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供给学派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sy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的世界性大衰退,至今仍然没有出现行将结束的明确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它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70年代的经济衰退相提并论。前两次经济危机,分别导致了经济学思想史上的“凯恩斯革命”和“供给学派革命”,这次经济危机是否会引发第三次“经济学革命”呢?这还需要我们继续期待。
  观察家们早就注意到,2009年以后,凯恩斯主义卷土重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采取相当激进的经济刺激政策,然而收效甚微,或者只在短期发挥了一定作用。各种凯恩斯主义的促进经济复苏的药方似乎全都失灵。另一方面,虽然西方各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些国家却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也违背了货币主义的预言。在此之前,自视为里根传人的小布什,声称坚持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却充当了供给学派的掘墓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与占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抗衡的是以哈耶克、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从历史上看,当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货币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业已成熟,并呈现出了主流化趋势,供给学派尚处于襁褓之中。从代表人物的影响来看,当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早已闻名全球并且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收入囊中时,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蒙代尔、罗伯茨、费尔德斯坦等人才刚刚崭露头角。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推出的“经济复兴计划”的主要理论依据却是供给学派理论,里根本人也被称为“供给学派总统”。这就是异乎寻常的“供给学派革命”。

堡垒形成


  当然,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体,除了强调减税的供给学派政策,货币主义政策和以坚持平衡预算为特点的传统保守派经济政策,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关键在于,不仅这次“革命”被称为“供给学派革命”(而没有被称为“货币主义革命”或其他什么革命),而且日后的观察家们也都将美国经济复苏的功绩记到了供给学派头上,以至于凯恩斯主义集大成者、“干预主义”头面人物保罗·萨缪尔森也不得不承认,“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段经济胜利的历史”。甚至到了1996年,克林顿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还宣称:“我们增长政策的基础是供给经济学理论。”
  那么,“供给学派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会涉及供给学派干将保罗·克雷格·罗伯茨的活动。
  保罗·克雷格·罗伯茨并不是最重要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那是拉弗和蒙代尔),也不是最重要的供给学派政治家(那是里根和杰克·肯普),但他却可能是“供给学派革命”最重要的推手。
  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前身是“肯普—罗斯法案”,罗伯茨是这个法案的主要起草人。在出版了《异化与苏联经济》《马克思的经济交换》等著作之后,罗伯茨进入国会,自1975年至1978年,担任共和党众议员肯普的经济顾问。在这个时期,罗伯茨竭尽全力,争取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对供给学派经济政策的支持,成了两党之间协调同情供给学派议员的核心人物。1976年,罗伯茨还担任了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少数党(即共和党)成员的首席经济学家。事实可能正如罗伯茨所云,“这场革命于1975年夏天发源于国会议员杰克·肯普的办公室,一直持续到里根政府的头30个月。杰克·肯普是第一个供给学派的政治家,罗纳德·里根则是第一个供给学派的总统。”而且,“这场革命是在少数几个人的不懈努力下产生的。”
  1978年,《华尔街日报》主编罗伯特·L.巴特利请罗伯茨接替离职的裘德·万尼斯基,担任该报评论版编辑。在此之前,罗伯茨已经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过多篇评论,不仅扩大了供给学派的影响,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万尼斯基也是一个供给主义者,1975年,他安排福特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及其副手迪克·切尼与拉弗见面。正是在这次会面中,拉弗在一张餐巾上绘制了著名的“拉弗曲线”。不过,当时福特政府并没有采纳拉弗提出的减税建议。
  罗伯茨在《华尔街日报》评论版编辑的职位上一直干到1980年。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当时附属于乔治城大学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从事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万尼斯基、罗伯茨等人在使《华尔街日报》评论版编辑克里斯托尔和鲍勃·巴特利从单纯的研究者转变为供给学派经济学家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们使《华尔街日报》变成了普及供给学派理论、鼓吹供给学派政策的中心和堡垒。

