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什迪魔幻现实主义写作解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萨曼·拉什迪是20世纪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他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本文以第三世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为基础,分析了拉什迪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特色,以及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后殖民写作的关系,并结合其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萨曼·拉什迪 魔幻 后殖民文学 写作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萨曼·拉什迪是印度裔英国作家,一位多产的天才作家,有人评价他的小说是文学版的现代南亚史。作为一个后殖民作家,拉什迪政治倾向强烈、倡导印度英语诗学观,废除标准英语的文化霸权、反对西方话语霸权。拉什迪具有天才的创造力,并且多元文化的滋养使他创造出既魔幻又写实的动人故事,其作品的色彩就在于“魔幻”性,并呈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注度。
  一 关于第三世界文学的“魔幻化”
  早在1924年,弗拉茨·羅评价“新写实派”绘画时第一个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语。在20世纪40年代,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借用了这个词来形容拉丁美洲作家的奇特作品。作为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在60年代到7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定义是什么呢?中国学者曾利君副教授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源于拉丁美洲,具有将客观现实和以某种信仰或观念意识为基点的主观真实相交融的特点,并常常运用夸张、怪诞、象征、打破时空界限等手法来进行非理性描写。”
  魔幻现实主义融现实与想象为一体,它诞生在拉美反殖民反侵略的历史语境之下,在文学创作中为殖民地国家争得自己的权利,成功地模糊了神话和现实的界限,意图为读者打开一条质疑以前已经被接受的关于“真实”看法的道路。正如拉什迪在他的作品《东方,西方》的发言位置:“东方,西方两头都不搭边,两头都不靠谱”。因此,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对抗殖民主义的一种创作方法,它充分表达了被殖民者的声音。
  作为一位后殖民作家,拉什迪通过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有效地表达了自我意识。他倡导文学虚构与文学想象,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以超现实主义为基础,将第三世界的意识表达得真真切切。在他所著的《午夜之子》中,他表达了传奇会创造现实,虚构的手段能够反映真理,并且能够发挥比事实更大的作用的看法。在《午夜之子》中,午夜之子萨利姆拥有奇异力量,由拥有使命感的神奇人物一下子变身为酱菜厂的“厨子和作家”,他在现代印度的政治风云中历经沧桑,直到最后全身都开始裂缝,最终也只能是尘归尘,土归土。
  拉什迪在小说中常常把现实世界通过变形、夸张的加工,来真实地表现现实的经济、政治生活,用戏谑魔幻的手法将宗教、政治等宏大主题表现了出来。如在他的《魔鬼诗篇》中,虔诚的穆斯林吉百利生病和痊愈都是在莫明其妙中发生的。而由生病到痊愈之中发生的最大事情就是吉百利生病时阿拉没有理会他的祷告,给他以庇佑,而是任他走向死亡,因此他对穆斯林不再虔诚,也不再有任何信仰。作品巧妙地表现出当吉百利决定放弃信仰时,病却渐好,并神秘的、快速的康复,以此来验证真主的神力,在夸张与戏谑中对宗教权威进行了很好的解说。在拉什迪的写作中,渗透了把真实融入幻象,把幻象当做真实的观念,促进了他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在《午夜之子》中,他以萨利姆的口吻说道:“……渐渐明星的脸会溶解成跳动的颗粒,幻想溶入愈来愈明显,幻象本身就是真实……”这些都表明了拉什迪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
  “摩耶”这个词在拉什迪的小说创作中经常被提到,它的英文译义是“幻”的意思。拉什迪在他的作品中反复提及“摩耶”,其实表明了虚幻的印度哲学观念对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拉什迪用这种观念进行创作,并用带有印度特色的英语书写后殖民,形成了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二 拉什迪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
  1 时间模式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叙述时间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特色之一。如在《午夜之子》中,就是多样化时间模式的重叠。小说是萨利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完成的自传,即拉什迪利用萨利姆经常出现加速、跳跃、预叙和循环的叙述进行时间的变化。
