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祖国(诗)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蔚蓝的大海上
  我知道
  我们的船队又要出发了
  船队将要驶往未来的港口
  那里有鲜花的部落
  有十月的向日葵和野菊
  有黎明的成吨的彩霞
  我们的船队,在星驰中
  还会有浓雾、礁石
  还会有暴雨的洗礼
  我们在早晨向祖国致敬
  向过去的一切
  向山水和父老致敬
  我们知道,我们的路途还远
  但我们有坚定的,富有航海经验的
  指挥若定的船长
  我们会终结
  一切的,艰难的航程
  我们会把那些艰苦
  看成对我们的砥砺
  也是我们远行的代价和报偿
  我们知道
  港口就在前面
  胜利在望
  我们遥遥听到港口的欢呼
  无数的眼睛无数的招手
  都在
  期待着这来自远方的船队
  看着那领头的船
  那船来自一个十月
  来自古老而新生的东方
  威武而庄严
  我们的船长站在甲板上,他向着
  欢呼的港口挥手
  中国的航船——
  来了!
  2
  引领我们航船的
  是一面旗帜
  那旗帜飘扬在每个人的心中
  他是我们的航标
  是我们的星光
  无数的兄弟姊妹
  在环绕着
  我们从十月驶来的航船
  在古老东方星空下
  驶出的航船
  让这个民族热血沸腾
  古老的长安,巍峨的长城
  蜿蜒的运河
  在目送我们的航船
  他们看到了船长的目光
  远方
  无尽的远方
  这么多优秀的儿女
  跟随着这个船队
  跟随着我们的船长
  这是值得骄傲的,我们的基因
  有相同的徽章
  我好像听到了兵马俑那些兵士的笑声
  我们和他们也有相同的基因组合排列
  看!我們船队的人
  就像兵马俑的现代版
  我们也是勇士
  我们整装出发
  我们是从一个十月出发的
  走向一个又一个的十月
  我们的血是热的
  这温度,可融化冰雪和困难
  我们的船队
  沿着波浪
  我们的胸脯挺立着
  汹涌起伏
  即使暴雨和飓风
  登陆我们的胸脯
  我们鼓囊囊的肌肉
  也会感到欢畅
  3
  这些来自汉唐的血液
  这有着《论语》《史记》的荣光
  这浩浩荡荡的船队
  这勇立船头的船长
  你说
  我们如青铜的巨人在远航
  你说
  这是肩负复兴的汉唐人在远航
  是的
  我们从历史中走出
  从一个
  秋阳下的十月启航
  我们是新时代的航船
  我们的指南
  一直有着恒定的航向
  我们相信
  我们背负的使命
  我们是兵马俑,我们是郑和
  我们是一切的历史的重现
  我们,是让万水欢呼的航船
  有博大的肺活量
  我们在创造中前行
  我们在创造中远航
  东方是我们的背景
  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是我们的父母之邦
  我们是龙,龙的子孙
  天生地与水亲昵无间
  到中流击水,才是我们的舞台
  我们是海燕
  天生的拥抱着海
  我们是少年的中国,少年的太阳
  少年的歌声
  我们有蓬勃的不竭的力量
  我们的船队,是少年龙的组合
  是海燕的组合
  我们要在即将到来的港口
  展现我们的无限风光
  4
  啊!又是一个丰收的十月
  港口就在前头
  我们听到了港口的欢呼
  但我们知道,我们虽然兴奋
  但最后的一公里,却是最折磨人的
  有多少的人功亏一篑
  倒在了黎明到来的时刻
  李自成和洪秀全的启示
  是血迹斑斑的告示
  黎明前,还有无数的噩梦和困倦
  我们向往有鲜花和广场的港口
  我们渴望
  与那广场的人们热烈拥抱
  我们要拥抱
  那快要耗尽
  我们心力的黎明
  为了这一刻
  多少的兄弟没有等到
  不须讳言,我们的事业总会有牺牲
  也会有淘汰,更有叛徒和掉队者
  但我们的意志如钢
  我们自信自己的选择
  我们
  自信我们的道路,我们的事业
  啊,我们看到港口了
  兄弟们,请排好队列
  我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我们从东方来
  我们从十月来
  我们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来
  你们准备好手臂迎接
  你们要告诉身边的人
  请鸣响汽笛——
  在又一个十月的黎明
  向祖国致敬!
