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在医学院校改革与实践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特点,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对发酵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即优化了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手段、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和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关键词:医学院校,发酵工程,教学改革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将生命科学与医学有机融合是生命科学当前发展的趋势和主流。生物技术专业是医学院校为适应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及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要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1]。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和实践型较强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
  我校于2002年开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于2005年3月进入发酵工程课程的学习,至今已经连续开设7年。我们从开设发酵工程课程之日起,就不断发展并使之完善,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研究手段,注意结合相关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的知识及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形成符合我校医学背景下具有较强办学特色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个人体会。
  1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
  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校有300多所,其中有28所高校属于医学院校。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和毕业论文上,很少有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经查阅,仅有安徽医科大学胡若磊[2]、滨州医学院焦飞[3]分别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酶工程和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课程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而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无人涉及。
  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开设仅有10年左右的历史,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各医学院校既无可参照的教学计划,又缺乏教学经验,如果完全套用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不能够满足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对明确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一定借鉴意义。
  2 教学改革的内容
  2.1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课题组参照相关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新的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点,补充新内容,删减过时、重叠内容,避免一本书教到底的传统教法。课程体系编排上坚持生物学和工程学两个基础并重,一方面通过微生物、生化、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深入理解发酵过程生物学现象,另一方面应用高等数学微积分的基本原理理解发酵过程动力学和放大优化的基本思想,最终掌握发酵工业生产过程动力学和过程放大中的量化与优化基本方法。
  2.2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发酵工程涉及生物工业的许多领域,如抗生素工业、有机酸工业、酶制剂工业、氨基酸工业,还有新能源的开发及生态环境治理等。在这些生物工业领域中,各种具体的生产工艺,从原材料到菌种、生物反应器、产物的分离与提纯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其基本生产模式相同、理论基础相同。要调整该课程体系,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讲解。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医学背景及专业特色,适当增加医药相关内容的讲授学时,如重点讲解抗生素、氨基酸、核酸类药物的生产工艺过程。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3.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采用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教学策略”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代替“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系统讲授法、讲授和自学结合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和科研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3.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重点讲解,注重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衔接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外,为了吸引学生对发酵工程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实例法讲授。例如,在讲授《发酵机理》一章时,以啤酒、酸奶、抗生素的发酵为实例,通过讲授其制作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发酵机理的认识。通过课堂讨论和分析一些常见现象,积极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3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充实教学手段发酵工程课程已经成为泰山医学院优秀网络课
  程,许多教学资料已经上传到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简介、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件、相关网站的链接、习题库,拓展学习等内容并保持动态更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设了BBS互动论坛、课程快讯、答疑解惑、习题交流、课程建议等板块增加了互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随时从课程网站下载教学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3.4朋友班导师制和课外科研活动小组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我们实行了发酵工程任课教师与授课班级结对共建朋友班活动,担任整个授课班级的导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外,重点加强学生对发酵工程课程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采用课间指导、课后答疑、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组成课外科研活动小组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发酵工程所学知识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
  3.5实验教学的改革
  (1)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加大发酵工程课程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增加与医药相关实验的比重。以往的发酵工程实验课为12学时。由于课时少。只能开出几个基本的实验,且是孤立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于2010年修订了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计划。将学时数提高到24学时。减少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如增加抗生素发酵菌株的分离、筛选、发酵和效价测定的综合性实验,既巩固了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又使学生掌握了发酵工程菌种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又如我们设计了“蛹虫草菌摇瓶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的自主设计性实验,由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以多糖产量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方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尽量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到抗生素、氨基酸等生产企业参观和实习;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并且将他们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知识进行总结积累,用于教学与实践。
  4改革和完善发酵工程课程考核制度
  发酵工程课程成绩考核一般为平时成绩考核(10%)、实验考核成绩(20%)和期末考核成绩(70%)。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考核内容的项目。加大平时成绩占整个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10%增加到20%,增加学生学科发展动向报告、课程设计等作业分值,如在学期中间,给学生布置“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的作业,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制作PPT课件,自己上讲台讲述,教师根据学生综合表现打分。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既增强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考核模式,能够比较公平、准确地反映一名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在发酵工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素质显著提高,备课充分,讲课生动,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实际生产的实例讲解工艺技术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例与过去相比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时精神状态饱满、精力集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新.关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5(2):21-26.
  [2]胡若磊,汪渊.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酶工程教学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147.
  [3]焦飞,谢书阳,王桂兰.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的思考和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27-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AMI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和肝素钠治疗。结果两组组间的t - PA、PA1、血管再通率、CK- MB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尿激酶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是一种治疗AMI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论文网 Www
期刊
摘要:超顺磁性纳米粒以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作为搞合剂,以药物、蛋白、质粒等功能基团进行链接或载带,超顺磁性纳米粒在临床治疗领域应用广泛,女疾病诊断、药物靶向治疗、基因转染、医学成像、热疗和放疗等领域。此外,超顺磁性纳米粒也用于细胞分离和分类及蛋白质分离纯化和核酸的提取等领域。超顺磁性纳米粒是一种堪称理想的靶向药物纳米载体,通过靶向部位药物浓度的增高,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开辟了高选择性的
期刊
检验医学作为-门独立的学科,综合了各基础医学学科的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  检验医学作为-门独立的学科,综合了各基础医学学科的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渗透,现代临床检验医学已经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生化测试方法,逐步向着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1]。医学检验流程
期刊
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传统的广谱抗生素治疗,试验组给予西医广谱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特点,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特色,探讨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并对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即加强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并简要论述了实验室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将生命科学与医学有机融合是生命科学当前发展的趋
期刊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必要过程,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后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过渡的关键。临床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带教队伍的素质同样影响着实习教学质量效果,怎样在短暂实习时间更好完成临床实习教学任务,是管理工作者在新形势下需要再探讨的问题。  1认识检验医学新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和方式  1.1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带来观念的变
期刊
[摘要]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管理手段已经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诸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文将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引入口腔医学生的本科培养模式之中,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的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精英培养新模式,也总结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 胜任力;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期刊
〔摘要〕指出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介绍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传统途径,并提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网络途径,包括开发自主学习信息化支撑平台、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医学生;沟通能力;网络教学模式  1 引言  医患沟通既是医疗诊断的需要,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生可以理解为从医人员执业前的知识储备期,注重医学生交流沟通的培养,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学会处理好各种问题和矛盾,使其认识到教
期刊
【摘要】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巩固和发展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主要内涵可概括为:“星火燎原、信念坚定;反对‘本本’、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将苏区精神运用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卫生人力资源有重要意义
期刊
I摘要l虚弱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年龄、生理功能、疾病状态、心理因素和社会保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健康累计损失的结果。虚弱与老年人健康状态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可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本文就虚弱的概念、评估方法、风险因素及其在国内外老年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I关键词l虚弱;老年人;虚弱指数;综述  虚弱状态是降低老年人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