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潘长江助父圆梦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edaishu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笑星潘长江自幼先天不足,个子长不高,父亲潘林生费尽心血,全力打造儿子的文艺特长,指望他能“避短扬长”。小时候的潘长江对父亲的严厉很不理解,曾产生过怨恨情绪。直到他成为曲艺上的“长子”之后,他才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和深厚爱意。为了回馈父爱,2006年7月28日,在潘长江的多方努力下,由潘林生主演的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在河北开拍。这是潘长江父子俩第一次联袂出演。潘长江以拳拳孝心,帮助父亲圆了多年的银屏之梦——
  
  父亲的心痛:打造小个子儿子成文艺“长子”
  
  1957年出生的潘长江,打小就是个淘气鬼。顽皮倒还罢了,个头老是不见长。都10岁了,还没邻居家8岁的孩子高。潘林生把儿子带到医院一检查,蒙了:儿子这是由于生理原因,个儿很难长高。这东三省地面上,哪个男人不长得人高马大的?潘长江这种个头,将来在东北怎么过日子呢?
  潘林生思来想去,人要安身立命必须有一门技艺,那么,让儿子学什么好呢?
  潘长江念书不起劲,对舞台表演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没事就跑去看演员练功,高兴了还跟着比划几下。一天,潘林生下班回家,听见潘长江正在唱评剧《武松与潘金莲》中武松杀嫂的片断,声音虽然稚嫩,却唱得有板有眼,连最难的拖腔也处理得很到位。这孩子是个唱评剧的料!
  第二天,潘林生特地把潘长江叫到自己面前,问他是不是真想学戏。潘长江点点头。潘林生说:“你好好想想,要是觉得吃得了苦,我就教你学戏。”潘长江一听,可高兴了:“放心,只要让我学戏,我什么苦都能吃。”
  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潘林生就督促儿子起来练功,吊嗓子、踢腿、下腰,一丝不苟。在父亲大人的严厉监督下,潘长江经过几年的苦练,总算唱、念、做、打四功俱佳。1979年他考入铁岭县评剧团,专攻小花脸,并成为名丑。看着儿子有了点出息,潘林生终于露出了笑脸。
  随着文艺形式的多样化,评剧在东北的市场日益萎缩,潘长江又转行攻起了二人转,竟然在沈阳一炮打响,成为二人转红星。潘长江很得意,常在父亲面前显摆,但潘林生却不买儿子的面子:“总在东北这地方演地方剧,能有多大出息?有本事闹到全中国去,那才是本事!”一句话噎得潘长江说不出话来。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春节晚会,紧接着陈佩斯的小品《吃面条》开始蹿红,潘林生对小品这一艺术形式很关注,对潘长江说:“这陈佩斯长得也不比你好看多少,他能靠小品走红,你怎么就不行呢?你也钻研钻研小品试试看。”此时潘长江已是“东北丑王”了,他说:“爸耶,人过三十不学艺,我都已经过了三十,还搞什么小品呀!”潘林生不乐意了:“艺多不压身,你多学点只会有好处。”潘长江敷衍着答应了。后来父亲问起,他只推托事情太多,没时间。潘林生说:“什么这忙那忙的?你把二人转放一下不行吗?别光想着吃老本。”潘长江还是没往心里去。不想老爷子使了招绝的:潘林生过五十五大寿时,儿女们打算好好操办一场,他却关着门不让进家,潘长江急了:“爸,您到底想要啥,就直说,大喜的日子别让人看笑话。”潘林生说:“你要给我祝寿,就改行演小品,这就是我要的寿礼,你给不给吧?”潘长江没法,只好答应了。
  唱惯了二人转的潘长江演起小品来怎么都不得劲,一上台亮相就是二人转的腔调。潘长江叫苦连天:“爸,这隔行如隔山呀,您别赶鸭子上架了,还耽误了我的正事。”可潘林生还就认定了,他甚至以自己生病为由,让潘长江推掉二人转的演出,全力打造小品。潘长江被折磨得苦不堪言,碍于父亲的“淫威”,只好背地里向母亲抱怨:“我爹这是怎么了?这不是要毁我的事业吗!”潘母便去劝丈夫:“儿子好不容易有了名,你又让他拣生弃熟,不是瞎整吗?”潘林生说:“二人转是个好东西,但只在东北热闹,可小品就不同了,你看我们东北有多少人看?你别为长江叫屈,以后他会明白我的用心。”这一来,潘母也成了丈夫的同盟军,潘长江没得指望,只好打起精神来继续搞小品。
