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85695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指的是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所拥有的实际能力,即学习成果,通常是针对毕业生而言的。成果导向教育重视的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是重视教育的思维变革,是由传统的重视学科内容发展转向学生毕业后活动行为和能力增长课程发展的变革。可以说,成果导向教育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在于当学生经过学习后真正可以掌握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的职业。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言,成果导向教育更有利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果导向教育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其相关课程体系构建既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成果导向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设计


  (一)确定专业方向
  新时期,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在新政策与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依照相关的指导思想,对高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新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促进旅游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旅游人才,为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二)设置目标岗位
  高职教育重点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并为学生的就业做打算。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其根本任务。这就意味着旅游管理课程的设置需以人才供需为基准,对当地的旅游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岗位人才需求,并对其所需人员的岗位执行能力进行分析总结,规划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立。首先,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调研,具体可以通过各大招聘网站对数据进行获取和梳理;其次,深入就业市场,可以通过对旅行社以及酒店的走访,与相关专业管理人员的访谈来对旅游管理专业工作岗位进行详细调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
  (三)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需要具有条理性,不能过于片面和空洞。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高职院校的功能在于对人才的培育,让学生完成从普通人蜕变为精英的过程。正因为此,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必须一致。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思路作为指导,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国家层面
  当前,我国对旅游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定位应效劳于旅游行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定位的总要求,其规模应继续扩充以满足在最短时间解决供需缺口的局面,其质量应在重视传授旅游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道德和素养的培养。
  2.社会层面
  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培养目标要进行区分,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其所需工作岗位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决策。因此,我国高职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时需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突显地方特色。
  3.企业层面
  高职院校培养旅游管理人才需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工作需要,将学生培育成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4.学生层面
  学生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个人魅力,不断丰富、充实自己。
  (四)选择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配置课程内容不能完全复制全日制本科的做法,而应根据合理的人才定位,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化职业素养,以旅游企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主要内容。课程体系设计一定要指向具体的目标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旅游行业输送技术型人才。除此之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例如,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开设相关课程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为高层次院校输送人才。课程内容设置时要避免固定不变或过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市场需求与旅游行业的发展更新课程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环境。

