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尿流动力检查后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男性患者行有创尿流动力检查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易患因素。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拟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671例男性患者于检查前2~4周行清洁中段尿(或导管尿)细菌培养及尿常规检查,检查未见细菌生长[<105细菌总数单位(cfu)/ml],同时尿常规白细胞<15个/μl、硝酸盐在正常范围的患者准备接受检查,开始检查前再次行尿常规检测白细胞及硝酸盐无异常的患者接受有创尿流动力学检查,并于检查后48~72 h再次接受尿细菌培养,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种、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诊断以及致病原种类分析男性患者有创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和易感因素。

结果

671例患者中49例检查前提示存在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7.3%,其余622例尿培养及常规检查提示无感染的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后有64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0.3%,其中年龄≥65岁,合并有糖尿病以及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是导致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53.1%,34/64)及粪肠球菌(17.2%,11/64)。

结论

男性患者行有创尿流动力检查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0%左右,针对年龄≥65岁,合并有糖尿病以及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等患者,必要时可于检查前、后行预防性抗菌素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困扰众多乳腺外科医生的难题。本文利用超显微手术技术,探讨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8例,行超显微水平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结果术中吻合的淋巴管数量平均(12.4±5.0)(7~19)支,手术持续时间范围为3.50
目的探讨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及胆固醇(cholesterol,TC)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乳腺癌105例(22~69岁),健康体检者261例(16~52岁),所有入组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G及TC水平,分别比较年龄<35岁、35~45岁及≥45岁乳腺癌组与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TG、TC水平差异,同法比较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处理肾蒂血管的方法和技巧。方法2004年3月至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共完成了58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中对左右肾蒂血管采用了不同的寻找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580例腹腔镜肾切除术左右肾蒂血管采用不同方法寻找,首先寻找处理肾动脉,其次为肾静脉,12例手术因肾蒂出血改为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0
目的探讨腕动仪结合血氧监测仪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疑诊的SAHS受试者,同时记录多导睡眠记录仪(PSG)、腕动仪及血氧监测仪的开灯时间和关灯时间。腕动仪用于矫正血氧监测仪的总睡眠时间(TST)。血氧监测仪所得氧减指数(ODI4)为每小时SpO2下降≥4%的次数,经腕动仪矫正时间后的ODI4命名为OD
目的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术式在慢性肛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5家医院收治的239例慢性肛瘘患者,其中男199例(83.26%),女40例(16.74%),对照表随机分配入试验组(脱细胞黏膜组)或对照组(单纯手术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完成入组病例119例和120例,试验组采用LIFT-plug术式,对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SA)患者内脏脂肪指数与转氨酶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反复打鼾或睡眠呼吸障碍至福建省睡眠疾病诊治中心就诊的患者。患者均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腹部超声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非SA组及轻、中、重度SA组(AHI分别为:<5、5~<15、15~<30、≥30次/h)。比较组间PSG相关参数、转氨酶、内脏脂肪
目的提高对早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及组织病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08–2014年诊断的14例早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以年轻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21岁,进展较慢,临床最初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萎缩性斑或硬化性斑块,其后逐渐出现结节性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在真皮浅层数目较少,常平行于表皮,呈波浪状排列,而在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肿瘤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