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城》的故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一些留学生“深造”后回国,自认为学富五车,高傲的背后却有着许多无奈与妥协。《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正是其中的一员。
方鸿渐身上有许多软弱和自相矛盾之处:看不起博士学位,留学期间荒废学业,但最后还是买了一张文凭回国;当他收到大学的聘书,他觉得未来的生活将会一帆风顺,恨不得立马飞到大学里。但当真正到了大学,校长的几句问话就发现了他的水平。他代的课也常常漏洞百出,惹人发笑,只能在闲谈之时,卖弄自己偷闲得来的笑话,从朋友那里索要安慰。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新儒林外史”。作者钱钟书曾在《围城》的自序里一针见血地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類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那时的社会正处于抗战前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而最能见证文化变迁的学者或文化人,自然是那一类人。书中的比喻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也慨叹人性中的诸多弱点。最让人难忘的,要数作者对三闾大学中各类人物形象的刻画了:表里不一的高松年;外表呆滞无害而内心险恶的假洋博士韩学愈;在政界失了地位后来到学校混日子的汪处厚……方鸿渐周围的人物、思想、世界,组成了他的“围城”。他一次又一次进入各种围城,发现根本无法应对,又想尽办法逃出来。于是,有了那句经典的感叹:“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幽默的自嘲下,深藏着一份怅然若失。
不过,你如果继续读下去,会发现主人公浮浮沉沉的人生只是个引子,《围城》中,钱钟书的真正目的在于引起读者自己的思考:人们首先意识到了自己身处围城中,才会有要不要冲破围城的心理斗争。那么,如何突破“围城”这样的人生困境?倘若不想将你的日子过成简单的复制?或许,就需要把人生过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要有“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的勇气。不能像小说中的方鸿渐那样,一直在后退,一直后退到无处可退。
虽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但我们仍然需要怀着对生活的热忱,认真地对待内心的每一次追求、每一次失望,以及失望后的无奈和挣扎。因为,能否活出人生精彩,要看你是否进得去围城,甚至还要看你是否能够从城里冲出来。
怀揣希望,积极面对,这正是对待围城的正确态度。
●作者其人
提起钱钟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围城》。自1980年重版起,《围城》的总印数已超过1000万册,它先后被译成英、德、法、日、捷克等多国文字,在海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但实际上,钱钟书的才气远不止于此:他爱读书、尤其是英文原著,19岁就考进清华,除了散文小说,还做过社科院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写《管锥篇》《宋诗选注》,在治学与创作之间游刃有余……
或许因为年少成名,钱钟书身上总有一些抹不掉的书生意气。他有句名言是:“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志气的,到了30岁还狂则是没头脑的。”其实,“狂”只不过是他太敏锐,他擅长发现人性中隐藏的东西,毫不修饰地表达出来而已。这种敏锐,在《围城》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围城》的语言,幽默、诙谐、形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喻,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有人粗略统计,书中的比喻多达七百余条。在描述精彩处,甚至会让人拍手大笑。他描写方鸿渐讲课:“一片无话可说的空白时间,像白漫漫一片水,直向开足马达的汽车迎上来,望着发急而又无处躲避”;他描写汪处厚的胡子:“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嘴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
有人评价钱钟书说:“他是中国古典文化里最后一个风雅之士。”他知世故而不世故,生性顽皮而又远离热闹、深耕文艺,他姿态潇洒,以另一种方式铸就了自己心中理想之城。
●片段节选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 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厉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这条法国邮船正向中国开来。早晨八点多钟,冲洗过的三等舱甲板湿意未干,但已坐满了人,法国人、德国流亡出来的犹太人、印度人、安南人,不用说还有中国人。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毕竟是清晨,人的兴致还没给太阳晒萎,烘懒,说话做事都很起劲。红海已过,不怕热极引火,所以等一会甲板上零星果皮、纸片、瓶塞之外,香烟头定又遍处皆是。这船,倚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
方鸿渐下船不过六七个钟点,可是船上的一切已如隔世。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不容易找。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现在万里回乡,祖国的人海里,泡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可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那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 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这景色是鸿渐出国前看惯的,可是这时候见了,忽然心挤紧作痛,眼酸得要流泪。他才领会到生命的美善、回国的快乐,《沪报》 上的新闻和纱窗外的嗡嗡蚊声一样不足介怀。鸿渐舒服地叹口气,又打个大呵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一些留学生“深造”后回国,自认为学富五车,高傲的背后却有着许多无奈与妥协。《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正是其中的一员。