  在《午夜之子》里,有现实时间的加速和心理时间的加速描写。拉什迪在描写萨利姆的出生时,就用了现实时间的加速,他使用实写时间不断地加强着时间的进度:“……还有7天……35个小时……日落了,还有5小时12分……还有最后的29、28、27分钟时……差2分,1分,12点!终于,午夜到了!出生了!”这种时间上的加速让读者在内心深处下意识地产生一种紧迫感,反映了作家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艺术化的政治紧迫性;在《午夜之子》中,主人公萨利姆有着超常的心理时间表现,萨利姆诞生于印度独立的特殊时刻,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主人公年纪轻轻就要承担过重的历史责任,由此深感自己的老朽。萨利姆天生就带有异常禀赋,这让他的命运和国家大事紧密相连。为了突出主人公这种天赋,萨利姆在婴儿时期就表现为母亲和奶妈的奶水不能满足他的超常发育。他胃口超好,块头超大,新陈代谢超快,为了抚育他,他的母亲和保姆忙忙碌碌,不得清闲,历尽辛劳,用尽疼爱。而他在三十岁时就已经经历了印度独立后三十年内的历史大事,并在有些事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他经历了可怕的战争,遭受过被亲人抛弃、失忆和性无能,这些沉重的经历让主人公的生命进程大大加快。因此,当他进入三十一岁时,身体开始出现了一种从皮肤开始一直向骨头蔓延、肉眼看不见的裂缝,并散发着发臭的往事和“死亡的气息”。最后,小说刻意给萨利姆安排了走得太快的生命体粉身碎骨的结局。这种建立在心理时间上的描写,为作家表现现实世界渲染出一种魔幻色彩。
  在《午夜之子》中,当小说叙述到“我”——萨利姆出生的时候,叙述发生了跳跃,一下子跳到了“我”七岁时候父亲给“我”讲故事的一件事,这段叙述过后,叙述回到了主人公的婴儿时期,开始讲躺在自己小床上所听到的事情,时间在此发生着巨大的跳跃,拉什迪创造了时间的奇迹,展示出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迷人魅力。
  “预叙”又称“闪回”,指叙述者提前叙述以后将要发的事情。“预叙”的表现手法在拉什迪的《羞耻》中经常出现,如小说在叙述从奥马尔出生到他十岁时,插入了五十几年后他的第一个女人回忆他俩往事的情节,叙述者预叙奥马尔成年后的生活:“……奥马尔·海姆亚·沙基有时也会遭到不大可能的眼花,……有个时期他跟伊斯坎德·哈拉帕为友谊而畅饮,哈拉帕是一个激进思想家、总理,……”在作品开始讲述奥马尔时,作家对后面的人物和情节作出了预示,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期待”,造成情节的跳跃和活跃的意象,成为小说情节的推动力。   2 神奇的人物形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
  在拉什迪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他常常出人意料地刻画出一些神奇的人物形象,将真人与虚构、现实与神话、过去与现在表现得奇诡特别。具体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异形、异能和异界。
  异形指的是发生有异于常人的身体形态上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如在拉什迪的作品《羞耻》中,异形的代表是苏菲亚。由于受歧视的性别,原本应是漂亮的女孩变成了杀人恶魔,作品描写了她由感受到羞耻开始,到成为羞耻的代表,最终又惩罚了羞耻。小说描述了苏菲亚在娘胎时,她父母从没怀疑过自己不会生一个儿子。这是因为没少有女孩会诞生在他们家族。苏菲亚的出生让父母非常失望,母亲非常厌恶她,因此没有很好地照料她,使她患了脑炎,而变成了白痴。这使苏菲亚的母亲更加厌恶她,导致苏菲亚从小就对羞耻总是格外敏感,而在苏菲亚的体内,由于无爱的屈辱使她孕育了具有巨大破坏力的野兽。后来在含有屈辱意味的事件的诱引下,苏菲亚体内的恶魔的形象爆发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以巨大破坏力差点杀死自己的妹夫,她把四个年轻男子先奸后杀……她在实施暴力行径的时候,都是无意识或是潜意识的,出生就感受到的耻辱,让她体内的野兽不断膨胀,最后在她保护自己的丈夫时彻底将她吞噬,变成了白豹:“并不是很白,它有一颗黑头,全身没毛……”在父亲独裁的末期,她再次出现,成了压垮她父亲专治独裁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羞耻的审判者,并最终带领群众把父亲送进坟墓。她在“审判日”找到了自己的丈夫,拧下了他的脖子,让“无耻”在爆炸中覆灭。
  异能是指具有超乎寻常能力的人物。如《午夜之子》中的一千零一个孩子们,他们诞生于印度独立的特殊时刻,有的孩子会飞,有的孩子可以穿越时空,有的能够听到他人的思想,有的孩子可以随意变性等,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常人的某种特殊能力,法力越强的出生时离十二点越近,撒利姆和湿婆法力最大,就是因为他们是在午夜钟声敲响那一刻出生的。他们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品中刻意描绘了他们的“鼻子与膝盖,膝盖与鼻子”,增添了小说的浓重魔幻色彩,不同的阶级背景和个性特征让两个主人公的思想产生了分歧。萨利姆思考着意义价值,受着现实生活的干扰,梦想着权力地位。最后,午夜之子成为政治、权力与信仰的祭祀品,并在现实生活中走向毁灭。“魔幻”不是目的,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创作方法,它的基础在于对现实的深刻观察,所以“现实”才是作家真正关心的内容,这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特征,也是其不同于其他神魔小说和奇幻小说的地方。
  异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鬼魂。“鬼魂”是魔幻现实类小说的重要意象之一。拉什迪的三部作品《魔鬼诗篇》、《羞耻》和《午夜之子》都有鬼魂的影子。以《魔鬼詩篇》为例,鬼魂主要出现在吉百利和阿露莉雅两个恋人身边。在小说中,拉什迪运用鬼魂的意象成功地探测到了人物的灵魂,哈蕾和吉百利都拥有疯狂病态的灵魂,哈蕾代表着因爱而生的仇恨和对信仰的考验,哈蕾的鬼魂让吉百利精神恍惚,最终成了杀害情敌阿露丽雅的帮凶。阿露丽雅这个人物拥有理想,却不拥有完成理想的坚定决心;而威尔逊是个鬼魂,他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阿露丽雅的死亡。