  潘林生不光“折腾”儿子,自己也没少费琢磨,他对潘长江说:“二人转也是谐趣的东西,和小品有相同之处,你改不了的东西,就不要改,把它们融会在一起,效果说不定不错呢。”一句话点醒了潘长江,他开始在小品中加入二人转的新元素。1996年,他创作了小品《过河》,并被推荐到当年的春节晚会。《过河》以清新的形式和夸张、滑稽的表演,一下子博得了满堂彩,潘长江的东北味小品转瞬间成了一个新品牌,他也在一夜间红遍全国。
  
  儿子的眼泪:年迈的父亲距离舞台有多远
  
  潘长江红了,他那带着浓郁东北味的小品成了他的名片。除了小品,他还向电影电视方面发展,第一次“触电”即获得金鸡奖,在电影《明天我爱你》中的出色表演则为他夺回了第23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看着儿子出了名,潘林生打心眼里高兴,他对老伴说:“别看长江在生理上是个矮子,可在艺术上却是个‘长子’,浓缩的就是精华!”听得潘长江心里美滋滋的。
  之后几年,潘长江逐渐远离了央视的舞台。一连好几个除夕,潘长江都在家里守着,潘林生不禁奇怪了:“你怎么不上春节晚会了?”潘长江说:“春晚的规矩越来越严,这小品要是扛了枷锁,还怎么演?”潘林生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呀,就是不知道珍惜机会,专说什么限制呀、无法发挥呀,等到你们没戏演的时候,看你们怎么办?”说完,摇了摇头,又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一天,潘长江回家看望父母,走过露天戏台时,看见父亲一个人站在戏台中央,潘长江没有打扰他,悄悄地躲在一旁观看。只见父亲凝神聚气,然后迈着正步在戏台上走动,抬腿、踢脚、捋须,一举一动有板有眼,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正式的演出,一声叫板“天啊”声如裂帛。潘长江忍不住喊了声:“好!”潘林生闻声忙停了下来。潘长江笑着说:“爸,宝刀不老啊!”潘林生摇摇头:“不行,老了,再也登不了台了。即使登台,也没人喜欢听了,这就是命啊!”他的脸上虽然带着笑,却是那样的苦涩,那是一个无法抗拒命运的老人的无奈的笑。潘长江听了,很不是滋味。
  渐渐地,潘长江发现父亲对自己拍电视很有兴趣,每当自己在家构思剧本和做案头准备工作时,父亲就会问这问那,偶尔还发表一点内行的评论。潘长江笑着说:“行啊!爸,你这是无师自通啊!”潘林生得意地说:“那是!我是没赶上好时候。要不,我演这玩意不比你差!”潘长江听得出,父亲这是话里有话,但到底所指什么,他还摸不透。
  终于有一天,潘长江发现了父亲的秘密:只见他在地上画了许多线,放上几把椅子,拿着家用DV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敢情老爷子是在练习走位,琢磨如何才能不走出摄像机镜头之外呢。潘长江立刻明白了:怪不得父亲常常叹息,他是在感叹自己命运不济,错过了演戏的黄金时代,而今人到暮年,已经不能登台演出了,但他心里还有梦,梦想着有展现自己才艺的那一刻啊。
  看着父亲那执着不懈的劲头,潘长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父亲终圆梦:笑星儿子演绎拳拳孝心
  
  自从发现了父亲的心事,潘长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到了当年父亲教自己学戏时的执着,想到他对事业的热情追求。他知道,凭父亲的水平,要是放在现在绝非凡角,只是时代没有给他机会。空有绝技而无法施展,对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老人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折磨呀!想到这里,潘长江决定帮父亲搭个场子让他演一回戏,圆圆梦。
  然而,当他忙前忙后租好场子,布置上父亲的拿手好戏《武松与潘金莲》的场景,请来父亲的朋友学生助阵后,潘林生却说什么也不肯登台。他指着布景说:“儿子,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你看看,在场上的应该是武松,武松是什么样的人?那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你再看看我,我这腰也弯了,腿也迈不开了,有这样的武松吗?我这样上台,观众不骂我,我也要骂我自己呀!”
