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了解治疗前急、慢性期布病两种免疫细胞因子差异和抗菌治疗对此两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评估布病治疗效果等提供免疫学依据。

方法

2017年3、4月在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尚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6名和接受抗生素治疗10 d左右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36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健康体检居民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和对照组人群血清IFN-γ和IL-4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治疗前和治疗中急、慢性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IFN-γ和IL-4水平。

结果

治疗前急性期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462.79 ± 47.94)、(606.11 ± 51.86)ng/L,慢性期组分别为(431.92 ± 40.39)、(550.66 ± 51.56)ng/L,对照组分别为(280.50 ± 40.48)、(383.24 ± 53.98)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41.84、139.28,P均< 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 0.05);与慢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明显升高(P均< 0.05)。治疗中急性期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356.05 ± 43.75)、(487.31 ± 51.59)ng/L,慢性期组分别为(368.61 ± 35.69)、(496.73 ± 48.70)ng/L,对照组分别为(280.50 ± 40.48)、(383.24 ± 53.98)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57、41.99,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明显升高(P均< 0.05);与慢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IFN-γ和IL-4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 0.05)。

结论

急、慢性布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细胞因子免疫特征不同,影响该病治疗效果和疾病的临床转归。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关键词之一:中国特色卫生事业rn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