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的叙事技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005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散文在中学教材中可谓独放异彩。它以叙事为基础,但又不是单纯的叙事,同时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者充满情趣、或者蕴含哲理、或者饱含深情,表现相当丰富,显示出高超的叙事技巧。尤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更是将这些技巧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
   一、寓趣于事,通过叙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文章中先生借长妈妈之口讲了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一条蛇精,化作美女,巧施美人计,妄图残害一位古庙“用功”的书生。一位高僧,佛法精深,识破机关,及时出手,治死了蛇妖,拯救了书生。到底邪不胜正啊!这个故事听起来相当惊险、悚人,却没有丝毫恐惧的感觉。无怪乎小先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断追问,就想得到一盒高僧那样的飞蜈蚣呢!活脱脱一副天真、率性的儿童模样,情趣盎然。
   百草园中传说的这条赤练蛇和那条死去的美女蛇如出一辙,“本是同根生”。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为百草园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神秘气氛。这种神秘是和“拔何首乌,寻找像人形的根,以便吃了可以成仙”这一趣事中的神秘一脉相承的,而且正好一妖一仙,一邪一正,对比鲜明。聚在一起,又为文章增添了浓厚的儿童生活情趣,并贯穿全文。阅读全文,无论是百草园中的日常趣事,还是三味书屋里的课间玩乐,我们始终都能感受到这种只有儿童才能表现出来、享受得到的生活情趣。
   不仅如此,这一故事表现出来的情趣还在于先生能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这是什么意思呢?只看字面,令人费解;稍加推敲,我们就明白了。这又是先生在借机讽刺他的论敌们,尤其是那些想借痛骂自己而扬名的“后起之秀”。美女蛇尚能乔装打扮,主动从正面攻击,他们啦,可没有这个能耐。充其量只能算作“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专门在背后暗箭伤人。蛇蝎之心有余,蛇蝎之胆不足。可恶之极,可笑之极。先生对此从来都是一笑置之,并不在意。在这类充满温馨气息的怀旧散文中,先生也能不露声色地给论敌们幽上一默,刺下一枪,真是有趣,让人不由会心一笑。先生这种“指桑骂槐”的高超技巧恐怕真的无人能及。
   二、寓理于事,通过叙事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章在描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时,也叙述了很多儿童趣事,如攀石井栏、摘桑葚、寻蜈蚣、戏斑蝥等日常性的,写得简略含蓄,主要表现了儿童的生活情趣。而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写得较为详细生动,不仅表现出了儿童的生活情趣,还多了一层人生哲理的暗示。文章中写道:“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那是当然!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的何首乌,那是宝物!岂能像小先生那样胡乱、随意就拔出来了?总得讲究点什么!文章中又写道:“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也没错!要想吃到更加美味的仙果,就必须战胜“刺”,否则只能吃桑葚。仔细品味这些句子,总能感觉到,在这些轻快的叙事背后,先生似乎还暗示着什么。
   这种暗示到了后文的“雪地捕鸟”时,就变得异常清晰明白了。这可是先生倾力叙述的一件儿童趣事,写得极为生动传神。一扫、一支、一系、一牵、一拉、一罩,无不表现出浓厚的儿童生活情趣。但先生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捕鸟结果的思考、得失缘由的探讨上。先生借闰土父亲的口总结为:太性急。“张飞鸟”“性子很躁”,就“养不过夜”。小先生太性急,就只能“费了半天,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鸟也好,人也好,“太性急”成了他们成功的大敌。这可真是点睛之笔。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先生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也明白了,拔何首乌之所以劳而无功同样是因为“太性急”,不够沉稳、不够虔诚;能摘到覆盆子,则是因为不“太性急”,能够平心静气,从容应对,是勇于战胜“刺”的必然结果。两种心态,两种结果,对比十分鲜明。这正如俗话说的,“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就隐含在这些看似信手拈来、随意点画的儿童趣事中,这些趣事自然也就变得更加深邃、更加耐人寻味了。
