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规划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今国内市场经济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如何把脉和重塑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在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
  关键词: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历史街区是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记录着一座城市及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特征。这种记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宝贵的财富。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历史街区迫切地需要加以更新,即在保护街区历史文化信息的前提下,改善建筑质量,整治空间环境,使历史街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发展。
  一、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老城历史街区概况
  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南起崇雅路,北至东门街,西起淡水河,东至白云五路,总面积约76.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约41.2公顷。
  淡水老城街区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保留有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商品交易专业街道,以及集中成片的客家民居、宗祠建筑群等,较完整地体现了惠州古老集镇的风貌。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们在淡水河边渔猎耕织,繁衍生息。晋时已有圩集。清朝时期,淡水发展成多功能集镇,设立“司署”和盐大使,形成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并筑成周长3150米的城墙,设8座城门,奠定了现在的老城整体格局和风貌。民国后,淡水成立了东江解放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香港至内地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解放后,淡水作为惠阳县政府驻地,成为惠州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淡水老城保存了较完整的古城格局,现存传统街巷四通八达,呈格网状分布,以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为主。部分街巷仍保留青石板铺装,多条商品交换专业街道至今仍保留原有名称,传统商业功能延续至今。
  街区范围内共有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庙、邓仲元故居、淡水祖庙遗址、壶园),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楼、广义会馆)和4处不可移动文物(邓氏宗祠、珍合楼、两秀新居、崇雅书院),及历史建筑104处。不仅数量众多,且风貌突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形式同时具有客家围屋和惠州本土建筑的特点,主要为清朝的客家围屋和民国时期的岭南传统民居,另有宗祠、书院、会馆等多种类型的公共建筑。
  目前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生活质量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街各类广告招牌、雨棚和架空管线较杂乱,市政基础设施不齐备,乱搭乱建较严重。
  (2)交通组织混乱。由于老城街道本身狭窄,平均在3.5米左右,且商业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现象较严重。
  (3)缺乏规划管理,造成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淡薄。再次,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动,没有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
  三、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与价值
  (1)规模宏大,格局完整以商业为核心的传统街巷空间结构。淡水老城水运便利,商业贸易发达,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古城格局基本形成,是惠州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历史街巷十分发达,呈现网格状,以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为主,50米以上的历史街巷达到72条之多。
  (2)保存完整的明清风貌的传统建筑。老城东门一带是竹贤坊、千秋坊等诸多大户人家的居住地,至今仍保存有不少独特的明清时期客家四角楼围屋。南门及小南门附近是淡水老城的文化中心,汇集了崇雅书院、文昌庙和魁星楼等文化建筑。
  (3)古朴鲜明的文化结构。历史文化街区是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的地区,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目前该街区多年来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诸如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老城文化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四、保护规划
  为更好地保护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2012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惠阳区规划建筑设计院联合编制了《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划内容涉及物质空间、社区文化、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多方面的内容。
  1、保护原则
  坚持整体性、原真性、特色性和利用性保护原则,对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空间格局、历史遗存等实施整体保护,并延续传统商业功能,提升街区活力。
  2、规划目标
  通过对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现状历史遗存、文物价值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保护并重塑街区的历史风貌,保存历史文化、延续城市记忆。
  3、整体保护框架
  根据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价值及周边环境,以延续历史街区整体风貌为目标,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巷与历史环境要素实行分层次保护与分级保护。在保护街区街巷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优化街区功能布局,形成“一轴、两带、四片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轴”为“古镇历史文化主轴”;“两带”分别为“民俗文化体验带”和“名人文教展示带”;“四片区”为“传统商业区、祖庙文化区、客家民居区及名人文教区”。
  4、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街巷的保护整治、建筑的分类保护、历史环境的保护利用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等四个方面。其中,街巷的保护整治要维持原有传统街巷的走向、肌理,保护原有空间尺度和比例关系;街区内的建筑则按照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等要求实行分类保护;历史环境的保护利用则是结合淡水河、星河等滨河景观,保护街区内古井、古树、过街楼、青石板铺地等历史环境要素,对古树、古井历史环境要素进行挂牌标识,适当配建活动场地,增强历史环境要素的景观效果。基础设施改造则是采取管线埋地、雨污分流等措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老城环境质量。
