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常态课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对于“数感”,新旧版的课程标准都作了重要表述,并一致将“数感”放在核心概念的首要位置,可见“数感”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培养数感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论教哪一个学段的学生,我都会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现就本人的日常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从意识上培养数感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以兴趣为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兴趣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所以,在培养数感这件事上,我首先想到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具体化、趣味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取得更好成绩,获得数学能力,进而激励他们更进一步想学乐学。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5的倍数特征》一课时,我和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玩下棋好吗?”学生立马开心地说“好”。然后我说“听好要求啊!我们就地取材,用课本33页的百数表作为棋盘,以铅笔画圆圈为棋子,凡是5的倍数,我们都要放一个棋子,放得对又快为赢。”学生听后觉得很新奇好玩,马上拿出铅笔开始思考和圈出5的倍数,有的学生很快圈好了,举手示意胜利,有的学生还在慢慢找慢慢圈,尽管能力有点偏低,但也在独立思考,感受整个学习过程。随后,我说“看看现在的棋盘,(课件出示),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学生畅所欲言:“我发现5的倍数都在第5列和第10列”;“我发现5的倍数个位要么是5要么是0”……,这样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一项既与教学吻合又有趣味性的游戏,使每位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又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了找5的倍数过程,感受5的倍数特征,体验了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过程,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依托教材。从习惯上培养数感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在逐渐发展,逻辑思维不强,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數概念,培养数感。为此,教师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感知、问题情境、方法对比等数学活动,而数学教材里的例题、习题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们提炼加工、精心编制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许多都是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提出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习起来有亲切感和认同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3组算式:
  5×1= 3×2= 12×4=
  5×10= 3×20= 120×4=
  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在计算过程中弄清算理,思考为什么会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通过思考,学生轻松地得出规律“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并帮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严谨学习的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
  三、重视指导。从方法上培养数感
  在培养学生数感方面,我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指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扎实的数概念,积淀数感。如在低年级学段,教师可以通过实物与数字的一一对应,引导学生建立数字概念,使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和大小,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中年级学段,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意义的认识,以及各种数、量的概念和它们的实际含义,包括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等等;高年级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先前学习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概念,如分数、百分数、正负数等,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数感,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感知扎实掌握各类数量概念、运算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提升能力。
  其次,教师要组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形成数感。如一些操作活动:低年级的摆小棒、数豆子,中年级的拨一拨、画一画,高年级的量一量、算一算等。可以独立游戏,也可以合作探究,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为学生构筑数学运用舞台,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体会从数学的角度表达意义、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花生》一课时,教师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罐花生(数量超过100个),课堂上,让学生拿出各自的花生,先目测花生的多少(哪一罐多些,哪一罐少些)感知数量的大小,然后通过亲自动手数的方式,感知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地数。数出100个花生;数出36个花生;数出80个花生;自己数;观察同伴数……。这样的常态课中,教师指导学生数得不亦乐乎,看得津津有味,100以内数字的概念-也随着学生的眼、手、口动作逐渐印记在孩子们的心里,形成初步的数感。
  除此之外,数学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猜测、尝试、合作、实践、创新等能力,教师要善于让枯燥的数学在学生面前活起来,善于使用各类引导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巩固创新,从应用上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除了教师课堂上的活动体验、方法指导,还有赖于课后的练习巩固,通过布置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课后留有思考,巩固知识、尝试创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数学应用上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口算题,要求学生一分钟完成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题8~10题;或一分钟完成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2~3题等,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每次学习一节新课后,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课堂上学生已经达成的学习成果,设计相应的练习,使学生既能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又能挑战自己的思维,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二)》(有余数除法)一课后,我设计了一道课后练习:面包2元/个、矿泉水3元/瓶、饮料4元/罐、蛋糕5元/个,小方有15元。(1)都买面包,最多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2)都买饮料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3胚可以怎么买,正好把钱用完?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内化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拓展了思维,感知了15与2、3、4、5等数字的关系,提升数感。而“还可以怎么买,正好把钱用完?”这个问题,让学生尝试创新地解决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在常态课中创造性的利用教材,重视启迪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日常教学活动,把培养数感落实到数学日常课堂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慕课(MOOC)”,是Mass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目前,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但在基础教育领域,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结合我校的具体校情、学情,借鉴“慕课”变式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又称“私播课”),我们正在实践着高中地理课堂的翻转。与和
【摘要】以高考为导向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普通课型单调,效率低。为解决这问题,我校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导学案”教学,该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践中如何发挥“导学案”的真正作用,值得反思。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2015年,大成中学在学习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基础上,结合学校实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何谓学情呢?本人认为包含:学生学习的情况,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教学目标的灵活性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本报综合消息5月3日,2017年全省市、县(市、区)教育局长学习研讨班开班仪式在广州举行。省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云贤充分肯定“十二五”以来我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围绕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特别是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着力推
【摘要】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做到说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1 N;开放;情境;观察;体验  《语文课程标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同时也要求我們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然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并收获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作为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研究学案导学模式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研究学案导学模式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动力,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这句话相信谁都知道,但是,在我18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时也从听过的公开课中,让我思考最多问题是:如今的学生,对呆板的书本学习没有明显的兴趣,对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不“来电”。那么,如今的课堂,追求高效的课堂,我们到底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结合实际,我想谈谈个人一些拙劣的看法。  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将课堂教学用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衡量,那么有效性教学就是用最好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低效的原因出发,探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
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利用故事作为具体桥梁和媒介,把抽象的英雄偶像或事物转化为具体生动的、通俗易懂的形象人物和行动,从而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启迪,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首先要注意选择题材  儿童德育工作始终是遵循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规律。故事题材应该由浅入深地分步进行选择。应注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调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研究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技巧  有效的提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日常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