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陈化与耐泡度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产品,不管披上多厚重的文化外衣,只要当成买卖做,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就会产生竞争,这一点,茶当然不例外。特别是茶这类商品,兼具生活日用和文化载体两种属性,与國人在各个层面上休戚相关,竞争还格外激烈,这种竞争,既来自于同行业市场层面的竞争,也来自于不同茶类间,因口感追求不同而形成的竞争。
  经常遇到以普洱为主的朋友试饮岩茶,其中交流的最多的,就是岩茶陈化和耐泡度两个话题。大家因为茶坐在一起交流,本身是件很愉快的事,但这种交流容易产生障碍,一来这个话题明显是以普洱为主导,在武夷山当着岩茶说普洱,有“上门请客”之嫌;二来,岩茶的受众可谓小众,越是小众,为人所知越少,与品饮武夷茶伴生的自尊心也越强,不同的语境下交流,产生的不仅仅是火花,也有可能是爆炸。不过,当彼此能够不抱门户之见,同时抛弃品饮上的成见,通过交流能够达成共识,那是最令人喻快的,也是一泡茶喜闻乐见的局面。
  储存和耐泡,都是相对指标,拿岩茶而言,也有陈的,但是不以年陈和耐泡见长,岩茶今天的业界地位,绝非浪得虚名,但至少跟这两个指标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说两者起的作用并不大,因此,这两个指标在普洱和岩茶间进行横向对比,就像田忌赛马。陈茶和耐泡不是岩茶的语言。
  评审体系中,岩茶是物理和感官两大类八项指标。物理指标指条索、外形、整碎度和净度,感官指标指的是香气、汤色、回甘和叶底。但大部分人说什么茶好,是从喝上论的,也就是感官这一类,好不好喝,是从香气、汤色和回甘上看,叶底几乎不说,其他茶类的评审体系我完全不懂,但是至少集体茶(饼茶、团茶),是不能谈叶底的,因为这个指标跟整碎度关联紧密呢。
  从列举的两大类八个指标,看得出来,岩茶的评审指标侧面反映着对品饮者的要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喝不懂岩茶”的原因了。岩茶是半发酵茶,是不发酵茶(绿茶)和全发酵茶(红茶)的集成,从品饮上看,不发酵茶有鲜爽度的追求,发酵茶又有存储转化的需要,因此,从时间上看,岩茶的品饮最佳时间有它自己的要求,不是越新越好,但也不是越陈越好,这个时间取决于精制工艺,“家家卖弄隔年陈”,是工艺和销售周期决定的,如果把岩茶的陈化和“能喝的古董”放在一起说,那就是鸡同鸭讲,不是一回事。
  时间上,相对普洱,岩茶喝的是当下。空间上呢?现在动不动说茶仓,这个茶仓的概念来自于洋人,老百姓做个茶,怎么储存粮食就怎么储存茶,你搞个那么高级的茶仓,专门存放茶,是很科学很完备,可它完全脱离了老百姓的茶形式,这茶的根基从哪儿来呢?反过来,没有茶仓储茶就不是好茶,那茶都是老百姓从山上收的,地里做的,那这算是好,还算是不好呢?
  再从耐泡这个问题上讲。耐泡呢,是这个问题,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但好茶一定耐泡。但我想知道,有没有哪一篇茶的文献和史料提及耐泡度的?要一泡8g的武夷茶经开水冲泡,茶汤数道不弱,客观吗?内含物的流失趋弱是个基本常识。
  耐泡度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而最基层消费这其实是的一个伪指标。耐泡不耐泡,跟冲多少杯有什么关系?茶碗的容量、喝茶的人数、水温的高低都是变量,耐泡耐泡,究竟怎么个耐泡法呢?