   三、寓情于事,通过叙事表达深厚的师生感情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集中体现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中。在这里,先生也写到了很多儿童趣事,如课间的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等;课堂上的做盔甲戏、画画儿等,孩子们尽情享受,同样表现出了浓厚的儿童生活情趣。但显然先生也意不在此,这是在为书屋里的学习生活、为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渲染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以便更好地通过叙述学习生活,表现出那份无形中建立起来的深厚的师生感情。
   小先生学习活动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教“怪哉”遭到拒绝。初次相交,就来一个冷面对热心,确实给了小先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让他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从此,“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再也没有多问。有人据此就认为这位老先生古板、僵化,缺少人情味,并进而推断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其实不然,持此论者没有深入研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先生的“很不高兴”,甚至“还有怒色”,并非无情的表现,而是误认为此生小小年纪,竟敢当众发问,而且还是“旁门左道”,真是大胆、轻狂。有心怪罪,故意给他一个下马威,挫一挫锐气而已。以告诫此生更好地埋头于学习,别无他意。老先生的心中正为有这样一位勤奋好学的弟子而偷着乐呢,何怒之有?他已决定要用心培养了。貌似冰冷、严厉的外表下面掩藏着一颗深沉、宽厚的爱生之心。这是师生之间的第一次心灵碰撞。可惜小先生当时未必能体会到老先生的这片良苦用心,也许还有怨言呢。
   这样理解有根据吗?当然有。只要注意到老先生此后的“反常”表现就能肯定。文章中写道:“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短短几天,老先生的态度就有了明显好转,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小先生学习态度一贯踏实、诚恳,丝毫不因为老先生的严辞拒绝、严厉态度而改变。老先生看在眼里,深感欣慰,并为自己先前的苛责而深表歉意,态度自然就变随和了。这是老先生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任何一位教师正常的心理表现,更是对小先生探求知识的肯定。文章中又写道:“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态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要求的放松。在老先生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下,小先生悟性极高、进步极快,真正做到了“埋头学习”。第一次心灵碰撞就这样悄悄地种下了师生之間深厚感情的种子。虽然没有半句语言的表达,却尽在不言之中。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份深情还一直延续到学习活动的第二件事:读书中。老先生本来很严厉,课间休息“太久”了,就要生气,还会动用“戒尺”和“罚跪”,但是它们都不常用。这又是为什么呢?固然是因为老先生天性慈爱,尽量不用“规则”;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小先生学习突出,老先生心中得意,爱屋及乌,也就宽容全体同窗了。一般不作惩罚,只督促读书,希望大家都能像小先生那样学有所获。这就把那份师生深情惠及到全体学生了。
   读书过程中,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随心所欲地发挥。老先生可不马虎,用心朗读,节奏清晰,声情并茂,与文章融为一体,做出了最好的“身教”。老先生“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其他学生几乎都在乘机偷着做游戏,根本无心读书,只有小先生在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并且据此就能直覺到“这是极好的文章”——那确实就是好文章,表明师生双方已经达到了“心有灵犀”的程度。这是师生之间的第二次心灵碰撞。它将老先生身上涵蓄的得意之情尽情地释放出来了。也使第一次心灵碰撞种下的师生深情的种子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萌发。这样,师生深情就一直贯注在三味书屋的整个学习生活中,让人终生难忘,回味无穷。
   情趣、哲理、感情是鲁迅先生在本文中着力表现的三大元素。其中,情趣贯穿全文;哲理、感情自成片段。它们同时依存于叙事,但又各有侧重,是叙事这根绿枝上同时绽放的三朵鲜花,红绿相间、浓淡相宜,共同装点了小先生的童年生活,因而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于文倩.论鲁迅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多面性[J].南方论刊,2020(12):80-81 86.
   [2]周晨.浅谈鲁迅作品对初中记叙文写作选材教学的启发——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为例[J].课外语文,2020(33):118-119.
   [3]米亚宁.鲁迅短篇小说翻译中的社会性特征一-评莱尔译《阿Q正传》主体间视域融合[J].中国翻译,2020,41(06):99-106 192.
