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水墨作品解析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青年山水画家谢其云的山水之间,明显呈现了当代水墨的诸多特性——审美的新奇感、错位感、陌生感,尝试穿越时空的熔铸传统与现代结合体图像艺术,因而异峰突起,成为时下市场和藏界关注的新热点之一。山水画家谢其云,在文化精神层面依然是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东方传统绘画沃土中,骨子里是老庄、儒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脉取向。这从艺术取向上,首先奠定了他的诸多现在与未来创作探索,一定是居于主流审美脉络的新成。他的《家园印象》《立望东山》《弥高》等系列新水墨探索性山水,都是将“重返田园”“天地融一”等古典情怀注入现代光影、东西结合的具体描绘中。在纯正的山水精神取向锤炼下,画家谢其云的无论何种创新之作,当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机”丹青妙品。
  时空解构,错视推移;精神家園的全新水墨大笔重彩渲染。当代情怀,文华新成;谢家山水的独特面貌已然凸显。
  细细赏读画家谢其云的一众新水墨“谢家山头”,可以明显分析出他在艺术手法上,东西方绘画图示的组构类型选择上,颇具匠心——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画家的笔墨渲染,在宣纸上有机组接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构图,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他以全新的视角去写生或描绘作品时,对视觉上的直观触发感觉,做出带有理性色彩的概括性、符号化归纳;譬如《东山耕读》《北山苍岩》《溪山问道》《南山怀古》等一系列淡彩水墨新作,把田园、耕者、房舍、树木等重铸位置,从而把单纯的感性世界转化为谢家之理性家园。
  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艺术创造,是画家对当下人类家园、生存空间、文化时空,一种寻根般的思索、一种处于破裂和重构间的精神状态衍生体——关于历史、时间、空间的人文观念,在画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具体而言,画家运用了中西绘画时空模式范畴的部分共通手法来渲染运营——国画中的诸多高妙手法:第一种是错视推移,反透视原理,景物前后关系倒置;在非常规的排列过程中,谢其云的树石、屋宇、田园,更显新奇感。
  第二种是挤压重构,将大跨度时空距离拉近至一个深度极其有限的“扁平”时空,重新解构再造,画家谢其云尤其擅长这一手法运用;他的谢家标志性山头里,杂糅进了诸多原本丰满庞杂的元素,仿佛天地之间的元素精华,都尽入他彀中……
  第三种手法是屏蔽隔断、分割封堵,以屏蔽方式将画面层层隔断、分割、封堵,然后逐层提升或推进,形成延伸效果;《弥高》系列,集中反映了这一特色,与道家气息对接,天地清新新图像出现。
  第四种手法是窥视感应,在异常密集的山势结合体中间,常以溪流、运气、路径、山脉等作为视觉引导,在曲折变化之中到达某一莫名神奇的去处;谢其云笔下,无论东山、南山,还是北山的造型,都能清晰地从一条导引线般的暗示途径里,觅到“曲径通幽处”的所在。
  第五种手法是图地反衬,计白当黑,在浓重的色块之外,大片空白也是丹青语境所在;谢家的山头,并不是满布画面的,周围的空白,反衬得主体山势更显峥嵘高古。再将关注目光转至画家谢其云现代时空观念下的西方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非但不矛盾,恰契合了其东方绘画理论与手法。
  “时空合一”(爱因斯坦提出)、压扁的时空理念,清晰呈现在他的山水画中;图像的分裂,时空互渗、挤压、错位、碎片、游转、扭曲、流变、畸变……直至穿越时空的艺术创造。画家谢其云不自觉地在东西方游走,当代艺术与传统水墨的共通文化特质、中西文化的对接中,象征、符号等语言手法推进了理想家园、重返田园主题、观念的反思与深化,从而他的绘画,具备了当代性、步入当代水墨范畴。 “谢家山头”这条路,是带有试验和探索意味的,画家试图将传统笔墨精神注入当代水墨的外现方式中,并走出一条曲径通幽的新径。新生事物绝非洪水猛兽,这是一个热血沸腾年轻艺术家的倾心创造的成果,虽未臻成熟,但已经面貌体势大成,未来时空更将辽阔高远!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15日晚,精品荟萃的深圳市第十届舞蹈大赛——创意舞比赛决赛在深圳大剧院进行激烈角逐,由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宝安区文联及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选送的舞蹈作品《云上》喜获金奖。  据了解,《云上》是由著名舞蹈家、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获得者、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舞蹈系教师樊兴华、钟昕彤编导,作品通过浪漫的写意结构展开叙述,编排上使用了群舞、独舞、双人舞等形式,构成大大小小的词组与舞段,运
期刊
青山绿水,刹那间  都沉醉于这盛开的光景  淋漓而至的夏雨和蜂鳴  何人心怀幽香和秘境  渐渐走进湖底之淤泥  渐渐张开深藏多年的茎与叶  多好啊,不必爱怜我之倒影  只愿人间领享凉风之吹袭  我等你化身为鱼  取了我的红颜  取了我的粉黛  在明亮中自由穿行
期刊