  拉什迪小说的魔幻性还在于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离奇怪诞的情节的表现,如《魔鬼诗篇》开头,两个主人公在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的空难中活下来;《午夜之子》中的撒利姆等人被美女在孟加拉的卡梨女神庙吸干生命,都充分体现出拉什迪的巧智以及精彩的民间式的故事,创造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深刻和耐人寻味。
  3 真实与虚构
  “变现实为虚幻而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特点,而拉什迪将其表现为一种将真实与虚构相融合的创作方法。
  如在《午夜之子》里,拉什迪将神奇人物的经历与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糅合,通过描写萨利姆一家的遭遇来反映印度独立前后60年中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此外,他还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加入丰富的想象,如对阿姆利则惨案的戏谑性写法,遇难者的血被写成“红药水”,这种强烈地突显的深刻性,通过真实与虚构进行描写,带有浓厚现实与虚构交织的色彩。又如,在《羞耻》中,拉什迪用讽刺、揶揄与怪诞的手法,以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里·布托为原型,表现了他们在政治中争斗而不知羞耻的疯狂行径,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社会史,用魔幻的手法书写了现实寓言。
  三 结语
  魔幻性是拉什迪文学创作的后殖民内容与政治历史的基本特色。印度丰富的神话资源为拉什迪提供了抽象与具象为一体的神话思维,而良好的西方教育又使他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对于文学真实和历史有了自己独特而成熟的认识:即高超的写作艺术表现和真切的现实关怀,使其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在后殖民语境下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萨尔曼·鲁西迪,张定绮译:《午夜之子》,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 孙晶:《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4]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萨尔曼·鲁西迪,黄灿然译:《羞耻》,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作者简介:李宗,女,1981—,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加《医学邮报》第17卷第27期(1981年)报道旧金山消息:由皮肤病学家和统计人员组成的一个哈佛大学研究组,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和估计预后的传统概念,提出根本性改变的看法
发生于鼻腔和鼻窦的囊性腺样癌并不多见,1962年Tauxe等报道May Clinic约20年中共治疗27例;1974年Conley等报道在134例头颈部囊性腺样癌中,19例发生于鼻腔和鼻窦。我院自1965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其发生率占原发性肺癌的1~18%,且有增高之趋势。国内已报告57例,占肺癌的2.3%。现将我院经细胞学确诊的二例报道如下。 病例报告 例
泰安市郊区地处鲁中山区,总面积1773.8km~2,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3.2万hm~2果园大部分分布在山丘地区,是山丘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但山庄区水资源贫乏,大部分果园
癌症的早期症状很多,其中有一个为多种癌症共有的症状,就是异常出血,主要包括咯血、尿血、便血、鼻出血、阴道出血(女性)和皮肤的出血倾向(出血点、斑)。这表明,在各种异常出血中,隐藏着癌魔的身影。每位朋友都应重视这个问题,时刻关注自己身体有无异常出血的现象,一旦出现就抓住不放,追查到底。这对早期发现多种癌症是十分重要的。  尿血:尿血即血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症状。膀胱癌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2/3
在软组织肉瘤中,脂肪肉瘤较为常见。我院1959—1980年共收治软组织肉瘤268例,其中脂肪肉瘤33例(12.3%),仅次于纤维肉瘤(59.3%),现就此33例进行分析及讨论。 In soft tissue
本文以纵向时间的角度,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各个阶段的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总结,分析了在各阶段运输的发展状况和代表性的交通运输政策,得出在现代化起步阶段无成型的运输政策,局
以肺癌为主的肺部恶性肿癌是常见的癌瘤,近年来,其发生率不断上升,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外科治疗对肺部恶性肿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将其水平进一步提高,乃是
胃内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病,自1937年Kaüjser首次报告一例至今累计约有200例。1961年Ureles等将这种病命名为“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Idiopathic Eosinop
近年,我们从胰腺癌病人的腹水中,提出一种胰腺癌相关的抗原(PCAA)和建立了一株经裸鼠体内外培养的胰腺癌上皮细胞(ASPC-1)。住临床上,病人血清中的PCAA能随着胰腺癌的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