   [4]于文倩.论鲁迅作品中“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J].戏剧之家,2020(32):186-187.
   [5]刘莉.浅谈芥川龙之介与鲁迅作品的怪诞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鼻》和《阿Q正传》为例[J].牡丹,2020(20):177-178.
  黄亚萍,湖北省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心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两篇文章出自北宋时期的两大文豪之手。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文章魁首,他们二人同时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之内,他们在当时留下的这两篇不朽杰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两颗闪亮的明珠。  两文都是游记,但却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游褒禅山记》虽写了游褒禅山前后两洞(主要是后洞)的经过,却引发了作者大段的议论,本文记游和议论几乎各占一半的篇幅。《石钟山记》也写了游石钟山的经历,但却又像一篇考
诗歌鉴赏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有80%的网友一致认为诗歌鉴赏题是所有语文试题得分难度最大的题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诗歌鉴赏素材浩如烟海,似有不可捉摸之特点。另一方面,古代诗歌是文言的最集中表现形式,语言的跳跃感及古今语序的不同决定了其解读的难度。再者便是写作背景知识把握方面的障碍。这些都是考生读不懂诗歌的“硬伤”。但不管怎样,诗歌鉴赏都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洞悉今年高考的诗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教材分析这一宏观视角下的、面向课文的分析过程。对于文本解读,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文本解读的多元化。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文本解读的多元化象征着社会的进步,是对社会个体尊重的表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允许不同的学生面向同一个文本的时候,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涵。   近20年来的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的教
笔者认为,经典的诗歌是作者最强烈情感的最自然流露。经典诗歌有时虽然表面风平浪静,没有半点矫饰的情感,但透过文字表面,深入到文字骨髓,我们会发现,作者在一首小小的诗歌中,抒发了一生的感慨,融入了一生的思考与睿智。柳宗元的《江雪》就是一首这样的经典之作。  《江雪》整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用词的极端吝啬,并没有制约诗歌内涵的充盈与丰满。诗歌在一幅独钓寒江图中勾画出了四重境界之美。    视角的对比
高中语文教材解析是教学的重要基础,教材解析的旨归必须是明确的,只有明确了教学旨归,才能让教学寻找到坚实的落脚点。诚然,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同文本的体裁是不同的,基于主题教学等需要,当前的语文教材也更多地将同种体裁放置一个单元,以让学生能够在具有重复意义的过程中实现互文理解,但其中总有一类经典的文本,能够在教材的不断变革中保持着让学生理性思考、领悟人生的生命力。对于这样的文本,在教材解析或文本解读的视
许多老师在设计《斑羚飞渡》的教学时常常把重点放在中间部分的“怎样飞渡”上。其实,《斑羚飞渡》一文最具有诗意最耐人寻味的应该是结尾部分。文不长,照录如下:  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它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
映潮先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国内很有影响的教育专家。他从荆楚脱颖而出,这是我市基础教育界的骄傲!  ——谨以荆州市教育局长潘言成先生之言为题记    借荆州市教科院曾国强院长和他的属下紧锣密鼓地筹备“余映潮语文教育研究”研讨会之机,我拜访了映潮先生。  1968年,余先生是下乡知青,1973年,余先生涉足教坛,1984年,他被选拔为荆州地区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在到荆州的这2
王荣生教授一直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王教授的话令我反思了前段时间听的一节课——《杨修之死》,这是南京国际树人学校组织的一节对外公开课。教师由曹操的《短歌行》导入,将教学主体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过读课文理清文章写的杨修犯曹操之忌的7件事,并请学生评点这些事
[教学片断]  《拿来主义》一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某些人“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外的错误态度写了这篇文章。备课时我设置了“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的教学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在讲第一段文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其实这一问题很简单,教过多届学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长期耕耘于教育一线,立足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育思想探索、语文教材编撰、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硕果累累,正如其他老师的评价:“洪宗礼作为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材编者,在教学和教研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经验,深入思考和研究,勇于自我超越和开拓创新,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①他在语文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体现了其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