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jiangha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为学生搭好学习文言文的平台,让他们找到一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兴趣激发要先行
   1.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例如,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国民党屠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障碍,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治疗的良方。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如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言含有深刻的哲理: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样告诉我们,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勤奋可以使你获得更大的收获。
   结合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益的。
   2.给学生讲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 让学生独立分析文言词语,从中找出一些窍门,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与同学分享。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二、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在平时的作文中也会信手捻来,使文章增色,添彩,其乐无穷。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三、熟读背诵,延伸阅读兴趣
   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
   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
   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
   4.联想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古诗文中写“月”的诗句、文句。
   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平日的写作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为我们的作文添彩。
   学习文言文是阅读兴趣的延伸方式之一,应该尽量突破教材的原点向生活靠拢,一方面通过读古人之文来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启迪智慧,一方面通过读圣贤之书来丰富心灵和品德以怡养性情。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当努力培养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中学阶段正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最佳时期。通过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发展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熏陶并潜移默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创新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发展。   在中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呢?   在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
期刊
作为客家山区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在不断汲取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的同时,在教学上,巧借梅州客家文化,用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中的文化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在教学中,通过课内课外相互支持、补充的方式有意识地渗透梅州客家地域文化,搞好教学“内容”的特色。   一、课堂教学中巧借客家文化,学生兴趣浓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借梅州客家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可有三种途径。   (一)课前引导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它包含的内容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根据学科的特点,通过对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他包含的内容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我深感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诸如:1、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等。2、效率低下。3、效果不佳。    造成以上弊病的原因应该是比较复杂的,但以下两点不容忽视: 1、作文教学不受重视。 2、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训练体系。    笔者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摸索改进以上通病的有效途径。从2002年下半年即开始在我校语文科组进行了作文教学专项化训练的有益
期刊
多年来,尽管语文教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惟理性教学模式,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按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布鲁纳说:“传统教学方法很明显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美”。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
期刊
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它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经过一段教学实践后,我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改革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把作文课分为“三步曲”。   一、先积累——保证作文“言之有物”    初中生大部分虽然爱看小说、电影、电视等,但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害怕上作文课。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就鼓励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强调学生平时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做到“口勤、手勤、脑勤”。“口勤”——多做对话训练,
期刊
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现有教材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就要从教材外部
期刊
刚从事语文教学时,每与同事交流,听到的话题多是深感语文教学之艰。这几年我也很有同感,往往教得很累,可收获并不大。因此不断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实践,我真的感受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益处。  《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语文课程标准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丰富和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