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指出“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代替了以前《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的内涵不仅丰富了,而且有了具体的指引方法。因此,如何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达到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效果,是品德与社会课力求突破的方面。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需要帮助吗》,她开头是一番感人肺腑的导语,然后进入重头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出,表演残疾人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最后学生评议谁演得好,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都“动”起来了,时不时哄堂大笑。角色表演无可非议,但把残疾人演成了笑料,与课程目标显然相差千里,未免使之庸俗化。如此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怎能不让人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困惑?
  事例告诉我们,有时教师虽然在表面上重视了过程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但实际上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只做表面文章,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离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远。
  众所周知,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不只是从学校学习才开始,在他们进入学校前以及正在进行的社会中,正从各方面接受不同的影响。学校教育只是提供更多的机会,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因此,情境创设要能反映真实而非虚幻的生活,符合生活逻辑。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新颖、刺激、表现力强的直观情境设计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的情境既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又要体现其发展性。创设的情境应当是连接新旧知识的媒介,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情境设计的道德认知冲突要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教学中,要注重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是生活事实的再现,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中正在发生的事件、问题、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活动。学生一开始就是情境中的一员,事件和问题与他们息息相关,对于事件或问题,他们存在疑问,想知道原因,或者想去参与解决。教师利用真实的事件或问题开展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理解他们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例如,学校本学期准备创建节约型学校,要求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严格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校园里的所有垃圾箱仍然是各类垃圾混杂,使得原来已经实现垃圾分类的学生又回到原来的不分类的状况。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事件,展开以“保护环境,创建节约型学校”为主题的活动,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如何让全校学生都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关垃圾的危害、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方法等知识;同时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不仅学会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节约和环保问题艰难性、复杂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探究和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环保方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另外,“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国家为什么屡禁不止?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课堂上可以回避这个问题,生活中是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的。要真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具有实践能力,教师就必须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面对,以这个问题为线索,让学生认识并体会保护环境任重而道远,并通过讨论和探究,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灵活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模拟情境即人为情境,模拟呈现在其他时间或其他地方或其他人身上发生过的事件、故事,一般由学生直接参与模拟,分担不同的角色。以角色扮演为例,有效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可以建构为:确定模拟的情境问题、探究事件——分析角色、选择扮演者——确定表演程序——布置观众观察任务——开始表演,注意情感、态度与主题——评论角色——总结或表演修改后的角色。上述模式从收集资料、选演员、编剧、导演、设计场景到最后的表演、评价、总结,都凸现出学生的活动,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究的精神。它的有效性表现在对问题的设置上。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思索、尝试、释疑解惑,充分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真实的事件、问题展开教学。因为这种情境是最自然的,学生能够直接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多让学生表达心声,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難题、困惑;一方面教师自己要了解与儿童有关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为此要多看报、多听新闻,增强自己对社会发展的敏感性,这样才能选择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材料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要根据主题、目标、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而这三种方式在具体教学中的界限不必划分得太细,一节课中有时可以运用两种方式。比如,教师先设置一个虚拟情境,引出学生对自身经验的联想,提出自己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学就可以围绕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这就是由虚拟情境转为实际的真实情境。不过,在一节课中要尽量以某一种情境为主,需要时配以另一种情境。而一个主题因包含多个学习活动、多节课,因此一个主题的教学可以包含多种情境创设方式。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让基础教育迎来了和谐发展的春天。但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轻视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教学成了新课程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存在很多问题,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
期刊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我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的体育活动精神,采取了“課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而新型的体育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电学部分的学习困难,我们老师也觉得难教。其原因就是电学知识的概念多、规律多、物理量及物理量符号多、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符号多、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讲容易把规律、概念搞混淆,把物理量的符号和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搞混淆。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也束手无策。但再难的学习内容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先把一本书读厚,再把这本书读薄”,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注重练习,善
期刊
体育交流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李文鹏现阶段,由于高中体育教学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支撑,导致一名体育教师要负责多个班级的体育课,这样就使体育教师只是注重体育考试,而不重视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另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身对体育的认知有差异,学校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有问题的出现,可以看出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进行改革。  以下主要是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
期刊
小学英语课开设以来,老师们都十分注重单词、对话教学,绝大多数的教研课、示范课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教师极好的示范与引导。然而我觉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才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  下面我根据学生在平时课堂上显现出来的英语阅读技巧方面的欠缺和自己在实际随堂课中可操作的一些尝试,谈谈小学高年级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结合”:  一、英语阅读教学应与激发阅读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小
期刊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已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普及,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对英语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但在农村中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成功。  一、社会因素  虽然新教材更加重视口语教学,但现行的中考、高考制度中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口语测试项,尤其在农村中学,学生们学习的唯一动机便是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
期刊
摘 要:當今社会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而新时代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体育老师有必要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下对既定的体育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即
期刊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认真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
期刊
通过探究,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了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氛围,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水平,活动课教学出新意。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我们根据先进教育理论,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研建设来探索形成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的探究性“活动课”历史教学模
期刊
一、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小学阶段,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同时,学校特别要重视德育教育。“五育”教育中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为重要。  二、我校对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