  原来父亲是决不肯为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去登台唱戏的,潘长江明白了,但他更不愿看见父亲为梦想而烦恼。他想了很久,终于拿定了主意。
   “爸,既然您不愿意登台演出,那我们就拍电视吧。我把您唱的那些经典剧目拍成电视,您说好不好?”潘林生一听,立刻两眼放光:“真的?”“我骗您干吗?”潘林生喜得一拍大腿:“好!不愧是我儿子!”
  2002年,潘长江投资兴办了“北京长江映画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很快就开始筹备拍摄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自然,主演是潘林生。
  趁着筹备剧本的时间,潘林生找来了老师,专门学习演戏。潘林生虽有40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但影视毕竟不同于舞台剧。一开始,潘林生表演的痕迹常常过于明显,潘长江便小声地提醒他:“老爸,这不是舞台演出,动作不要过大,不要使劲!”碰上一个动作连续做多次不合格,潘林生就会着急,潘长江则不厌其烦地安慰他:“老爹,您别着急,也别上火,慢慢来!”爷俩俨然回到了潘长江小时候学艺的情景,只是督促者和学习者换了个角色。
  练了一些日子,潘林生对儿子说:“以前我看你拍电影,总觉得跟玩似的,现在看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咱还是不拍了吧?”一心想尽孝的潘长江哪里能让老父亲打退堂鼓,他说:“那怎么行?人家公司剧本都写得差不多了,赞助商也都说好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呀,现在这电影已经不是您一个人的事了,您是老帅,可不能撂挑子。”儿子的一席话,说得潘林生乐呵呵的:“好,大家都看得起我,我就豁出这把老骨头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潘林生基本掌握了拍电影的一些技巧。2006年5月,剧本完成了。潘长江又拉着父亲一起研讨剧本,商量哪些地方要做改动。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他不让父亲背台词,说反正最后要配音。但潘林生不干,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处女作,一定不能马虎。因此,一闲下来,他就大声背台词给周围人听,即使有的句子十分拗口,他也不轻易让人改动。潘长江说:“老爸,有您这股认真劲,这电影一定能拍好!”
  2006年7月28日,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在河北滦川重渡沟景区隆重开拍了。在开机仪式上,潘长江满怀深情地说:“我是冲我老父亲才来拍这部电影的,老父亲这么大岁数了,真不容易,唱了一辈子评剧,有那么多真功夫,还没有我这个儿子红。为他演电影,我推掉了好多工作来配合我父亲。为了却我和父亲多年来的心愿,不论花多少钱,我都会尽最大努力把它拍好!”迎着频频闪亮的镁光灯,潘林生的眼睛湿润了,他对记者说:“是儿子的孝心促使我第一次‘触电’,也算是圆了自己心中的艺术梦!” (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责编/王蕾)
  E-mail:amfwanglei@163. com
其他文献
在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少儿艺术器乐总决赛上,一个年仅7岁名叫田羽锋的小选手以一曲精彩的爵士鼓Solo(独奏),完美再现了由美国“小鼓王”托尼在12岁时演奏成功的曲目。尽管最后他令人遗憾地只摘得了银奖,但中国“小鼓王”的名声却不胫而走。  近日,笔者来到了田羽锋的家中,这才了解到,他的身后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永远站着爸爸妈妈,是奶奶一路陪伴着他走来……    乐坛童星,奶奶给他一双坚强的翅膀  
期刊
18年前,女孩刚出生时,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在一麻风村村外,幸运的是,村庄的七位“主人”将她当成了“掌中宝”,用汗水和泪水呵护着她健康成长。而女孩也守着七位麻风病爹娘,不离不弃。  在重庆万州区走马镇的一片森林里,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吴继林,就像那童话故事里的 “白雪公主”,和她的七位麻风病爹娘演绎着一个新的凄美的童话故事……    寒风瑟瑟  弱小女婴有了七位麻风病爹娘    重庆万州区走马镇森林里有
期刊