二、成果导向教育改革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的保障


  (一)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需要加强专业课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体系构建中,请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也可以请他们来担任实训课教师或进行公开讲座,让学生对行业、企业文化有一个提前的了解。与此同时,企业专家们也能从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找寻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才。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实训基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中企业的参与度,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旅游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校內实训基地是在校内为学生建设仿真模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提前熟悉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校外实训基地就是为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实现人才的直接输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还能有效解决校内实训室操作台不够的问题,并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促进企业对人才有目的地培养,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除了教育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之外,政府还应加大支持力度。政府通过相关立法,对高职教育的地位进行保障,明确旅游业对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共同进行监督,并在课程开发中遇到问题时提供帮助使其正常有序地开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指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教师队伍,以此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现如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3种基本途径来提升自我能力。
  第一,学校鼓励教师进入企业继续学习。学校的教学环境相对较为封闭,工作也大多都是周期性的重复性工作,如果不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就无法培养出与时代相符合的新型旅游人才。教师结束企业实习后,能够将自身所学及时传授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第二,学校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即安排优秀的教师继续学习,掌握更为前沿的专业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并考取更多职业资格证书,而教师综合素养也可持续影响到广大学生。
  第三,教师可由学校推荐,到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专业化的旅游管理培训,在此过程中汲取更多的先进教学经验,并在学成后将其运用进本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
  (四)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分析,例如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对知识储备的能力存在不同。另外,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量身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从合作交流中有效获取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责任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
  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强化校本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两方面内容。就前者而言,应当丰富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就后者而言,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倡双语教学和网络教学。随着旅游全球化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需要更多优秀的双语人才,这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日常交流和旅游专业相关的英语用语。另外,近些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同时还可以将旅游专业不同岗位的具体日常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分享到网络,同时利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途径进行交流和学习。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教学,都要和预期学习成果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灌输法”,而是应当采用更多新型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具体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情景(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等。
  第三,加强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的融合。教师的教学应当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工作的紧密结合。就成果导向教育而言,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一定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更有职业代入感。
  (六)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習结果,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过程的总结性体现,表现了学生的能力。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采取多元化评价。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评价中,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否符合旅游业的标准,是否可以在旅游企业中进行顶岗工作。因此,针对学生的独特性发展,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终极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相互关联。
  第二,构建反馈机制。有效的教学反馈有助于教学改进意见或建议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某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强的自信,刺激求知欲。反馈机制还有利于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进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第三,完善评价数据库。要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信息转换成各种数据,建立每个学生的电子评价档案,用于汇总学生在学习中每门课程、每个阶段的评价,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可供企业用人单位随时进行查看,并根据岗位的需求来对毕业生进行选择。除了要针对学生建立评价数据库之外,还应当建立教师的评价数据库,其中包含学生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有了评价数据库,不仅有助于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还便于学校的教务管理。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市场适应能力,这是其优势和谋生基础。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讲述了从成果导向教育方法及研究顺序对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再设计,即第一步确定专业方向,第二步设置目标岗位,第三步确定培养目标;又讲述了成果导向教育改革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的保障,即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及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分析整合,以完善基于成果导向教育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引言  哈密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部,素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雄伟的天山将哈密市一分为二,形成了大漠戈壁、高温炎热的山南和雪山森林、清凉舒适的山北两个截然不同的气温带。而东天山风景区位于东天山北坡,东起寒气沟,西至松树塘,南自天山庙,北接鸣沙山,总面积120平方千米,距哈密市约70千米。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哈密东天山景区不仅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
期刊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生态风景区的建设,是促进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人们享受自然资源的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要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又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是一个很难掌控的平衡点。本文将对现在的生态风景区存在的共有问题,提出一些规划建议,以期为景区管理提供参考。一、生态风景区
期刊
引言  交通对旅游具有重大意义,从旅游的产生到旅游的变革都伴随着交通革命。旅游交通作为旅游的通道,实现了游客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交通与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构建了完整的旅游系统。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运营必然建立在交通的可达性基础上。高铁的出现为人们展示了大规模快速运输的效应,特别是中国高铁的发展,实现了游客一直期望的“旅快游慢”的理想状态。高铁快速、安全、舒适、运输量大,特别受人们欢迎
期刊
引言  随着智慧旅游的普及,大多数游客都选择以智慧旅游的方式出行,因此,在这种智慧旅游背景下,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具有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旅游局注重智慧旅游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培养符合智慧旅游行业需求的优秀旅游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培养适应智慧旅游所需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急需优化发展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社会与智慧旅
期刊
引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处在“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从一般的“农家乐”向“乡村文明”、向游客体验乡村文化的内涵发展转变。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未来方向的乡村生态旅游意义重大。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富有乡村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以城镇居民为关键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求知学习、生态体验、亲近自然等需求为核
期刊
引言  在工业革命发展的背景下,以往的学徒制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引进新型的现代学徒制,使高校教育和企业展开新型的合作模式,确保高校毕业生符合行业的职业技术需求。其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高校将高职旅游管理要求和现代学徒制相结合,把教学培养方案界定在培养技术突出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并借助高职旅游教学和公司培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融
期刊
引言  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营造现代健康生活的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促进康复,也可以增进人际交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推动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一、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域位置
期刊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职业技能大赛精神与中职学生的认知相契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比赛,检验学生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技能的熟练性与规范性,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中职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太大有兴趣。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在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方面相对不足,而动手能力较强,且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通过反
期刊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正在培育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为1 350万人左右,今后几年将每年需新增50万~60万人,而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却不足30万人,显然供不应求。同时,旅游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
期刊
引言  毋庸置疑,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为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旅游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内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人们出行时间缩短,出行效率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不同的地区旅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强和中国的交流,如对中国居民开放旅游市场。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人们消费,同时也为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