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听辨乐曲特征”模块分析与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p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音乐学科,是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奠基石。本文以中国音乐学院资深视唱练耳教授许敬行和孙虹老师联合编著《视唱练耳》(高等教育出版社)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听辨乐曲基本特征”模块展开分析与研究,将教学实践与教学法研究相结合,旨在通过实例音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感。
  【关键词】视唱练耳;乐曲基本特征;音乐听觉训练;教学法研究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严密的教学体系。笔者有幸,和导师及视唱练耳研究生团队就这一问题申报参加了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百步梯”项目。课题选用的是我校本科生视唱练耳课程教材--中国音乐学院资深视唱练耳教授许敬行和孙虹老师联合编著的《视唱练耳》(高等教育出版社)。将教材中“听辨乐曲基本特征”模块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运用实例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一、“听辨乐曲特征”模块的理论特点分析
  在教学内容中,“听辨乐曲特征”模块的实质是把音乐要素训练与具体音乐作品相结合,在听觉上给予学生学习,如下例:
  例(1)
  此例选自第一册第十四课例(17),本课在和弦上要求练习大小三和弦;在节奏上要求练习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的节奏型。该谱例的选择紧扣要求训练的内容,并在实例音乐中进行听辨练习。笔者认为,音乐要素的基本训练与实际音乐作品片段相结合是此教材编写的一种指导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重视对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听辨内容广泛
  听辨内容涉及音乐术语、节拍节奏、和弦、终止式、曲式结构、音乐的时期、风格、特征、乐器音色等音乐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听觉过程中能够全方位的感受音乐特征。音乐术语中包含了速度、力度、强弱等方面;节奏包括常见的2/4、3/4、4/4、3/8、6/8拍以及第四册中的复杂节奏;旋律和伴奏包括听辨乐句与织体,不同伴奏织体类型曲例的听辨能使学生对不同织体都有所涉猎;调式调性主要训练学生对大小调式和五声性调式的调式调性感;和声与终止式的听辨集中在第二、三册,其中包括和声功能以及终止式在四部和声中的听辨;曲式结构主要包括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音乐的时期、风格、特征则主要集中在第三册的10-14课,包括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20世纪音乐等;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集中在第三册和第四册,包括常见的管弦乐器。
  (二)听辨内容由浅入深
  从听辨内容上看,教材第一册主要集中在音乐术语、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方面,到第二、三、四册内容越来越复杂,涉及和声功能、终止式、曲式结构等。从听辨要求上看,体现了要求学生从掌握单一的音乐要素到全面感受音乐特征的纵向要求,而每册不同的听辨重点,又从横向上进行补充训练。如果说“听觉分析”模块和“节拍节奏”模块是把音乐元素单独抽离出来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属于在个别中学习整体,“听辨乐曲特征”模块就是将这些元素再还原到音乐作品中,让学生在整体中把握个别,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综合音乐感。
  (三)教学环节紧密联系
  “听辨乐曲特征”模块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是一个独立的训练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材中,各教学相关内容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听觉分析训练,对单个音程、和弦、和声进行及终止式等逐个练习;接着进行节拍节奏的的专项训练,包括节奏听辨、格子节奏练习、二声部节奏练习等;接着进行听辨乐曲特征,其融合了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之后才进行听唱与听写曲调环节,如果没有听辨乐曲特征这个环节,学生在听唱与听写中,会觉得很突兀,找不到调式调性感和音乐感。因为听唱与听写,尤其是听写旋律,要求学生在听觉能力的基础上又具有音乐记忆力和对音乐整体的感知能力,它并不仅仅是对单个音程、和弦或是节奏的模仿与听写,而是对于乐感整体的把握。我们经常会谈到有些学生的乐感不强,这和缺少音乐整体方面的训练是有密切关系的。完成了以上环节的学习后,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进行视唱练习。
  二、“听辨乐曲特征”模块的教学法研究
  这部教材在内容提要中提到:“本书的主要对象是高师本专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和教学的参考书。”笔者从自身弹奏实践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此模块进行教学法的研究是合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最大价值的必要条件。从视唱练耳教学的角度对此模块进行研究,了解模块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培养学生何种视唱与听觉能力,有利于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合理的应用此模块。
  (一)教学目的
  “听辨乐曲特征”的教学目的通常很明确且具体,每课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训练目的,下例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音乐作品片断听辨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的练习:
