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河南大学文物馆现藏一幅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诏书,是万历皇帝封时任潞安府推官的乡进士(举人)焦思忠为文林郎,并赠其原配孙氏为孺人的敕命。该诏书于1989年底购自河南省延津县焦氏后人。诏书卷轴装,横幅,整幅无拼接,通长205、宽30厘米,绫质,质地细密厚实,颜色微黄,字迹清晰,墨色如新(图一)。诏书中的人物焦思忠,地方志中有载,且有出土墓志和碑刻。本文在介绍诏书内容的同时,结合墓志录文,对焦思忠生平予以梳理,以此聚焦一名明代地方官员的为宦人生。
【基金项目】
:
“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批准号:2019CXT0004)成果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大学文物馆现藏一幅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诏书,是万历皇帝封时任潞安府推官的乡进士(举人)焦思忠为文林郎,并赠其原配孙氏为孺人的敕命。该诏书于1989年底购自河南省延津县焦氏后人。诏书卷轴装,横幅,整幅无拼接,通长205、宽30厘米,绫质,质地细密厚实,颜色微黄,字迹清晰,墨色如新(图一)。诏书中的人物焦思忠,地方志中有载,且有出土墓志和碑刻。本文在介绍诏书内容的同时,结合墓志录文,对焦思忠生平予以梳理,以此聚焦一名明代地方官员的为宦人生。
其他文献
冲天湾遗址地处湘江支流靳江河上游的山丘前沿地带,属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大屯营镇韶光村冲天湾组,东距韶光村部2公里,南面为农田和乡间小道,西面百米以外为该组村民住宅区,北面紧邻低矮山丘(图一)。2013年1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时发现一处宋元时期居住遗址。
2017年3~9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河南省宝丰县杨庄镇小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一座唐墓保存较为完好,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金银器及金银饰品[1]。虽然此墓墓志多已漫漶不清,缺少对墓主身份的更多信息,但此墓出土金饰的等级无疑是非常高的。通过资料比对发现,小店唐墓出土的金钗与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错彩镂金——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览上展出的一件出土于陕西宝鸡的唐代掐丝珠化金钗首相似度极高[2],但前者更为精美,包金、掐丝、金珠、镶嵌工艺同时出现,而此墓同出一件金凤鸟饰的凤鸟立体造型,在国外一些著名
曲阜鲁国故城(下文简称鲁故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及其以东和以北地区(图一),是周代和汉代鲁国都城的遗址。由于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周公的封国鲁国[1]在周代诸侯国中也就具有特殊的地位,其等级和形态最接近周王朝都城,为其他诸侯国所效法。可以说,鲁故城遗址是研究上古都城发展史及中国城市规划史的重要范例。
天津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汉代五铢钱范模,范模系1954年天津市文化局拨交入藏。该范模此前未见报道,现介绍如下。范模为铜质,保存完整。平面近正方形,圆角,纵长10.6、横长10厘米(图一~三)。边框为宽折沿,高2.2、内深1.6厘米。范模腔内设计有阳文的浇道和钱模,上部正中为喇叭形浇口,下连主浇道,主浇道左侧竖排2枚背面钱模,直径2.5厘米,穿径上模1.15、下模1.05厘米;右侧竖排2枚正面钱模,直径2.5、穿径1.05厘米,有穿下一横符号,设有支浇道与主浇道相连。
2013年7~12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古城东南的尹山汽车城建设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商周、汉、六朝、唐、宋、明清时期遗存,包括墓葬26座、灰坑14个、水井3口。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尹山社区(图一)。现将其中一座北宋墓葬(编号M15)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胶结材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彩绘类文物(如壁画、建筑彩绘、陶质彩绘等)中的绘画材料,它不仅能够调和彩绘颜料,增强颜料与彩绘基层之间的附着力,使颜料层能够长久地附着在地仗层表面,同时可用于地仗层,调和地仗材料与水的互溶性,增强地仗层各材料之间的内聚力[1]。本研究以毓庆宫院中的三座核心大殿--惇本殿、毓庆宫、继德堂以及后罩房的建筑彩画胶结材料为研究对象,最大程度收集所用建筑彩画材料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古建修缮保护的基础资料,以期对今后的保护修缮工作起支撑作用[2]。
明蜀王府,即明代蜀藩王的府邸,旧址位于今四川成都中心城区的天府广场、东华门、西华门及骡马市一带。第一代蜀藩王朱椿,系太祖朱兀璋第十一子,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藩成都。
筑卫城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彭泽村委会洪光塘自然村东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为北纬28°02′07″,东经115°36′14〃,海拔约55米。遗址处在赣北平原与赣中丘陵交接区域,位于大姑山北坡余脉土岗上、赣江东岸丘陵山地的西侧边缘地带。其南20公里为新干牛城遗址和大洋洲商墓,西南30公里为吴城遗址,周围还有新干战国粮仓遗址、丰城丽村古城遗址等(图一)。
在中国西南夷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常于青铜兵器上见到一种特殊的装饰图像,它们多见于戈的内部和援本部,少数见于剑的茎部或后锋部,斧和啄的銎部也有发现。图像多作单人或多人(以3人、5人最为常见,极少数为2人)双手上举,腿部弯曲呈蹲踞状,人物刻画或繁或简,少数以线条抽象表现,另有不少变体。在过去的考古报告和研究论著中,常被称为“牵手人纹”“蛙人纹”“人首鱼纹”等。
本书是《临淄齐墓》系列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收录了12座战国时期的大、中型墓葬和2座车马坑。墓葬平面均为“甲”字形,均有一条南向墓道,墓室有宽大的生土二层台。墓主分属卿、大夫等贵族阶层。其中6座墓葬设置殉人陪葬墓,殉葬多达38人,多为女性。墓中出土的陶礼器组合形式,以盖鼎、豆、盖豆、壶、盘最为稳定,不同阶段的陶质、陶色及纹饰都有所区别,每个阶段各有一套固定内容,脉络清晰。2座墓葬内的陶礼器基本复原,组合保存完好,在临淄已经发掘的齐墓中较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