功成身退


  1980年,里根在总统选举中战胜了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和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共和党人约翰·安德森。1981年初,罗伯茨进入里根政府,担任助理财政部长,主管财政部经济政策办公室,负责经济政策的设计。
  虽然里根被称为“供给学派总统”,但在供给主义者看来,关于经济政策,他们并没能在里根政府内部占据优势,尤其是白宫办公厅及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分别掌握在“权贵派”詹姆斯·贝克和“保守派”戴维·艾伦·斯托克曼手中。贝克和斯托克曼都曾担任过里根对手的助手——在共和党内初选时,贝克是里根最大竞争对手老布什的竞选总管,而斯托克曼支持的则是约翰·康纳利(此前斯托克曼还担任过约翰·安德森的助手)。罗伯茨等供给主义者认为,自己是“里根派”,而里根政府内除了货币主义者之外的那些人,则想把里根拖回旧有的轨道。
  里根政府执政初期,供给主义者主要集中在财政部。他们以罗伯茨为首,是操纵供给学派经济学这种“巫术经济学”的“巫师”。“巫术经济学”是老布什给供给学派经济学取的绰号。与在国会任职时一样,罗伯茨也成为了政府内供给主义者的核心。
  1981年8月底,在全面减税法案获得国会通过后,美国總统里根特地致信罗伯茨表示感谢。里根说道,“执政最初几个月的经历是令人振奋的,而你为了使我们的‘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内容得以在国会通过所进行的努力,构成了供给学派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给学派革命成功了,或者说,已经变得不可逆转。1982年的1月,罗伯茨宣布辞职,离开里根政府,担任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政治经济学研究部门的“威廉·E.西蒙斯主席”,直到1993年。后来,罗伯茨还相继担任过加图研究所和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罗伯茨现在依然是一名非常活跃的学者和评论家。1993年,《福布斯媒体指南》把他列为“全美国最顶尖的七位记者”之一。他对民主、共和两党政府都持批评态度,对小布什的攻击尤其猛烈。罗伯茨撰文指出,“真正的保守主义者”是小布什政府的“第一批受害者”,小布什的支持者与“狂热地支持希特勒的纳粹冲锋队员一样没脑子、没道德”。