  事茶习茶是为了长久的经营。茶的经营过程也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在知己知彼中不断精进,也是一个经营者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每一种茶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评审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拿我们的武夷岩茶来说,它的“香、清、甘、活”就是它自己的符号化印迹,面临业界竞争时,要熟悉自己的那一套语言模式,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武夷山水茶得天独厚,为了买卖需要,干东施效颦这类糗事,这不是一个武夷茶人应有的范儿。进一步而言,任何茶的经营者都应该如此,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每种茶都有自己的风格,天赋各异,恰恰是茶这个精灵吸引我们的地方,如果能为自己卖的茶多争取一个顾客,那就多努力一下,如果争取不来,买卖不成,那也应以礼相待,不要冷眼相向。
  天下茶人是一家。毕竟,只要是喝茶人,就是同道者。
其他文献
那天,只是赶上了老友们茶聚的尾声。  晚到的人,自是手脚勤快些,这勤快当然是杯中茶的一口不落。  即便如此,也只能从那茶的第六道开始。  茶汤一入口,心里的悔意就更深更重了许多。果然,临时起意的茶聚绝不容错过,更何况是只因这一款茶而起的茶聚。  一直固执的认为,了解一泡茶最好的办法之一是亲手冲泡。当天,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从第七道开始由我主泡。籍由此,我得以细致地感受到了这茶尾味的变化。—直泡到第十
期刊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请茶,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段话道出两种名茶:六安茶和老君眉。  有人曾以贾母此话贬六安茶。其实,六安茶能入大观园让挑剔的妙玉收纳,本就说明了六安茶是绿茶中的佳品。只是贾母要喝的这款“老君眉”,究竟出自哪路?一直以来各有说法。一种认为是武夷山的名丛,另一种则以茶学专家庄晚芳为代表,认为“老君眉即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针茶
期刊
12位有志于茶叶创业的年轻人,在高校进行学习特约后的茶会,茶会设了九个茶席,由12位同学中的9位担任泡茶,其他3位负责行政工作。  茶会的主题在介绍九种茶,每个茶席泡一种。就茶会的特质而言,如果是专心品赏“茶汤作品”的茶会,是要求不讲话的,无论泡茶者还是品茗者都要专心于泡茶、奉茶、以及喝茶,要求要把“泡茶、奉茶、喝茶”当作是一件艺术作品,泡茶者在呈现,品茗者在品賞,泡茶者不要给予太多的解说,品茗者
期刊
我泡茶时不说话,是没时间说话,是无法分心说话。泡茶奉茶喝茶过程要顾的除了测量水温、称茶叶、按计时器——这几项技术在学习时需要用仪器协助,做熟了之后则是心神与生活体验的结合运用,比如嗅闻么就得闻出所谓的香与臭、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刺激的气息,眼看时要分辨各种形态、颜色、外貌、大小、轻重和方向,耳要听懂高低、长短的声音,触感中的冷热、软硬、粗滑和痛痒不能含糊蒙过去,舌头须辨别層次不一的甜、酸、苦、辣、咸、
期刊
茶源自中国,茶业亦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茶叶的营销史不仅将中国与世界连接,更让世界因茶而改变,茶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历史沉浮中,中国茶业与时代的更迭一并兴衰荣辱。新中国成立初期,茶叶被列为二类农副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产供销之间分离脱节,市场机制得不到发展,茶叶企业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后,自由交易的茶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茶产业的振兴真正迎来了春天。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茶业
期刊
很多人知道印度尼西亚,是因为猫屎咖啡,不是茶。与人工加工制成的茶不同,猫屎咖啡的生产者是麝香猫。据说这种咖啡一年的产量不超过500磅,每磅的价格则由300美元至800美元不等,视年份而定,因为并不是每一年都有固定的产量的。  当年的咖啡界,将这种以“猫屎”为名的咖啡当成一种笑话。细细想来,这款咖啡真的不适于品饮。一来是麝香猫的排泄物,二来量少且名字难听。可意料不到的是,“猫屎咖啡”竟然会成为世界上
期刊
中国是茶的祖国,早在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表明在距今4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古代的医学专家对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就有深刻的认识;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煎茶、点茶、泡茶以及当代饮法等几个阶段。  唐以前的生煮羹饮  在神农时代,古人开始咀嚼鲜叶,后又用鲜叶煮做羹饮,饮用或解百草之毒。如《晋书》中记载: “吴人采茶煮之,日茗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就把
期刊
我的爱吃,朋友圈里出了名。尤其是下午三点,倘若没有甜点,我便会凭空生出诸如“这个世界实在太过无趣”、 “不要和我说话,我的声带已经不知去向”等念头,不一而足。  所以,看《扬州画舫录》的时候,我是饱含着口水看下去的,甚至有过一种恍惚,一滴唾液差点就从紧闭的嘴角涌出。  那是我看到“烹饪之技,家庖最胜,如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汪南溪拌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
期刊
2017年4月,我又去霍山。  霍山是出茶的地方,半年里两次去霍山,就是因为那里的茶。有人说安徽有“三黄”:黄山,黄芽,黄梅戏,可见霍山黄芽之声望。上一次去霍山,是2016年秋天,宿佛子岭镇。初到当天,我们就去佛子岭水库。一路桂花飘香,农家有茶园,周边竹林、果树,生态真不锚。途中遇当地村民,很自豪地说:“你们大城市水不行。我们这里的水,清凉凉的,好喝。你们那里的水,难喝死了。”  她说的是实在话。
期刊
今年剛刚迈入不惑之年的林清修,已经做了整整21年的茶。  茶,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他的初心。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来事茶,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条漫长且坎坷的途程。  然而,他倾身无悔只为茶,总是抱着一颗清心,在迎接和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中收获成长,书写了茶叶品牌传奇,也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传威”前传  和许多土生土长的安溪人一样,茶是林清修的生计。  1995年,刚满18岁的他,背井离乡,只身来到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