作为画家,高扬真、善、美是责任,是义务,是崇高的历史使命。那么画家的实践过程就应是去伪存真、弃恶扬善、弃丑择美的过程。因为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往往受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环境以及画家人格品行、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的影响,所以画家从客观事物中寻求美、认识美、表现美的兴趣将表现为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倾向。那么积极的倾向将成为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成分,它迫使你发现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形式,发挥创造能力,找到新的
期刊
[摘要]宋代墨戏写意画风的兴起与其时盛行的尚意书风具有内在的精神关联,两者皆是宋代文人尚“意”精神的产物。尚意与写意,前者表征于书法之“意造无法”,后者表征于绘画之“逸笔墨戏”。但由于绘画在物象构形方面的限制性,要实现和完成“写意”的嬗变,必然超越“形似”而求诸尚意书风之助,“以书入画”遂成为顺理成章之事。黄庭坚曾以“草书三昧”称谓文人的“逸笔墨戏”,恰切地揭示了文人写意画风与草书艺术之间的渊源关
期刊
一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能体现文人的诗情画意的绘画形式,自其肇始以来,为广大的文人雅士们所钟爱,不惜韶华青灯加以研究实践,锻造笔墨,刻画形象,描绘出一部源远流长的花鸟画卷,启迪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的文明进程。王同君就是这部画卷上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三十多年来,他的足迹在黑土地上坚实地行走,他的绘画描绘着黑土地上时空的变迁,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从而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品格,成为黑土地上花鸟画界独树
期刊
我近年的创作,主要是《北国系列》《荷塘系列》《青绿花鸟系列》和《雪景寒禽系列》,首先我要说,其中三个系列是以题材命名的,而传统中国画中只有青绿山水,并无青绿花鸟之说,用青绿花鸟之名,是为了将我近年来画的一部分作品做一归类罢了,因为我所用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绘画当中,不好对号入座,所以决定为它起个名号。青绿山水是指主要以石青、石绿为主要颜色画的山水画,而我的花鸟画用色则并不尽然。  我认为,艺术是精神
期刊
李廷先  李廷先,1965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本科,后進入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现代水墨人物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吉林省书画院专业画家,吉林省书画院管理部主任,吉林省民进书画社副社长,长春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  其作品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曾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
期刊
经一位藏家介绍,我与画家李廷先先生相识。那天,我从吉林专程赶往长春吉林省书画院。寒暄过后,李廷先先生随手递过一本画册。刚入眼帘,便忘情其中。正山小种那浓烈的芳香从我的口齿间顿然消失。  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李廷先先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质朴、清新、恬淡,使我读出了李廷先先生内心的平实与安宁;自然、随性、亲和,使我洞悉了李廷先先生思想的成熟与深刻。  李廷先先生的《远方》,画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
期刊
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心为人籁,诚中外形。我心清妥,语无烟火;我心缠绵,读者泫然。禅偈非佛,理障非佛。心之孔嘉,其言蔼如——袁牧《续诗品·斋心》。  赏画如读诗文,必须有其意思。没有意思的画,绝对不是好画。王本杰的山水画,颇有意思。对王本杰的山水画,我的确读过不少,总觉得内中意绪繁谐,情致绵渺,不是那种可以容易明白的作品。  不容易明白的东西,是好还是不好?谁也没有资格定义,谁也没有标准论断。因人而
期刊
真正接触以宏的画,是近两三年的事,其时我在彼岸,他依旧在海南岛,我在彼岸为生活奔波劳碌,他却依旧拿着他的画笔和画夹,默默地行走在家乡的热带丛林,将雨林荆棘、灌木草丛、缠绕藤萝和参天古树一一收归画布中,仍然沉浸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世界里,一如既往地迷恋着这片熱带雨林大地上的一草一木。  以宏出生在海南西部小镇一个文人世家,祖上三辈都能绘画,家学渊源,自幼和祖父、父亲学习国画技法,从小就表现出对色彩世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