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教学模式优化初中政治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_142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应用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政治课,过去的一年中,在我市教育局大力倡导及推广下,“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已逐步深入每个教师心中,切实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应用当中,难免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共通的,现罗列出来,方便大家共同参考。
  关键词:政治 模式 优化
  
  一、落实每一环节、每一步
  
  这一点在去年的教研会上,赵国局长强调过。我们要明确模式只是一个框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适合这一模式,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体现出模式中每一环、每一步。该舍则舍,该创新则创新,这样做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很好地解读了模式,所以要准确地把握住一个度。
  
  二、精设问题、巧妙答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问题为中心,所以在很多的课堂应用中认为,课堂没有问题怎么能行。在提出问题这一环中处处设疑引导学生提问。不论是教师提出的,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过量的质疑让课堂上充满了问题。而有了问题就得解决问题,围绕问题教师又得想办法引导学生解决。结果满课堂的问号,可能就使我们远离了最根本的教学的目的和对重难点的解决。这也是模式中最大的问题。所以,问题的设计在于精,在于巧,更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当课堂上已有了明确的问题链,在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怕冲淡了预先提出的问题,不追问,但精彩往往源于生成,必要的追问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妙想连篇,所以模式中的某些环节是需要教师深入追问的,或者反问。学生一旦有了热情也就有了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多采用激励、鼓舞、唤醒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围绕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优良组合。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能忽视
  
  民主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师生智慧的火花才能迸发。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方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课堂上真正主人是学生,这是课改的核心,教师已有意识地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这种作法无庸质疑,但课堂上也不能缺少教师的精彩妙语及循循善诱的引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详讲则详讲,该演示则演示,该点拨则点拨。这里往往老师的理念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解读材料时一定要让学会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所举事例的意义,并进一步反思自身的行为,教师只有入木三分地挖掘教材,才能在落实模式的每一环节中不走过场,实实在在地把模式的理念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上。
  
  四、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提炼
  
  政治课教学中,最不受欢迎的就是语言平淡的照本宣科和千篇一律,把政治课上成了说教课,开口闭口就是不能怎样,应该怎样,是什么不是什么。许多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注意语言的幽默化,寓乐于教,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学生们感到枯燥抽象,不好理解的一些观点,在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一些笑话、漫画、故事、古诗等手段,收到较好的效果。
  政治教学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如贯穿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的主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时,可以运用比喻:把生产力比喻为脚,把生产关系比喻为鞋,每个人鞋的大小是根据自己的脚来决定的,并且每个人的脚随着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鞋必须合脚,随着脚变化的大小而更新。反过来,合脚的鞋有利于脚的健康与正常活动,不合脚的鞋则不利于或束缚脚的健康与正常活动,这就得用新鞋替代了。用上述通俗易懂且对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比喻来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发生变化,生产关系也会发生改变,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使学生易于理解、把握并记住这一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只要再想一想自己的脚与鞋的关系就能会意和领悟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学生学习兴趣也大为提高。
  
  五、注重课堂教学情感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最大的悲哀就是学生对该课没有兴趣,一上课就犯困,这固然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枯燥有关,也与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自身的体态表情给学生学习情绪上带来的影响也有关。
  因此,政治课教师叙述经济政治现象、哲学道理时,不能客观注意地象和尚念经一样,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必须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情感因素,使教师的情感与课文的内容紧密相连,使课文的内容随着教师的情感延伸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激发感染学生。
  新学期里,我们将进一步把“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去,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我市政治教育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课教学上,教师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上好每节课,而且要求学习者积极对待英语课业,自觉进行各种言语练习。有必要深入地了解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力图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为此,教师应当考虑到这样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培养学习兴趣    掌握课堂,首先强调的是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后随意注意三种。  不随意注意是在没有自觉意图、不
期刊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刊
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和中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一、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思维和精神活动,注重开发学生潜在智能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课堂还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关系的重要场所,这种关系包括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相融与排斥、竞争与合作等,涉及社会情感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创新教育,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如何优化数学课堂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在于你有多少知识储备,更在于你怎样去施教、去传授,变自己的知识为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作者情感、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只有三者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实现知识的对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三者中教师是主导,是连接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是主体,一
期刊
内容摘要: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世纪的人才观,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是我国教改的要求,是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 审美  如何突出审美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
期刊
若干年来我们大多数教师都缘于老掉了牙的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方面的施教,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度,又如何结尾等等,讲得有板有眼,让学生拿腔拿调一层不变地作文,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样如法炮制地进行作文教法和学法的演练。学生的棱角磨平,灵感尽失,创造力和想像力严重受到了压抑。加上学生时间所限,读书少,对生活体验不够,涉事不深,领悟不透,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理论上的升华,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少了真情实感,
期刊
开放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开放,即解放禁锢、限制、封锁等。借用一个哲学名词,叫做“实事求是”。放开自己的心扉容百川之水,这就是开放式。  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学习主体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的时间保证。这种教学见分不见人,以工程的眼光看待教学,用工程的方法设计、评价教学。所谓“工程”,即事先设计好“图纸”,工程师据此施工,不敢随意变动。教学的“图纸”就是大纲、教材、死板的教学程式、
期刊
内容摘要: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介绍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从基础知识着手,精选习题,进行优化组合,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关键词:精选习题 指点 引路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期刊
Analysis of the Contras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Introduction   ⅠThe contrast of soul and heart between the black people and the white people   A. The attitude and love that Huckleber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