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1、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首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再次,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有学者指出,以有效教学作为切入点展开的教学研究,冲破了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的陋习,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为教学的改革和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开拓了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空间;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使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
分析有效教学的核心因素,有学者指出,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综合考虑的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即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发展: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与发展,着眼于人的内在的发展,以及充分的个性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发展。
2、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有学者把“有效教学”原则归结为五大方面:理解学习者、理解学习过程、创设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建立有益的学习伙伴关系、密切联系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点。“有效教学”的实现,需要通过确定科学的衡定标尺来规范和督导,其指标内容应是多维的。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界定: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以促进学习;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对“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提出建议:建立评价的指导思想;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秉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着重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
3.1 教师教学素养是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根本前提。教育智慧在教学素养上表现为:启发、机智和组织。有学者指出,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必然达成教学的高水平和高效率,既好又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即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追求。具体而言,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包括有效提问能力、清晰授课能力、课堂监控能力等。其中清晰授课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效教学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因此,教师是實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教师的能力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教师的视野正在发生着从学科视向课程视野的转变,教师的作用正在发生着从控制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3.2 教学目标的确定。“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确定教学目标是关键。教学目标要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目的达到了吗?没达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时调控?
3.3 敏捷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点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教师在备课时准备的多么充分,考虑的多么周到,在课堂中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众多学生的思维比一个教师的思维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并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因着学生的思路顺势而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顺势而学,那么整个教学气氛会非常融洽,学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就能够出现精彩不曾预约的有效生成,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3.4 教学评价
有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的升华。尤其是语文学习,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的思维引导非常重要。
有效性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所以,有效的教学应当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从关注知识教学转向关注教学事件是后现代教学观的重要转向,是重建有效教学评判标准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后现代有效教学的使命。
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著 2006年版
[2]《让课堂充满活力》贾志敏《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0月
[3]《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李明新 《小学语文教学》 2006年11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1、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首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再次,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有学者指出,以有效教学作为切入点展开的教学研究,冲破了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的陋习,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为教学的改革和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开拓了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空间;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使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
分析有效教学的核心因素,有学者指出,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综合考虑的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即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发展: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与发展,着眼于人的内在的发展,以及充分的个性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发展。
2、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有学者把“有效教学”原则归结为五大方面:理解学习者、理解学习过程、创设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建立有益的学习伙伴关系、密切联系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点。“有效教学”的实现,需要通过确定科学的衡定标尺来规范和督导,其指标内容应是多维的。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界定: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以促进学习;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对“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提出建议:建立评价的指导思想;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秉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着重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
3.1 教师教学素养是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根本前提。教育智慧在教学素养上表现为:启发、机智和组织。有学者指出,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必然达成教学的高水平和高效率,既好又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即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追求。具体而言,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包括有效提问能力、清晰授课能力、课堂监控能力等。其中清晰授课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效教学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因此,教师是實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教师的能力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教师的视野正在发生着从学科视向课程视野的转变,教师的作用正在发生着从控制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3.2 教学目标的确定。“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确定教学目标是关键。教学目标要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目的达到了吗?没达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时调控?
3.3 敏捷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点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教师在备课时准备的多么充分,考虑的多么周到,在课堂中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众多学生的思维比一个教师的思维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并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因着学生的思路顺势而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顺势而学,那么整个教学气氛会非常融洽,学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就能够出现精彩不曾预约的有效生成,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3.4 教学评价
有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的升华。尤其是语文学习,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的思维引导非常重要。
有效性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所以,有效的教学应当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从关注知识教学转向关注教学事件是后现代教学观的重要转向,是重建有效教学评判标准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后现代有效教学的使命。
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著 2006年版
[2]《让课堂充满活力》贾志敏《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0月
[3]《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李明新 《小学语文教学》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