  五、保护措施及更新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一样,都是文化遗产。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应是平行并列地进行。面对明显老化的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需要有着很大冲突和矛盾的街区现状,简单地“拆旧建新”,或对老化衰退熟视无睹、无所作为是不负责任的,应该把保护与更新统一起来。不但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墙、门楼、古城墙乃至古树等。另外,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存文化多样性。
  保护措施:一是保护外貌、整修内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历史性建筑按原样维修整饰,对那些改动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可恢复其原貌或原来的风格,对有悖于历史风貌的新建建筑可以适当改造,恢复历史原来的风格。二是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居民就很难在这里继续生活,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采用逐步整治、渐进改善的方式,反对大拆大建。从容筹集资金,减轻政府压力,更好的保存和延续社区文化,保护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力量,代表居民利益,参与规划过程,甚至引导协调居民进行自主改造。将社区发展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结合,在实现保护目的的同时,也将历史街区作为居民的生活环境,在保护中实现同步发展,让历史文化街区在当今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有真正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加强两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联系,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更应该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取得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良好效果。此文,将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1 引 言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基础上,对整个城市
期刊
摘要:对于油藏分布范围较大,油层厚度大,砂体动用程度低油藏,利用水平井挖潜,其开发效益最大。唐家河馆陶油组为典型的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充足,油井初期产能高,但含水上升速度快,单井累产低等特点,在利用直井开发底水油藏时,在追求最大产量的同时造成底水锥进。本文通过油藏工程分析等确定剩余油和边底水的分布范围,采用水平井开发边底水油藏能有效避免底水锥进,极大的提高单井产能。  关键词:油藏描述;水平井;底
期刊
摘要:该项目为110米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超限高层住宅,采用SATWE及midas building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采用push&EPDA进行大震下的推覆分析,同时用midas Gen进行了楼板的应力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构能满足抗震性能设计的要求,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总用地面积约2.4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扩张,城市里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生活使用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绿地,使得城市越来越美,但是由于其体量大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较大,高层建筑的设计安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引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应运而生。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成为反映城市经济繁荣
期刊
摘要:青海湟中塔尔寺是安多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其藏汉相融的独特风格所显示的丰富建筑文化具有地域代表性。文章从塔尔寺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和生态主义选材切入,分析了建筑中夯土、砌石、木作的工艺运用与特色,再从建筑的细部柱、门、窗、墙及色彩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塔尔寺建筑极具地域性特色的装饰手法和工艺。  关键词:塔尔寺;建筑;装饰;工艺  塔尔寺院内各类建筑材料以当地自然材料土、木和石为主,保持了安多建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城镇发展规划不合理、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偏低、城镇开发过度等问题致使空间资源管理矛盾加大、城镇空间压力扩大的现象产生。在目前的近郊乡镇规划体系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管制体系,本文以近郊乡镇的空间管制为研究对象,从近郊乡镇空间规划特点、影响空间管制的因素和如何进行分区实现空间管制等方面探讨了近郊乡镇规划中空间管制问题
期刊
摘要:人们日常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吃的饱、穿的暖、住的大、行的宽,这些基本的需求都得到的很好的保障,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不停止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建筑更是人们重点关心的话题。本文就目前我们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及设计需求进行分析,指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应用的环保节能材料及高新的施工技术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引入GIS技术,深入探讨了城市规划编制设计研究工作,并阐述了规划设计辅助软件的道路设计、用地平衡、自动分图则和一键质检等模块的内容,旨在为城市编制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供类似研究参考。  关键词:GIS技术;规划编制;CAD技术;特色模块  1背景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也成为了政府
期刊
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历史的传承的过程,经过时间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和民族色彩。各种传统建筑在其生成之初,也都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传统建筑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它们或与时俱进对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改观,或抱残守缺最终被历史淘汰,最终成为书页上残留的文字。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加
期刊
被誉为“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的国家级重点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心镇(县级),在中山市经济、人口、交通、城市建设规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山市重要市辖区。小榄镇大小河道共有190多公里,其中主干河道75公里,平均宽度超10米以上的有45公里,河床平均深度约在(珠基高程)-0.5米以下,平均河宽7米左右,在常水位下河道的容量约为170万立方米。小榄镇内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