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本文从城市水资源破坏入手,探讨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调整人类的经济行为,以达到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最终目的,实现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巨大城市;空气;交通;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城市空气、交通、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诸如雾霾、交通拥堵、水污染、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等问题。因此,破坏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空气污染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汽车排放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在分析城市街道流场和湍流场特征的基础上,改进了丹麦开发的OSPM街道峡谷汽车污染扩散模式,并开发出城市交通路口汽车污染扩散模式,建立了适合我国车辆特征的汽车源排放模式,为准确模拟我国城市交通导致的空气污染,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手段。城市大气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
二、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一)水资源与城市发展。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高度集中,工矿业高度集中。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化。解放前大多数城市都以地表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但目前地下水日益显得重要,成为主要水源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居首要地位。根据1980年的粗略统计,全国181个城市中,约有6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而华北27个城市总用水量7820万立方米,地下水约占87%。过去南方城市主要利用地表水,但近20年,由于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工业需水量迅速增长,地下水也逐渐成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由于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和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需水量急剧增长,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化,已成为众所关注的普遍性问题。据水利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缺水城市己达一百多个,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114个,平均缺水率近10%。
(二)城市水资源紧缺原因分析。造成城市供水紧张的原因很多,初步分析主要有:一、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同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二、水源地过度集中,分布不合理。例如,长期就近开采地下水,未能随着城市发展和需水量的增长开辟新水源,而是就地继续扩大开采量,造成过量开采。三、水污染造成水资源紧张,南方城市更为突出。南方河网发育,长期以来以开发利用地表水为主,四、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五、缺乏统一规划与科学管理。例如,地下水的开采量得不到合理控制:地表水、地下水未能 统一调度,相互调剂;丰水年和枯水年未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调蓄功能,以丰补歉;水污染未能及时控制与治理,大量污水未能进行净化处理,实行污水资源化,等等。制定正确的有关水资源的方针政策和相应的法规,实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全面规划,合理调配,平衡供需,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建立节水型的社会生产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三、城市水资源的合理规划
(一)城市水资源与工业合理布局。当前北方城市造成供水紧张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对水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水源枯竭。任意打井、盲目开采的情况仍甚普遍。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质恶化与水质污染问题未能及时治理,进一步造成水资源的破坏。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虽然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工业用水的迅速增长。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失调,主要是工业的增长与水资源不相适应造成的。中国是一个工业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后工业发展的速度还要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将急剧增长。
(二)城市水资源与水源地的合理布局。要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必须在全面查明水资源的基础上,从较大范围内建立分散型的供水系统,避免水源地过度密集,同时凡在地表水可利用的地区,就应与地下水建立联合开发系统。不少城市通过实际工作,都说明尽管局部出现过量开采,但在外围地区仍可找到新水源地。在地域空间,根据水资源条件建立分散型的供水系统,或建立卫星城市,对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可有效减轻地区供水的压力。乌鲁木齐市原来主要依靠近郊区的红雁池地下水水源地作为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米泉建立了化肥厂大型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近年来又分别在远郊区的柴窝堡和西山建立新水源地,以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这是建立分散型供水系统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实例。
四、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
进入20世纪,汽车通过越来越多的公路使城市在大地蔓延,城市原貌发生很大变化,空间的扩充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车辆进入城市,由此带来的交通问题也在各大城市变得越来越严重。在人们对大城市的憧憬中,大城市居民的时间成本不断上升,幸福感不断下降,交通拥堵是令每一个大城市非常头疼的问题,如何解决交通拥堵,保证市民顺畅出行引发了各方思考。针对这些问题,大城市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财政投入巨资,通过实施低票价、增加新车、优先路权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这样可以缓解交通给城市带来的压力。
随着巨大城市的发展,人口的积聚,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空气、交通、水资源问题显得尤为严重,给大城市居住的居民带来危害的同时增加了时间、生活成本。市政部门不得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相应改善,为大城市居民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傅立新.郝吉明 城市街区交通空气污染模拟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0(2)
[2]耿国彪 大城市之困[期刊论文]-绿色中国 2011(11)
[3]陈聪.刘永良 建立城市水资源破坏的生态补偿机制[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6(31)
