,尤其是乾嘉时期金石学兴盛,收藏、汇辑、研究、学习蔚然成风。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吴式芬的《双虞壶斋印存》、李佐贤的《得壶山房印寄》、高庆龄的《齐鲁古印捃》、郭裕之的《续齐鲁古印捃》皆重名古今,集中展示了山东出土的万千玺印风采。
  人谓“求新境不易,创奇境更难”。玺印的境界是章法、篆法、刀法的综合体现,也是作者主体之情与心中之象融合迹化的标志。战国时期,群雄争霸,250年的时间里,由于长期割据,各国形成了具有较强地域的文化特色,各国文字,分别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战国时文字及玺印风格可分为燕、齐、三晋、秦、楚五个大系。
  战国齐系铜质官玺“子粟子信玺”为齐国独特的文辞句式。该玺印文自身笔画的繁简悬殊,为章法疏密安排帶来了生机,更能体现齐系玺印质朴自然、“尺水兴波”的本色。玺印剥蚀,年深使然,全玺方圆相融、浑朴渊懿。字内外舒通的大块残蚀块面,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气象,且加强了红白疏密对比的美感。摹刻玺印,更宜找寻到上佳的钤本。
  责任编辑:陈春晓
其他文献
“传统”在现代性语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正是由于有了“传统”的对照,“现代”才有了意义。反过来说,正是因为现代性的启发,“传统”才被我们发现,进而显露出自身的意义所在。“传统”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并不仅仅是一个负面的因素,而是作为一个积极性的因素参与到现代性的建构之中。“现代”无法脱离“传统”而独立存在,“现代”之所以能够实现,其实恰恰在于对“传统”的不断阐释,正是这种“阐释”发现并实现了现代与过
期刊
冷枚(约1669-1742年后),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又号东溟、慎斋等,山东胶州人,清康、雍、乾時期著名宫廷画家,焦秉贞弟子。与焦秉贞、沈喻并称康熙晚期三大宫廷画家。冷枚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另据胶州《冷氏族谱》记载,冷枚还著有诗文集《金门遗草》,今已亡佚。冷枚绘画作品目前存世比较可信的约100余件(套)
期刊
主讲人: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  时间:2019年4月  地点:中华书局  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什么?《论语》里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句话,荀子有一个发挥,荀子在《劝学》篇提出来:“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数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君子之学从耳朵里听进去,要把它留在心里,然
期刊
1984年生,山东阳谷人。200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供职于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现为文化与旅游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探索委员会委员。  推荐语:张目达很年轻,他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激进、前卫。这跟年龄有关系,年轻人的“狂”反映出叛逆精神,是合理的。“狂者进取”,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否定一切,不仅合理,
期刊
5月10日,由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届‘经典与传承’中国新写实绘画提名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  第十二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5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紧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汇聚了610件老中青几代美術家的最新创作,彰显美
期刊
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柴德赓来往书信集》,为学界研究当代学术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中有两通余嘉锡(1884-1955)致柴德赓(1908-1970)的信札尤为重要。两通信函共七页,小楷书写,信息量大。  第一通写于1945年12月29日,叙述三件事:战后北平市井生活、北平临时大学近况、最后谈及二女结亲愿望。  前两件事很多学者都做过详细研究,在此仅就余嘉锡信札提及二女之事做一介绍。余嘉锡有一子
期刊
构思在艺术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创作的成功与否。其重要性在绘画、雕塑等创作中是以自为自在的方式存在的;而在书法创作中则不然或不尽然,大多数书法家在创作中对创作构思环节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篆刻艺术则因其“造型于方寸”的特性,使得“创作构思”成为大多数篆刻家自为自在的创作方式;也就是说,篆刻家们会更加自觉的重视和实施创作构思环节。  书法家这种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
期刊
中国书法“风云榜”评选由《书法》杂志和《书法报》主办,自2009年开始已持续举办了8年,在书坛产生了重大影响。(《书法导报》、《美术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杂志、《中华书画家》杂志、《书法研究》杂志、《大观·书画家》杂志、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家论坛等专业媒体陆续加入共襄这一书坛盛事。这种由书坛主流专业媒体联合评选的活动,以“激荡书坛风云,推出书坛英才,梳理书坛事件,弘扬书坛正气”为宗旨
期刊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山水”是文人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视觉图像。所谓寄情于山水,实则承载着艺术家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生的关注和感悟,因而其蕴育着深厚的文化思考,并极具符号意味。山水画在中国艺术的传统里一直属于精英文化,其背后所具备的哲学思维也使其在世界艺术传统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是,20世纪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在面对西学的刺激下,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  齐白石(1864-1957)是近代中国画
期刊
唐秀玲,1956年生于山东淄博。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走上绘画这条路,实属无奈。  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明媚的春光中度过的。6岁上学,9岁跳级,刚到10岁便已升人6年级。一帆风顺的我曾有过许多美丽的梦想:一年级时,我曾十分景仰我的语文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