为何发生


  从上面勾勒的罗伯茨的活动轨迹可以看出,在一批有坚定信念的活跃分子的积极努力下,一个宣扬、推广供给学派思想的网络早在里根当选总统之前就已经形成。这个网络有自己的学术领袖,有自己的政治领袖,有自己的思想阵地,当然也有自己的追随者。如果时机成熟、情势有利,这样一个网络是可以迸发出极大力量的。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供给学派的网络形成之前,新自由主义者的网络早已形成,而且更成熟,规模也更大(例如货币主义学派的网络),为什么偏偏就发生了供给学派革命呢?原因或许有三个。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供给学派比货币主义学派的“革命性”本来就更强一些。货币主义虽然反对凯恩斯主义,但是它事实上也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的框架之上,而且同样侧重于需求一面。供给学派则直接从供给一面入手,对凯恩斯主义的挑战显得更直接。
  第二,货币主义能够解释通货膨胀的根源,但是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货币主义能够给出的意见并不多。正如哈耶克所指出的,“货币主义理论在所有情形下都会面临的主要缺陷是,它突出强调货币数量的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因而使人过分关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债权—债务关系的有害影响,却忽略了向流通中注入和撤出货币数量对相对价格的结构所产生的更重要、危害也更大的影响。因为这会扭曲资源配置,尤其会导致投资向错误的方向配置。”供给学派成功地使共和党主流关注经济增长,而減税在当时的情境下几乎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选择。
  第三,里根执政,是政党交替执政的开始。政治家必须有所作为,不然就是“政治不正确”。货币主义者、奥地利学派的经济主张,如果放在当时英国的情境中看,就是“革命性”的,因为实现了他们的经济政策就算得上是“大有作为”。而且英国必须解决工会势力过于强大、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还要完成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但美国这方面的问题远远不如英国严重,因此采取货币主义者、奥地利学派的经济主张,可能会显得政治家“无所作为”。同时,里根总统的信念、苏联扩张带来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由是观之,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美国,多年的滞胀令凯恩斯主义名声扫地,货币主义者已经在学术上令凯恩斯主义者举手投降,供给学派以革命的姿态出现,趁势而上,迅速地填补了货币主义的空缺,实现了一场革命。
  任何革命的发生,必定是“黑天鹅”事件,或者说是一连串“黑天鹅”事件的结果。有心人的苦心经营汇成潮流,再配合特定的环境、情势,方能成事。关于本次经济危机的成因还未形成共识;到底是什么“主义”该为危机的发生承担责任(即“革命的对象”),也是一笔糊涂账;至于新思潮的汇聚,也没有明显的线索。这样来看,新经济学革命可能仍在酝酿当中。当然,任何“经济学革命”,我们都是乐见其成的。
作者为浙江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其他文献
“读者只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对许多事有所了解。”这句话来自《今日美国》的创办者、甘尼特传媒集团前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艾伦·纽哈斯(Allen Neuharth)。  作为美国乃至世界一代传媒枭雄,纽哈斯显然对媒体命运及大众品味富有深刻洞见。他帮助改变了美国报业面貌,创建一个伟大的新闻帝国。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  纽哈斯于1924年生在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小镇,父亲在他22个月大时去世,母
期刊
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如果坚持合法办案会让一百个贼跑掉,那就让他们跑掉好了,让一百个贼跑掉,也比大家都像贼一样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好得多。  显而易见,这是减少冤假错案的逻辑,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宁可漏网一千,也不能冤枉一个”。但在中国,一些执政者长期以来信奉的理念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漏网一个。”于是,冤假错案时有发生,甚至会发生一些相当荒唐的冤案,不断地在刺激公众的神经。从聂树斌案到赵作海案,从吴
期刊
2012年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由于政府征用土地,李世和凌晨五点多就来到李家祖坟,准备迁出在这里埋藏了 28 年的母亲和 14 年的父亲。北方秋日的早晨略有几分寒意,李世和一家人,点燃篝火取暖。  起初是黑沉沉的夜,然后天渐渐亮了。悼歌在村东红柳林的上空吟响起来,断断续续,一连九遍。  林地深处,铁锹有节奏地挥动着,一座盖满骆驼刺的坟头很快被夷平。工具继续向地下掘进,不久
期刊
人类始终面临的约束之一是资源稀缺。所谓资源稀缺,不仅指矿产、森林和能源等有形资产的匮乏,而且还指空气、美貌、天资、时间和注意力等无形资产的不足。要高效利用资源,人们不得不作选择,而只要有选择,就必然有歧视。换言之,选择和歧视,指同一件事,是两个共生共栖的概念。  有选择就有歧视。选择一张王菲的唱片,就歧视了所有男歌星和绝大部分女歌星,也歧视了中国京剧和西洋歌剧。一个男人娶一个女人为妻,他就歧视了所
期刊
今天的上海黄浦江,漂浮辗转于其中的物种日益丰富,人们对此叹为观止之际,却不知类似事件早年也曾出现,且富有更多隐喻。  鳄鱼多年未曾游弋上海黄浦,但在20世纪初期,它们突然到访。迷信的中国人难免暗暗称快:此征兆预示洋鬼子快要丧失它们在中国的威权。这一幕出现在霍塞(Ernest O. Hauser)的《出卖上海滩》中。彼时,国人已将图强梦寄托于实存的鳄鱼而非虚幻的龙,显示出对失落已久的野悍之强力的渴求
期刊
4月18日,在中国极客张沈鹏创办的比特币交易平台(42BTC.com)上,比特币对人民币的平均交易价为576元。当天,该平台完成了100个比特币的交易量。仅仅过去一周,4月25日上午,比特币对人民币的平均交易价已达到906元。据42BTC网站统计:在过去的32个月,比特币价值已经翻了1000倍。2013 年 4 月 16 日,德国柏林,部分商铺开始接受比特币(Bitcoin)付款。“比特币”的概念
期刊
2012年9月25日晚上,东京新大谷饭店贵客盈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正在举行“国庆63年招待会”。日本各大媒体迅速以“异常”作出报道,因为这个招待会本来计划同时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最终漠然若无其事,无疑表达着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严重抗议。  会场入口设置了金属探测器,宾主貌似寒暄如常却全无轻松欢快的气氛;等到大使致辞,果然称对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深感忧虑”。  正如人们所推测的
期刊
4月21日早上9点,震后25小时。一只公鸡被村里的“先生”割喉,“先生”念念有词:此鸡不是普通鸡,而是人间报孝鸡……然后将鸡血涂在漆黑的棺木上,作为封印。70多岁的老人杨国仕在这场大地震中死于倒塌的房屋里,村里人正齐心合力为他准备葬礼。  这里是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红岩子组,除杨国仕,死于这场地震的还有3岁的杨家欣和80多岁的杨国祥。  位于震中的龙门乡共有8000余户居民,在4月20日的7级
期刊
征地制度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如果它是一个很专项的、很具体的制度的话,还可以慢慢设计。现在的问题是,这项制度已经左右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左右这套路子还能走多远,更进一步地讲,左右着国家能不能建成一个现代社会。  总体来说,过去30多年,我们利用这套征地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过去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这套征地制度基础上的,是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由政府来推动出口导向工业化,由政府来主导城镇化的进程,而
期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3年3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78(取值范围在1-9之间),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回落0.05点),表明经济形势保持稳定(见图1)。  其中,反映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满意程度的即期景气指数为4.90,比上季度微升0.16点;反映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走势乐观程度的预期景气指数为6.66,比上季度微降0.26点(见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