  例(4)
  本课选自第一册第六课例(17)洪腾《在剧院里》,题目中提及的练习方法是:“教师弹奏两首乐曲片段,学生要分辨出其中的特征,范围包括调性的引用,基本拍子(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对于教师弹的乐句学生要能拍出节奏”①。教学目的在问题中被明确提出明确,即:1)调性应用:此乐段是大调还是小调?意大利文和英文的大调及小调式什么?2)节拍节奏:此乐段是几拍子?教师弹出括弧内︻的旋律,要求学生奏出其节奏。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此例中针对十六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级进的小音程以及纯四度音程与大三度、小二度音程结合练习、大小调式调性感的培养,与本课在节拍节奏训练、音程训练和调式调性方面的教学目的均一致。
  (二)教学设计
  1.课前资料准备
  (1)作品及作曲家背景资料收集。
  看似简单的背景的介绍,却能让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的同时获得大量的音乐基础知识,更加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使学习事半功倍。
  (2)教师课堂弹奏准备或音响资料准备。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环境选择课堂钢琴演奏,或是播放音响资料。如果选择课堂演奏则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在课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堂教学步骤
  (1)完成听觉分析和节拍节奏教学环节后,进入到“听辨乐曲特征”模块,首先介绍作品及作曲家相关背景;
  (2)弹奏或播放听辨内容,按教材要求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完成本课教学目的;
  (3)再次弹奏或播放听辨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特征。
  (三)教学示例
  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此模块教学之前,应该对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建议此分析的程序为音乐要素技术分析(特别注意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听辨要求分析、听辨重点与难点分析、听辨难点的解决办法、教学可达到的目的分析。
  结语
  本文所分析的由许敬行、孙虹老师编写的《视唱练耳》教材中“听辨乐曲特征”模块是视唱练耳学习与教学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音乐整体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所在的视唱练耳专业团队将此部分内容弹奏录制成音响资料,不但有效的节约上课时间还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的听觉体验。在弹奏录制过程中,本人及其团队对视唱练耳专业教学法的研习也有颇多收获。笔者希望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为视唱练耳教学转变为集理论知识、听觉训练、读谱视唱、音乐综合能力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教学模式尽绵薄之力。
  注释:
  ①许敬行、孙虹.视唱练耳(1-4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第2版,第三册,P65
  参考文献
  [1] 许敬行、孙虹.视唱练耳(1-4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第2版
  [2] 奥斯特洛夫斯基.孙静云,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M].音乐出版社,1957,(11)
  [3] 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
其他文献
为揭示混合梁结合部格室与承压板协同作用机理,基于弹性连续介质层法,考虑钢与混凝土问滑移效应及承压板对混凝土的局部承压作用,建立了格室-后承压板式混合梁结合部的理论计算
传统豫剧"旦角"的唱腔教学,常把变声期期作为唱腔训练的禁区。禁止学生演唱练习、唱腔调弦,使学生的演唱技术停滞不前,发声得不到训练、润腔得不到学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用
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现状目前,一些音乐院校已开创了地方音乐课程的先例:如泉州师范学院开设了南音演唱传习班;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师范专业)开设了长
自扬琴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受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琴竹也在不断的汉化、改革、发展,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扬琴琴竹。本文主要对中国扬琴琴竹各时期的演变与发展等方面进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愿望不再只停留于身体上的健康成长,而是希望孩子从身体素质到心理素质,从智力到情商都能全面发展。所以学校教育不再能完全满足家长们的需求,他们会让孩子去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提高班。而在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再次把艺术教育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然而与之伴随的也会有些极端的例子,例如:一些中小学为了完成
准确地探究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小提琴的演奏水准,朝着高水平、高标准和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当今,小提琴演奏和音乐并没有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