[4]陈梦熊 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地质通报 2003(8)
关键词:巨大城市;空气;交通;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城市空气、交通、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诸如雾霾、交通拥堵、水污染、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等问题。因此,破坏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空气污染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汽车排放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在分析城市街道流场和湍流场特征的基础上,改进了丹麦开发的OSPM街道峡谷汽车污染扩散模式,并开发出城市交通路口汽车污染扩散模式,建立了适合我国车辆特征的汽车源排放模式,为准确模拟我国城市交通导致的空气污染,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手段。城市大气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
二、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一)水资源与城市发展。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高度集中,工矿业高度集中。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化。解放前大多数城市都以地表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但目前地下水日益显得重要,成为主要水源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居首要地位。根据1980年的粗略统计,全国181个城市中,约有6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而华北27个城市总用水量7820万立方米,地下水约占87%。过去南方城市主要利用地表水,但近20年,由于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工业需水量迅速增长,地下水也逐渐成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由于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和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需水量急剧增长,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化,已成为众所关注的普遍性问题。据水利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缺水城市己达一百多个,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114个,平均缺水率近10%。
(二)城市水资源紧缺原因分析。造成城市供水紧张的原因很多,初步分析主要有:一、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同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二、水源地过度集中,分布不合理。例如,长期就近开采地下水,未能随着城市发展和需水量的增长开辟新水源,而是就地继续扩大开采量,造成过量开采。三、水污染造成水资源紧张,南方城市更为突出。南方河网发育,长期以来以开发利用地表水为主,四、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五、缺乏统一规划与科学管理。例如,地下水的开采量得不到合理控制:地表水、地下水未能 统一调度,相互调剂;丰水年和枯水年未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调蓄功能,以丰补歉;水污染未能及时控制与治理,大量污水未能进行净化处理,实行污水资源化,等等。制定正确的有关水资源的方针政策和相应的法规,实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全面规划,合理调配,平衡供需,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建立节水型的社会生产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三、城市水资源的合理规划
(一)城市水资源与工业合理布局。当前北方城市造成供水紧张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对水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水源枯竭。任意打井、盲目开采的情况仍甚普遍。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质恶化与水质污染问题未能及时治理,进一步造成水资源的破坏。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虽然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工业用水的迅速增长。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失调,主要是工业的增长与水资源不相适应造成的。中国是一个工业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后工业发展的速度还要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将急剧增长。
(二)城市水资源与水源地的合理布局。要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必须在全面查明水资源的基础上,从较大范围内建立分散型的供水系统,避免水源地过度密集,同时凡在地表水可利用的地区,就应与地下水建立联合开发系统。不少城市通过实际工作,都说明尽管局部出现过量开采,但在外围地区仍可找到新水源地。在地域空间,根据水资源条件建立分散型的供水系统,或建立卫星城市,对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可有效减轻地区供水的压力。乌鲁木齐市原来主要依靠近郊区的红雁池地下水水源地作为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米泉建立了化肥厂大型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近年来又分别在远郊区的柴窝堡和西山建立新水源地,以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这是建立分散型供水系统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实例。
四、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
进入20世纪,汽车通过越来越多的公路使城市在大地蔓延,城市原貌发生很大变化,空间的扩充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车辆进入城市,由此带来的交通问题也在各大城市变得越来越严重。在人们对大城市的憧憬中,大城市居民的时间成本不断上升,幸福感不断下降,交通拥堵是令每一个大城市非常头疼的问题,如何解决交通拥堵,保证市民顺畅出行引发了各方思考。针对这些问题,大城市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财政投入巨资,通过实施低票价、增加新车、优先路权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这样可以缓解交通给城市带来的压力。
随着巨大城市的发展,人口的积聚,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空气、交通、水资源问题显得尤为严重,给大城市居住的居民带来危害的同时增加了时间、生活成本。市政部门不得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相应改善,为大城市居民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傅立新.郝吉明 城市街区交通空气污染模拟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0(2)
[2]耿国彪 大城市之困[期刊论文]-绿色中国 2011(11)
[3]陈聪.刘永良 建立城市水资源破坏的生态补偿机制[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6(31)
[4]陈梦熊 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地质通报 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