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婚启事亮“高度”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家。丁乃钧直到40岁仍然单身一人。
  1980年年底的一天晚上,整个学校一片冷清,年近40岁的丁乃钧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一份《人民日报》。无意间,他看到了一则广告,便突发奇想:既然产品能在报纸上登广告,单身的我是否也可以在报上刊登一则征婚广告呢?于是,丁乃钧连夜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请求给他登一则征婚广告……
  1981年初,《市场》报刊登了这则征婚启事,丁乃钧也成了新中国公开征婚第一人。
  丁乃钧的征婚启事是这样写的:
  “求婚人丁乃钧,男,未婚,四十岁,身高1.7米。曾被错划为‘右派’,已纠正。现在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数学教师,月薪四十三元五角。请应求者来函联系和附一张近影。”
  由此,丁乃钧赚取了足够的眼球。“文革”对人性的压抑轰然释放,一颗颗年轻、好奇、爱美的心正在萌发,一个不断产生新奇的时代已经到来。三个月后,一位吉林张姓姑娘看上了丁乃钧,两人于当年年底结婚。婚后不久,张在北京拜访了刊发这则征婚启事的编辑赵立岜。
  时光荏苒,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提起征婚启事,赵立崑还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
  “小张,你条件这么优越,怎么也跑来应征了?”赵立崑一见面就问。
  “我对征婚启事上写的基本情况比较满意,就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来了。”张答道。
  “哦。1.7米的身高,可是半残,你不介意?”赵笑了。
  “当然介意,女孩子都很看重身高。我有一个朋友,身高1.62米,却要求对方要有1.75米,矮1厘米都不行。不过,丁是南方人,1.7米已是标准身高了。”张回答道。
  那个时代,寻找伴侣不再用政治标准衡量,不再看重出身,而开始回到“人”本身的条件。也正是那时开始,男女都明确把对另一半外貌、气质的要求,写进了征婚条件里。男女情爱,原本源于彼此爱慕,而令人倾慕的,最直观的便是外表、谈吐……从那个时代开始,不仅男性要求女性“容貌端庄秀丽”、“身材苗条”,女人们对男性也有了更多要求,要像高仓健一样阳刚,像费翔一样俊美,像刘文正一样有才有貌……
  “除了身高符合你的要求,你还看上了丁什么?”赵追问,“他可曾被划为‘右派’哦。”
  “当然还有长相。征婚启事上的照片,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帅气十足。我也不在意他曾被划为右派,况且,当时有很多被打成右派的人都是有文化、有水平的人。他虽蒙受冤屈这么多年,不但没有颓废,还继续努力生活,工作,这让我很敬佩。”张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让赵很惊讶:“难得你还有这种想法。男的当老师被称为‘臭老九’,工资又不高,你也不在乎?”
  “找对象不能苛求太多,能基本符合就不错了。”张就这样看上了丁乃钧。
  遗憾的是,这段开辟了新时代的“征”来的婚姻,却因种种原因没继续下去。1983年,丁乃钧和妻子回到江苏老家没过多久就离婚了。提及往事,如今年过七旬的丁乃钧也疑惑于当年“吃螃蟹”的勇气:“(征婚启事)最开始我不知道写什么才好,综合考虑当时女子一般的择偶要求后,就把我的年龄、身高、职业、工资都写上去了。还特意附上了一张半身照。我想,除了年龄和曾被划为‘右派’不怎么符合要求,其他的几点一般女孩子是满意的……”
  而今,在北京,年逾七旬的赵立崑仍不知丁、张已经离婚,还在给人们讲述着1981年他俩的征婚往事;在江苏,丁乃钧娶了一位小他30来。岁的农村女子为妻,过着平淡的日子。和张离婚后,丁也不知张情归何处。
  
  链接: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
  
  1980年年底,丁乃钧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请求编辑给他登一则征婚广告。
  这封信还真给编辑们出了个难题。因为,自1949年以来,中国还没有哪家媒体刊登过征婚启事。丁乃钧刚摘掉“右派”帽子,政治影响还在。若再来一个征婚启事,掀起一股不良的资产阶级思想,无疑是雪上加霜。何况,当时《大众电影》接吻照风波刚刚结束。不过,幸运的是,1981年1月8日,《市场》报刊登了这则征婚启事。
  没想到,因为征婚启事,丁乃钧成了流氓、恶棍。支持的说他胆子大,新潮;反对的说他给社会抹黑、污染社会主义风气!三个月后,这则征婚启事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时有很多应征者,光是信件,丁乃钧就收了460多封。最后,他与一位吉林姑娘结婚。
  后来,这则征婚启事,英国路透社、朝日新闻、美联社、巴黎电台等都进行了报道。报道把征婚启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象征。
其他文献
车祸能摧毁一切,却无法毁掉爱情。    车祸降临时,李世巍和张军刚刚确立恋爱关系一个月。  手术进行了10多个小时,一共用了19块钛合金51根钉子,医生告诉李世巍,他心爱的姑娘可能毁容,而且,不知道能不能醒过来。  医生不忍心伤了年轻人的心,于是说:“爱人的呼唤或许会让奇迹出现。”  医学专家的话让李世巍看到希望,他开始一遍遍唱《灰姑娘》,这是过去他和张军在一起的时候,她最爱听的歌。唱得口干了,就
期刊