  责编:郑小琼
其他文献
缎轻轻的诗  伟大的慰藉——致钟南山院士  丘岭在驯化下也显得绵长,新绿独缀其中  在自然的侵袭中,没有败者更无胜者  造物主的用意 从感染者变白的双肺得以显现  “上苍,我已明白你的用意”  2020年春季,腊梅持续开放  人们闭门不出  公路如梦境中末日的空旷  树梢上,鸟雏儿啁啾鸣啭  一个老人,在奔往禁闭区的列车上  他说出了真实  说说真相吧,说说疫情、安全、人们的安全注意  在众人取悦
期刊
推荐语:陈晓明(北京大学)  这篇名为《要塞》的短篇小说,作者署名瑠歌,显然是笔名。我了解到,瑠歌是一位非常年轻的作者,正在国外某大学读哲学和建筑学专业,还是一名大学生。这篇小说无疑显得非常奇特,我们似乎又看到那种先锋文学的经验,当然,对于这一代作家来说,先锋文学概念可能并不成立,因为对他们来说,小说可能本来就如此,小说本来就是十分个人的东西,其本质就是想象的自由和表达,是个人对语言的感受,或者语
期刊
当作协提供资助让作家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挂职”“体验生活”时,塞壬却悄悄地以黄红艳(原名)的身份证回到工厂。和我们起个笔名不大一样,黄红艳和塞壬代表着她的不同自我、不同身份、不同的社会认知。她站在命运的流水线中,塞壬这头是“我们”,那头是黄红艳“他们”,写作沟通着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和精神产品的提供者。  2009年,我结束了在广东九年的漂泊生涯,一个叫塞壬的写作者,她是这段匿名生活的终结者……我填写了
期刊
一、引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盛可以,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到现在我写下这篇评论的2020年,期间已有十八年。十八年,这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历史而言,它不会是一个值得详细记述的时间段。但是,这十八年,对于21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而言,它已经够漫长了。我们习惯了各行各业的“五年计划”,也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了“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规模化历史变迁。如此来看,十八年对于一个当代作家来说,似乎也可以是一个
期刊
塞壬是2004年后迅速崛起的优秀散文作家,散文的命运与前途是她重点关注的问题,她曾谈道:“如果不在文本的边界上面寻找突破,如果不更新语言库,如果对文本的结构理解停留在旧式的模板中,不去在小说,戏剧,电影以及纪录片这类文本中寻找表达的新式语言,那么散文的写作是难以为继的……散文的最大难度是在重新自我界定散文的边界,如果获得了全新的文本阐释……散文就会洞开一扇门。”(《散文漫谈》)多年来,在这种意识的
期刊
“他的另一半儿走了,于是,他迅速地膨胀起来。这其实不难理解,他变成了一个胖子。”  “不难理解?”  “当然,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那种逻辑,”她说,“本来结了伴儿的家伙,落了单,所以就忧郁成了一个肥仔——其实,这也跟一加一等于二差不多吧。”  我们第一次交流更像是个搭讪,大家都有些没话找话的意思。当然,跟酒精也有点儿关系。聚会的东家已经喝高了,老黄他摘下自己胸前挂着的玩意儿,挨个向不同的朋友分赠了
期刊
韩愈是中唐历史的一位传奇人物,古文运动领袖,经历了政治上的起死回生。他谏迎佛骨,怼了皇帝一脸,眼看要被腰斩,幸亏人缘好,才从政治的断头台里下来,贬到岭南了事。本来,他的政治生命到此结束了,但神奇的事再次发生,韩愈被贬期间,唐宪宗驾崩,朝中剧变,新即位的穆宗再次重用他,令他时隔一年后重返长安,担任兵部侍郎,次年六月,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既掌握政治实权,也是士大夫里的儒家领袖,可谓人生赢家。  但
期刊
塞壬,来自西方神话中的海妖,用她的歌声魅惑人。当写作者为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名字时,不禁会让读者感到好奇,作者塞壬要 “歌唱”什么,她的“歌声”是否有魅惑的能力。当我走近写作者塞壬的歌声,从中听见了她在漂泊岁月中的疾走,她在路途上的所见,她的记忆、痛苦与热爱,以及,她如何成为了她自己。学者谢有顺在《散文的常道》中谈到,“散文所承担的往往是自我世界的塑造”[1],塞壬的作品中力图呈现出的正是一个“自我世
期刊
1  我陷入混沌,恍如梦幻。多倍体热——“混合你”的代价之一,令我意识模糊。  我看见了你的父亲们。还是当年的模样。再一次地,我呼吸着他们的气息,触碰着他们的肌肤:亨利、金硕、哈迪、阿卡迪,每一位都有独特的美。我再一次与他们相见,与他们坠入爱河,仿佛仍是初次。  然后再一次,我们进入彼此。  ……Tau蛋白基因变体,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  ……载脂蛋白E型基因多态性,提供更长的寿命……  我吐出
期刊
她有一个魅惑而又致命的名字,身量瘦小,却充满力量。眉眼顾盼之处英气流露,目光倔强而坚定,一望便知是个有性情的女人。我知道她生于1974年的湖北黄石,一个南方钢铁重镇,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便在此中度过。她有一个在钢铁厂做工人的父亲,母亲和她还有弟弟在农村,生活在黄石的郊区一个叫西塞的地方,那里钢铁和水稻彼此“竞赛”。童年和少年时,她有两个朋友,苦贞——父母都是西塞农村人,许晓东——父亲是电工,母亲是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