她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的一封信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许多人的观念和行为,当地的交通事故也因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四成。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封信?又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父母相继离去    对于12岁的戚露丹来说,母亲就是墙上的那张照片,因为母亲在她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戚露丹家在浙江乐清市雁荡镇陡门头村,这里人多地少,村里年轻的村民一般都要外出打工。小露丹的父亲就是在甘肃打工的时候与小露丹的
期刊
娟娟的爸爸正在客厅和客人谈话,娟娟几次想附着爸爸的耳朵说悄悄话,都被爸爸推开了。  爸爸责备她说:“当着客人耳语最不礼貌,有话就大声说吧!”  娟娟便大声说道:“妈妈说今天家里没菜,叫你别留客人在家里吃饭”    不给我发短信    蝴蝶对蜜蜂说:“你真够小气的,装一肚子的甜言蜜语却一句也不舍得说给我听,”  蜜蜂说:“你还说我呢,你头上顶着那么长的两根天线,短信也不给我发一条!”    在哪只耳
期刊
重庆一对夫妇,为了确保女儿恋爱时不吃亏,逼迫女儿的男友写下“婚前不能发生性关系”的保证书,并让对方一次性交给他们6万元“贞操保证金”。谁知,这对热恋情侣在交往过程中,激情难抑,最终突破了“底线”。更让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男方提出了分手,并索要“保证金”。自以为有“合同”在手的女方父母自然不肯退回,男方一怒之下将女方告上了法庭。  那么,这份“恋爱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保证金”到底该不该退还?这起
期刊
在一次向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慈善活动中,昆明美丽的大四女生杨薇被查出患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这充满戏剧性的变化让原本乐观、乐于助人的她一下子跌入了痛苦的深渊,并渐渐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危难时刻,远在重庆的大学生志愿者张铨开的配型与杨薇的非常吻合。在得知自己与一个陌生的学姐配型成功的同时,张铨开还了解到,这个曾经和他一样开朗善良的女孩精神已接近崩溃的边缘。为了让美丽的学姐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期刊
▽:咨询者  ▼:心理咨询师:宁静    ▽:宁静,有一件令我苦恼的事,憋在心里很久了!  ▼:是什么事呢?  ▽:我老公总喜欢摸我!  ▼:这很正常,你们是夫妻呀!   ▽:不正常!不管我在做家务还是看电视,或者做一些比较严肃的事情,他一伸手就钻到我衣服里摸我的敏感部位,感觉特别轻浮。  ▼:只要没有第三人在场,夫妻间的所有亲昵动作都不能视作“轻浮”吧。  ▽:可我就是这样感觉的!  ▼:哦,那
期刊
酗酒不但毁了我,也毁了我的家庭,我把我的故事讲出来,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我的教训,远离酒精,远离酗酒,这既是为了所爱的人,也是为了所有爱自己的人!    众里寻她千百度    坦白地说,我是一个很花心的人,不过这是在结婚以前。我前后交了不下30个女朋友。  1988年,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建筑公司。当时的我年轻气盛,在分配后近3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去上过班,一直在到处做生意,因此也有了很多和异性
期刊
请不要离开我,在这下雨的时候。请不要离开我,当我独自喝醉在街头。请不要离开我。  ——歌曲《决不放手》    2007年8月18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宜宾市举行。在漫天飞舞的玫瑰花瓣中,新郎手拿一枝火红的玫瑰,含泪单膝跪在新娘的脚下,新娘早已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不幸的新娘:7岁时,被自己的养父、养父的弟弟、养父的儿子先后强暴至12岁,历经整整六年的梦魇。后来,她长大了,有着花一般的容颜,本以为一
期刊
江苏一名在校大学男生,因琐事将同居女友杀死在出租屋内。由于作案时无人知晓,深陷在恐惧中的他情急之下向父亲打去求救电话,想让父亲帮他逃亡。  无论父亲如何苦劝,儿子都坚决不愿自首,并且顽固地走上了逃亡之路。是纵容、帮助儿子逃亡,还是规劝儿子归案?     凶讯突来:大学生儿子杀了女友     2007年1月7日下午5点多钟,正在江苏省新沂市一家林业公司看守大门的李玉勇接到了在江苏科技大学读大四的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