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高效课堂的有效切入口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lzjz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师生的问答活动。有问必有答,有答必有新的教学资源生成。由此可见,课堂上,不断生成的问题,特别是学生自主探究中生成的问题,是引导教学走向纵深的关键。学生的一个好的提问往往能够把大家带入问题情境,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或主题之上,从而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动脑筋,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那么,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上,我们该如何依托文本,探究生成,培养学生对文本资源的提问能力呢?
  一、学贵有疑,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古语云:学贵有疑。一个人的学问再高都是从“问”开始的,有效的提问,必将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死读书,而不懂得思考,不能读出书中的奥妙所在,那样的读书与嚼蜡又有何异呢?所以在阅读课堂上,面对陌生的文本,我们唯有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疑,才会收到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妙。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种探究的欲望,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段特点,我总是尝试在课堂上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大胆“放手”,让学生学学问问、问问学学,在有效的问题中不断获得认知的提升。千教万教,一条至理不变:只有让学生处在动手、动脑的良性互动之中,才能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这篇课文,在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完“泗水春景”和“孔子论水”这两部分的内容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整体回读课文,自己到文中探寻孔子的人格魅力。于是,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活动开始了:有的时而独自皱眉思索;有的时而放声朗读;有的时而默默思考;有的时而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我开始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一学生提出,在这篇课文中,我们所要探究的是:孔子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听到这样有品位的提问,我兴奋不已,赶紧抓住这一动态生成的教学契机: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也是本文所蕴藏的文本价值所在。于是,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教学的讨论,学生一个个妙语连珠。有的说:“孔子善思,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说明他的博学。”有的说:“孔子善喻,水本无情,孔子却赋予了它人的品格,可见他的智慧。”还有的说:“孔子善教,他巧妙地借水说理,由水育人,可见他的聪明。”“更妙的是,孔子教育学生不在课堂上,而在美丽的泗水河畔。这也是他的智慧!”……一堂课就这样,由学生的提问引入,在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畅所欲言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个过程中,我们收到的必将是一个跌宕起伏、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才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极致。
  二、尝试评价,关注学生的提问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内驱动力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尝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主动提问。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兴趣,我采用“优差搭配,以好促差,开展竞争”的形式,每周都要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同学提出或回答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对教师的讲解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赞扬那些敢于提问的学生,充分相信他们的质疑能力。实践证明,我们只要能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预设,那么,新的学习资源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成。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一课时,在学生自由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文中的关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对一个学生的提问充分肯定后,我及时从这句话入手,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片刻后,有学生及时提出:“什么是奇迹?为什么说万里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内涵却是很深刻的。我急忙抓住“奇迹”一词做了充分精当的点评,然后鼓励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地去阅读、分析、讨论,学生在联系上下文分析之后理解到:长城高大坚固,经历了这么久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在祖国的北方,这是看得见的奇迹;还有一个看不见,但可以想象到的奇迹,即在没有吊车、起重机的情况下,仅靠无数肩膀、无数只手,却修建成了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这更是一个看不见的伟大奇迹。如此读、思、议,学生不仅了解了万里长城,更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也自然而然突破了。其实,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质疑,并对学生的疑问多鼓励、多点拨,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在自己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中得到提升。
  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提问潜能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多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质疑,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不断地进步。所以,我们在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要善于找寻一些同题材或同风格的文章进行知识拓展,从课外的阅读资料方面不断引来“活水”,输送给课内生成的新鲜“血液”,然后不断反馈、应用。在实践的层面上,教师当下可行的操作是努力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视角伸向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意识。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荷花》一文的第二段,连用了三个“有的……”向人们展现了荷花的各种姿态,描写细腻、真实、入神。对于这个排比句的教学,我依然是通过自主阅读、仔细揣摩,然后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回顾经历等去感受作者描写荷花的那份细腻的心态,让学生自己去质疑文中的描写是否真实、形象。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用“冒”字不像,我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活动的情景,去体会文中用这个“冒”字的动态感官用法。在课后,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这样的小练笔:请大家带着作者的这份细致,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把发现到的问题拿到班级中交流。有个学生在课后小练笔中这样介绍了村口的一个小池塘:“啊,这个小池塘真美啊!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许多小动物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池塘旁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着自己的小辫子,可爱极了;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花草倒映在池水中,整个池面就像一个大镜子,真是美极了……”
  利用文本所蕴涵的潜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效提问、思考。这样,经过我长期地有意识地引导、训练之后,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小脑袋中的小问号变得越来越多了。渐渐的,他们就会一有疑便问,一有问必答,从而养成了善思好问的习惯。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特权,还是学生探索知识、展示自我的一个有效手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不断研究提问策略的时候,还要多多关注学生的质疑为课堂带来的生机,教师要善于激疑,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贵有疑,学生多提问的过程才是更有效的学习过程,才更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质疑,这正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手段之一,符合新课标的新要求。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启发得当,学生就能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其他文献
“小资产阶级”是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并与“知识阶级”的自我理解问题有着密切关联。然而相关论述却多含混抵牾之处。考察民国辞书中的相关论述,具体厘清“小资
中国经济特区的特殊性,是在经济领域允许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力,特许特区引进某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物资与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给予三资企业税收优惠等特殊经济政策。随
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起草的国家标准《集装箱标准代号》(GB1836——85)已改革名为《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于1996年10月9日至10日,在苏州召开了国际审查会。该标准是根据
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发觉学生对于“有情有义”的文字很冷漠,在笔者看来,这源于学生对文字缺乏应有的心灵感受力。对于提升学生心灵感受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做到有意识的引导
本文引入了产业序列这一新的范畴,对产业序列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解释一定时期内经济系统中产业序列形成,并以此为基础,从需求结
阅读教学就要把课文中有价值、有意味。能够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表达的东西挖掘出来,使之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营养素。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领悟文章情感中感受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色彩和人文精神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技巧传授,还应该有足够的情感熏陶。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对话。  一、激情式导课——触发情感  情感是调动一个人情绪的最直接因素。
中国的都市与乡村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乡村"不是远离城市的遥远之处,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所在;也不是落后于城市数十年的保守之地,而是与城市共处于同一世界的空间,或者说,正是中国乡村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底座,在当今的世界体系与中国的社会结构中,中国乡村处于双重性的底层。我们的世界图景乃至我们自身也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够深刻地把握我们这个时代,并在艺术上做出新的创造,必定能够创造出这个时代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