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信息技术,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效率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在方法、素材等方面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现状,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地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从以往的高中作文教学情况来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远离生活。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他们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也没有时间停下来观察和感悟生活,这对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和真情实感的激发都是十分不利的。二是压抑自我。传统的作文教学以灌输为主,作文教学普遍较为机械和僵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抒发,从而使得学生难以在自我个性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作文风格。三是重读轻写,读写分离。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向学生讲授写作知识,赏析经典文段,但在学生实际写作技能的培养上却缺少有效的手段,使得作文教学难以真正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式,拓展了作文教学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高中作文可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多样化,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愿望,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让学生从怕作文到爱作文,再到会作文甚至善作文,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语言对教学情境进行描述,学生对于情境缺少直观的印象,很难领略作文情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既降低了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又使得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影响了作文质量。而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作文教学后,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实现了有机组合,为教师构建形象生动、立体可感的作文教学情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以自然风景描写为例,无论教师如何描述,也无法让自然风景在学生眼前真实再现。然而,有了信息媒体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风光纪录片,让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真实地感受到自然风景的魅力,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比如写一次活动,不同的学生对于活动的感受不同,有的学生亲身参加,有的学生全程观看,他们对于活动的印象相对较深;而有的学生对于活动的关注程度不高,甚至根本就没有观看活动的过程,对活动毫无感觉。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活动过程的录像制成课件在班级播放,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让学生重新感受当时活动现场的气氛,将学生带人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拓宽学生视野,积累作文素材
  前面提到,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高中学生对于生活缺乏观察和感悟,从而导致作文缺少素材,空洞乏味。信息技术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学生即便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仍然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资源,无论是自然和社会知识,还是社会动态和热点事件,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写作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素材发现和搜集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推荐质量较高的网站和资源,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充实自我,为写作奠定坚实的素材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名著的阅读网站及电子书资源,让学生进行线上阅读,然后通过微信群和班级QQ群等自媒体来交流阅读心得;或者利用博客、微博来发布一些名家经典文段、学生优秀习作以及作文方面的相关知识等内容,供学生浏览学习。此外,如果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与社会热点有关,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报道、视频和评论文章链接,便于学生获取热点信息,充实文章内容,避免作文写作空洞无物。
  三、师生、生生互动,及时评改反馈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几乎就是由教师独自完成,优秀范文也是由教师或学生向全班同学朗读。大多数学生听过之后往往只能记住只言片语,对文章很难产生整体印象。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也比较少,从而使得作文的批改和点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引入信息技术以后,教师对于学生写作的指导效果大大提高了。从当堂作文的角度来讲,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学生作文的批阅,总结学生作文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从中选取较为典型的作品,通过多媒体进行投影展示,对于值得借鉴或存在弊端的文句进行特别标注,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展示结束后,教师可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作品中的精彩和不足之处提出各自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见,被点评者可以当场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通过展示和互评,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取长补短,找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从而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从课后习作的角度来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旦思路受阻,可以借助微信、QQ等自媒体向教师或同学求助。作文完成后,学生可以将作文在线发送给教师,由教师在网上统一批阅并发布,其他学生可以在线阅读点评。这样一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和学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进行写作方面的交流,这对于课堂作文教学而言是一个必要的补充;同时,在线互评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作文的关注度,促进了作文质量的提高。
  四、寻找作文话题,培养表达能力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思路狭窄、语言匮乏、题材空洞,可他们通过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的时候,思维就变得灵活起来,语言也更加生动,很少出现言之无物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在于学生之前将作文当作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在发布自媒体信息的时候则处于一种较为轻松的状态,语言表达更加自由,想象力也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这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寻找自己喜爱的话题进行表达,无论内容多少,无论构思是否成熟,只要学生能够养成写“网络作文”的习惯,将生活中和网络上发现的素材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必定能够获得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的观念发生偏差。
  高中作文教学的信息化,对于作文教学思维和方法而言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作文教学远离生活、压抑个性和重读轻写的现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写作灵感,拓展写作思维,丰富写作素材,加强师生互动,使作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瓦螨(Varroa sp.)对蜜蜂群体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温带地区,未防治的蜂群瓦螨侵染引起的死亡率接近100%(DeJong 1997).不进行瓦螨防治的蜂群两年内全部死亡,
我是一个养蜂谜,退休后爱上了这一益寿的职业,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就越干越爱干。10多年养蜂实践证明:蜜蜂是一宝,老年人饲养好,健身效果佳,经济
在贵州锦屏按L9正交表,组织中蜂开展秋季生产正交试验,考察秋繁的起步群势,不同奖饲时期奖饲时期的长短,蜂箱型制对群势增长,饲料消耗及秋冬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秋繁起步群势越强
材料作文是提供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创作。较之旧材料作文只抓核心立意、单一角度创作,新材料作文可就材料中心创作,也可选择某侧面、某角度构思,只要不脱离材料即可。新材料作文让学生的想法能言之成“词”,但也不是说任意抓住材料中的一点、一面、一句话都可以。名言类材料作文因为提供的是短小精炼的名言,思考其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提炼文字背后的丰厚意蕴。名言类作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精彩课堂?答案肯定会各不相同,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角,给他们更多自由探究和主动表达的机会,才是让他们获得更多感知的基础。语文课堂,让精彩随时生成,让生动活
何谓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生态课堂强调的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把语文素养和分数等同,且对学生的个性关注度不足。构建生态课堂,就是真正立足学生的发展来设计语文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强调民主平等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生命,更是现代语文殿堂中的瑰宝。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高中语文课堂,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框架,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对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使学生对具象化的中国文化及其形式有
四川省养蜂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四川省养蜂管理站(610041)张家盛当前,随着国内外消费水平的增长,我省养蜂业生产在出现几年滑坡后,近几年又有了新的回升,发展前景看好。但成绩与问题并
爬蜂病的病因与防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00093)董秉义冯峰所谓爬蜂病,其主要症状为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上爬行死亡。其实爬蜂病这种命名并不科学,由于爬蜂病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
近年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育在理论上特别关注文学名著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师把学生引入到文学经典作品的殿堂中去,指导学生自主鉴赏,会让学生从宏观视角的作品整体分析、具体故事情节的研究、作者人物形象刻画的长处探讨等做法中获益,进而走向审美能力培养的全新境界。  一、宏观角度下的整体认知  对于教师来讲,首先应当带领学生从宏观视角出发,在整体上了解文学名著作品,使之产生进一步深入阅读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