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高语文自2009年课改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最大的性质和特点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势在必行。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目光投向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力争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一.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拿来主义》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当时时代背景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送来”、“送去”的事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提出拿来主义的必要性,深刻理解鲁迅的民族忧患意识,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会兴趣盎然。
  (二)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并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三)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人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二.写作练习的生活化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涌,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写好生活化作文,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生活素材的积累,思考感悟的积淀,长期练笔的磨砺。
  职高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每当进行写作课的时候,总是颇让老师费心。职高课程改革后,《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单元的作文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他们”。任选其一。没想到,利用此次写作训练,给笔者和学生们都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的写作大门,笔者的写作教学大门。笔者担任该班级的班主任,讲授语文课。笔者要求写作《美,就在我们身边》的同学,写学生看到的班级里的“美”事;写《他们》的同学,写我们班级的同学……我对这次作文没有着急,如果现在没发现,可以发现了再写。要求真人真事,写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审视生活的习惯:留心身边的事,观察别人的行,倾听精彩的话,体味自我感受。不知不觉中,学生再忙也要对自己一天的生活进行梳理,作点实录,养成记录生活的意识。
  生活化作文特别提倡及时记录生活。一件新鲜的事,一点心灵的震颤,及时予以简约的记录。练就美现生活的习惯,所谓美现生活,就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会、思考,通过缜密的构思,精巧的结构,富有个性的语言,创造性地对生活进行表述。文章把一些看似琐碎的事串接起来,平实的文字下溢满了生活的芬芳;构思片断简练而富有新意,思考功夫老到;美现生活范文用聊天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和老师交流沟通的情况,特别是结尾的出人意料,使流畅的行文又波澜曲折。此次的生活化作文实践启示我们:作文并不难,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记录的手,勇于思考的大脑,平淡的生活也会翻出生活的缤纷浪花而多姿多彩。
  三.作业内容的生活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有社会化、生活化的功能。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单一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把语文作业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优化作业内容。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参与式作业
  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注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其他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
  (二)结合教材视域,设计专题性作业
  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科技等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查阅性的作业,如在学《荷花淀》以前,布置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白洋淀的资料,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并培养其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针对专业特点,设计专业作业
  如针对旅服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第二单元探索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本地文化、资源,关注家乡历史及发展……这样在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生活中学习的主人的同时,与专业学习也紧密相连。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四)因材施教,设置多元作业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态度。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因人而异、因类而异的弹性作业要求,有针对性地通过作业的批语、谈话、打电话、写信等多种形式来暗示、鼓励他们。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地设置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化作业形式,设计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语文生活化作业”,即重视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单一的接受性作业,探索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结合的新型作业;改变单一的个体作业方式,探索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和彰显个性的选择性作业方式。让生活融入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体味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四.考试试题的生活化
  我们翻开北大档案馆珍存的五四以后传统的大学招生文考试卷,以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各科试卷为例,国文试卷总共只有一页纸,而试题也只是一些生活化的词语及与生活相关的习作。现在台湾省的语文期末试卷亦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语文学习的生活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考试更趋于生活化。其中台湾省台中市200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第三次考试试卷中有一题为:
  为了多了解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详细经过,政学乘坐时光机来到清朝末年。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个人的背影很像国父,便出声叫住他。请问政学喊的哪个名字,并没有引起国父的回头注意和搭腔?
  A.喂!中山先生!
  B.嘿!孙文!
  C.逸仙!逸仙!
  D.嗨!国父!
  采用客观试题的操作形式,却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但不是采用知识再现的方法,而是把它放在一个生活情境之中。不但是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还有对历史的关注,拓宽了语文的外延。我相信,生活化的试题让学生的考试变得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犹如一次快乐的旅行;又如读一部魔幻小说;又如看一部科幻电影,考试就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让我深切体会到拟题者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考试不仅是对学习质量作定量分析,更是巧妙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正如课标里所说:“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评价的“检验”和“改进”的功能,从而使评价真正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试题在习惯、方法、态度、兴趣以及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上都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胡俊鸣,教师,现居辽宁抚顺。
其他文献
隋朝末年,大运河开通,炀帝下江都享乐。他看到挽龙舟的美女曝晒于烈日下,很是怜惜,于是让群臣商量给美女遮荫的方法。大臣虞世基提出可在大堤坝上广植柳树。于是隋炀帝下令在运河两岸种柳,在御书上亲书赐柳姓杨,让柳享受与帝王同姓的恩宠。此后柳便被称为杨柳了。  杨柳姿态优雅,秀色迷人,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典文学中,特别是在古代诗歌中,杨柳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审美意象,为诗人吟咏歌唱。  一.表达对柳的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学生成天被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包围,不少学生读书只看韩寒、郭敬明,开口闭口“小时代”、“来自星星的你”,中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的传递,使学生的人格精神和文化修养都得以完善和提升呢?以下是我在讲授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的一些尝试和一点粗浅认识。  尝试一:在吟诵美读中体会语文的文
就语文教学而言,完全按照课本和教师用书讲课,没有个人的设计和创新,被称为是“照本宣科”,此种教学最终形成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理念和方法,除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外,还把师生关系置于冰点,课堂毫无生气可言,学生处于被逼无奈的境地。可以想见学生的心理和厌学表现,也可以想见学习的效果。这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决非罕见。究其因,或者将教材视为金科玉律,认为不可更改;或者是教师懒惰成性,所谓考什么教什么,完全
新课标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就要努力探求课堂动态生成的内在规律和意义,使课堂能够实施预约动态生成的精彩。教学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的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让动态生成成为高效课堂的亮点。  经典案例一  质疑“鱼翔浅底”  我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组写景的
课程标准倡导平等师生关系,教师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三尺讲台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这说法由来已久,为了能固守这三尺讲台,教师执着追求维持居高临下站在黑板前的师者尊严。孰不知我们在自豪威信树立的同时,与学生心灵之间已设置了鸿沟。《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师,您不妨走下讲台坐到学生中间,这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课程理念的行为诠释。  创设和
用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趣中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天堂。趣中体验,将语文学习转化为语文言意情趣的体验,走向理解运用,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情趣和快乐。这应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话语霸权不要霸去学生的情趣  快节奏的语文教学,最忌讳的是实行“人灌”或“机灌”,把学生当成容器一样实行灌输,教师照本宣科,只注重认知因素,缺乏对语文教学内容中情趣因素的发掘,学生只能是“浮光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脱节现象是一个客观现实,很多专家和学者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笔者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力图从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架构的角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之比较  (1)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看,初中、小学两阶段“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本质没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引领学生逐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触摸文本的主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以吉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精彩课例,谈谈我对有效指导学生朗读的几点看法。    一.关注细节,构建个性化的阅读场,走进文本    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好,没有“意会”,焉能“言传”?而要做到“心到”,则必须走进文本,揣摩词句,这样才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加上作文在高考的比重最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事情。而目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常常把作文课当作了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把作文序列化教学当作唯一的展开模式;把作文讲评和修改当作了唯一的提高方法,于是忽视了各种类型课与作文教学的相辅相成关系。基于这样的意识和训练,最后会形成学生单一的写作思维。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年来取材
现代作家大多赞同:对于一篇小说而言,重要的不在于你讲述了什么,而在于你通过何种方式来讲述。全知叙述隐含的是人无所不知的盲目自信,限制叙述则意味着对人的有限性的认同。介于全知叙述与限制叙述之间的多元叙述可谓是小说创作中一条既不僭越人的有限性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全力冲击小说叙述边界的中庸之道。所谓多元叙述就是在一部小说中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述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着同一个中心事件;也即,同一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