书籍    一个生态学家成为母亲的历程  《十月怀胎──一个生态学家成为母亲的历程》,作者桑德拉·斯坦格雷伯博士,这位生态学家以怀胎十月的顺序讲述她自己妊娠和分娩的故事,编织进了有关遗传学的科普内容,同时又揭示了环境造成的危险。    亲密之爱  《亲密之爱》由国际知名的婚姻与性治疗专家克利福德彭纳、乔伊斯彭纳夫妇共同撰写。  作者用鲜活实例,为尴尬婚姻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让婚姻之船快要触礁的
期刊
爱,从不卑微。     打从她记事时起,大舅就好像不是这个家的人。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刚被收容所送回了家,和街上的叫花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外婆在屋里大声地骂,他蹲在一旁小声地哭,像受伤的小动物。不多久外公回来,一见他这样子,就跑到门背后拖了一根扁担出来,劈头盖脸地向他打去。他“嗷嗷”地叫着,却不敢躲闪。他跪在地上含糊而大声地叫着,她仔细地听,是“爸爸我错了。”后来她知道,大舅小时生病把脑子烧坏
期刊
写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    那天和一个香港朋友聊天,说起了黄家驹的一首歌《大地》,听说是送给父亲的,不知不觉中让我也谈起了父亲来。  我习惯叫那个男人“老爹”,直到今天,他依旧会给我买花衣服穿,会背着妈妈给我零花钱,会时不时电话查我的岗……  他老骂我懒,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好象我是个和他无关的路人甲路人乙。可是当他看到劳累了一天的我坐在沙发上被他骂的时候只是傻笑,也不辩驳,他选择了默默
期刊
如同没有不生病的人,世上也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婚姻。  放眼周围,也许真的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外人看来光鲜无比、恩爱和谐的家庭,关上门也会有想象不到的矛盾和烦恼。建国60年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婚姻观多元、婚姻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婚姻出现问题不可怕,就如同人的身体,只要不是病入膏肓,就还有健康的希望。然而我们不少人总是不愿谈及,更无法正视婚姻问题。不是我们意识不到,而是深以问题婚姻
期刊
如今,大家都喜欢供奉财神,这样下去,财神很快要变成众神之神了。    做饭的时候想到,也许该买个灶王爷放在厨房里。  今日之灶王爷,应该是倍感寂寥的。在新式厨房里,没有木柴燃烧释放的黑烟和香气,过去人们只需勤勉地收集柴禾就能做饭,但在今天,却需要有钱购买天然气和煤气罐才行。厨房里也不再有木头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只有抽油烟机隆隆作响,灶王爷一定觉得很吵,又嫌煤气味太过难闻,坐在那里暗自生气吧。他应该
期刊
建国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对于中国,却是一场亘古未有之变。婚恋之变,无疑是这场巨变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60年婚恋,最大的特征是两个字:激荡。多变、颠覆、震撼、深刻,勾勒出这段情史不同凡响的大轮廓。  婚恋问题,世上的人谁也躲不开。情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需求。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不管是出于生理需要,还是心理慰藉,或者传宗接代,很难找出一个正常人是婚恋的绝缘体。  婚恋问题,是人生很重
期刊
60年风云激荡,中国人的婚恋观一个甲子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路程:传统颠覆,婚恋多元,幸福成为唯一。60年变迁史,镌刻着众多具有时代印记的流行词,连缀起来,绘就了60年的婚恋图卷。  60年过去了,“刘巧儿”仍然会被人提起,这是个曾经蜚声全国的名字,能瞬间唤起父辈们心中那个熟悉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封芝琴。  我们几经周折,联系上这位已85岁的老人。和黑白相框里那张娟
期刊
朱凤琴:63岁  郭常信:68岁    1967年深秋,我和妻子朱凤琴的婚恋在“文化大革命”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中开始了。  我1965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按规定“下去”参加了一年“四清”。1966年9月回来,正赶上“文化大革命”。1967年,我已是27岁的大龄青年了,还没有女朋友,好心的老同志吕燕就帮我介绍对象。  对象是比我小5岁的女孩朱凤琴,在太原街一个食品商店工作,各
期刊
口述:和慕娟 整理:许 芳    我叫和慕娟,是沈阳市第一食品厂一名退休工人。1956年8月和老伴蒲文和登记结婚,这张结婚证陪伴我们携手走过了52年的风雨历程。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坚强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4人艰难的生活。因为家里穷,缺劳力,小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安心在农村参加劳动。  两年后,有亲属在城市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叫蒲文和,是辽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