方鸿渐身上有许多软弱和自相矛盾之处:看不起博士学位,留学期间荒废学业,但最后还是买了一张文凭回国;当他收到大学的聘书,他觉得未来的生活将会一帆风顺,恨不得立马飞到大学里。但当真正到了大学,校长的几句问话就发现了他的水平。他代的课也常常漏洞百出,惹人发笑,只能在闲谈之时,卖弄自己偷闲得来的笑话,从朋友那里索要安慰。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新儒林外史”。作者钱钟书曾在《围城》的自序里一针见血地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類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那时的社会正处于抗战前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而最能见证文化变迁的学者或文化人,自然是那一类人。书中的比喻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也慨叹人性中的诸多弱点。最让人难忘的,要数作者对三闾大学中各类人物形象的刻画了:表里不一的高松年;外表呆滞无害而内心险恶的假洋博士韩学愈;在政界失了地位后来到学校混日子的汪处厚……方鸿渐周围的人物、思想、世界,组成了他的“围城”。他一次又一次进入各种围城,发现根本无法应对,又想尽办法逃出来。于是,有了那句经典的感叹:“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幽默的自嘲下,深藏着一份怅然若失。
不过,你如果继续读下去,会发现主人公浮浮沉沉的人生只是个引子,《围城》中,钱钟书的真正目的在于引起读者自己的思考:人们首先意识到了自己身处围城中,才会有要不要冲破围城的心理斗争。那么,如何突破“围城”这样的人生困境?倘若不想将你的日子过成简单的复制?或许,就需要把人生过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要有“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的勇气。不能像小说中的方鸿渐那样,一直在后退,一直后退到无处可退。
虽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但我们仍然需要怀着对生活的热忱,认真地对待内心的每一次追求、每一次失望,以及失望后的无奈和挣扎。因为,能否活出人生精彩,要看你是否进得去围城,甚至还要看你是否能够从城里冲出来。
怀揣希望,积极面对,这正是对待围城的正确态度。
●作者其人
提起钱钟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围城》。自1980年重版起,《围城》的总印数已超过1000万册,它先后被译成英、德、法、日、捷克等多国文字,在海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但实际上,钱钟书的才气远不止于此:他爱读书、尤其是英文原著,19岁就考进清华,除了散文小说,还做过社科院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写《管锥篇》《宋诗选注》,在治学与创作之间游刃有余……
或许因为年少成名,钱钟书身上总有一些抹不掉的书生意气。他有句名言是:“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志气的,到了30岁还狂则是没头脑的。”其实,“狂”只不过是他太敏锐,他擅长发现人性中隐藏的东西,毫不修饰地表达出来而已。这种敏锐,在《围城》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围城》的语言,幽默、诙谐、形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喻,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有人粗略统计,书中的比喻多达七百余条。在描述精彩处,甚至会让人拍手大笑。他描写方鸿渐讲课:“一片无话可说的空白时间,像白漫漫一片水,直向开足马达的汽车迎上来,望着发急而又无处躲避”;他描写汪处厚的胡子:“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嘴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
有人评价钱钟书说:“他是中国古典文化里最后一个风雅之士。”他知世故而不世故,生性顽皮而又远离热闹、深耕文艺,他姿态潇洒,以另一种方式铸就了自己心中理想之城。
●片段节选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 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厉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这条法国邮船正向中国开来。早晨八点多钟,冲洗过的三等舱甲板湿意未干,但已坐满了人,法国人、德国流亡出来的犹太人、印度人、安南人,不用说还有中国人。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毕竟是清晨,人的兴致还没给太阳晒萎,烘懒,说话做事都很起劲。红海已过,不怕热极引火,所以等一会甲板上零星果皮、纸片、瓶塞之外,香烟头定又遍处皆是。这船,倚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
方鸿渐下船不过六七个钟点,可是船上的一切已如隔世。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不容易找。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现在万里回乡,祖国的人海里,泡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可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那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 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这景色是鸿渐出国前看惯的,可是这时候见了,忽然心挤紧作痛,眼酸得要流泪。他才领会到生命的美善、回国的快乐,《沪报》 上的新闻和纱窗外的嗡嗡蚊声一样不足介怀。鸿渐舒服地叹口气,又打个大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