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未来抗菌药物研发的趋势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gofly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菌株出现耐药性,耐药性的出现给人类和现代医学造成巨大威胁。几十年来,抗菌药物新药的开发十分困难。近年来,抗菌药物组合药物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和具有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的组合,不仅延长了老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引入的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也有效应对抗菌药物新药开发困难的局势。组合的应用为解决广泛出现的耐药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菌药物组合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抗菌药物与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组合的实例以及对抗菌药物新药研发的指导。
其他文献
介绍了PCA-OD辛烷值助剂在某800 kt/a蜡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在催化剂、原料性质和关键操作参数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分别取空白标定和总结标定数据,对比了PCA-OD辛烷
为改善服用棉织物拒水效果并探索其改性机理,采用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纯棉织物进行放电处理,再利用无氟拒水剂对其进行浸轧烘整理,对不同浓度整理材料的表面接触角、物理形貌及化学组分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结合拒水剂处理可将棉织物的表面接触角最高提升到153°获得超疏水效果。认为:拒水剂与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面的活化基团充分结合,赋予了织物良好的超疏水性能。
结合某10 Mt/a常减压装置,对减压转油线主要设备布置、管道材质、应力分析、支吊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根据转油线内介质设计条件,高速段小直径管道采
目的系统评价弹性抗阻运动(弹力带/弹力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弹性抗阻运动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9月。最后纳入文献11篇,其中英文9篇,中文2篇,共485例患者。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及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这一系统评价在PROSPERO(CRD4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受初次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A组(n=40)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B组(n=40)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评分。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410,P>0.05)。术后12~48 h,两组疼痛VA
目的调查分析南皮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现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出院的PCI术后患者2264例,通过微信、电话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根据患者是否参加心脏康复将患者分为康复组(n=326)和非康复组(n=1809)。结果共返回有效问卷2135例,有效率94.3%。冠心病PCI患者心脏康复的知晓率为44.9%,参与率为15.2%,门诊心脏康复参与率仅为0.56%。康复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9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非康复
目的初步分析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康复的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16例行吞咽功能康复和球囊扩张;回病房后自行完成Shaker法训练,记录训练依从性。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摄食吞咽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记录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疗程、依从性、球囊扩张方式、球囊扩张次数和球囊最大注水容量等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吞咽评分显著提高(Z=-3.550,P<0.001);两组间年龄(Z=0.833,
目的分析正常人斜方肌的激活特征,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斜方肌异常者激活模式恢复的作用。方法2017年9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肩关节正常人(正常组,n=20)和肩关节不适者(观察组,n=20),在无干预、上斜方肌(UT)静力牵拉、下斜方肌(LT)等长收缩和组合干预后,均完成直臂侧上举、坐姿划船和反向飞鸟动作。测试记录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计算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百分比(MVE%),观察激活比例和激活时间。结果无干预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UTMVE%增加(P<0.05),激活时间提前(P<0.0
探讨脱胶处理对山麻杆韧皮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碱脱胶及生物酶脱胶方法提取山麻杆韧皮纤维,对脱胶前后山麻杆韧皮纤维的可纺性指标、热学性能、大分子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脱胶后山麻杆韧皮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纵向有条纹状,横截面呈现椭圆形、不规则多边形,有很小的中腔;脱胶处理后,纤维的细度明显降低且达到可纺指标;脱胶能去除山麻杆韧皮纤维中非纤维素物质;与碱脱胶相比,生物酶脱胶所得山麻杆韧皮纤维线密度更细,热稳定性更好,抗菌性更高。认为:采用生物酶脱胶制得的山麻杆韧皮纤维性能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