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者:许玲(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学语文教师)
点评人:许昌良(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教学目标:品味并学习“运用多种感觉描写对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对象:七(下)
课堂呈现: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风图”的,请大家自由朗读,思考作者笔下的春风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吹拂人脸的感觉比作母亲的手抚摸的感觉,写出了春风温柔、暖和的特点。
生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里将春风和泥土、青草、花放在一起写,写出了春风带着泥土、青草和各种花的香气,突出了早春清新的特点。
师:同学们刚才分析得都不错,让我们把第五段“春风图”一起朗读一遍。(生齐读)
专家点评:读读、品品,充分感知学习材料。学生尽情言说,自主琢磨写作的特点。
师:同学们,你能不能告诉老师,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哪几种感官的感觉在写春风呢?
生1:触觉。第一句写了春风拂面的触感。
生2:嗅觉。第二句写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3:还有听觉。第三、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清风流水的声音,还有牧童的笛声。
生4:应该还有视觉。鸟儿、巢、繁花嫩叶、牛、牧童等都是从视觉来写的。
专家点评:老师无痕地把学生从形象感知引向理性思考,体会运用感官的感觉来描写的艺术效果。
师:是的,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他童年的乐园“百草园”的。(出示幻灯片)
师:作者运用到了哪几种感觉来写百草园?
生:用到了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都是视觉;“油蛉”和“蟋蟀”在“低唱”“弹琴”就是听觉;“覆盆子”“又酸又甜”就是味觉。
师:很好。看来运用多种感觉描写,的确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内容更丰富,更有味儿。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动动笔,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尝试着写写“春雨图”。
专家点评:异本阅读,自然迁移,激发兴趣,水到渠成。
(学生习作展示)
绵绵的春雨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芳香,沁人心脾。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雨点随着轻风落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俯身静听草长的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蒙蒙春雨,春雨蒙蒙。
师:其实,这种“运用多种感觉展开描写”的方法,可以使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写人记事的文章也可以用上它。这是某同学写的杀鸡的一个片段,大家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
只见杀鸡人将手伸进笼中,将那只可怜的鸡从笼中拽出来。它挣扎!它鸣叫!可都没用。就在刀落在它脖子上的时候,我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师:来,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调动你们的多种感官,一起帮这个片段润润色,看看效果如何。
(出示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突然,屠夫猛地把鸡笼子打开,将手伸进笼中残忍地将鸡拽出来!它不断地扑扇着翅膀,掉了许多漂亮的羽毛,在空中盘旋,转着圈儿落下。它嘶鸣着,发出悲惨的啼叫声,那声音凄厉,划破了清晨的寂静。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屠夫一手将鸡按在砧板上,一手拿起锋利无比的刀,瞪大眼睛,“啪”的一声,刀刃落在鸡的脖子上,顿时血花四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我连忙闭上了眼。
专家点评:从读到写,自然转换。由于“运用多种感觉描写”的铺垫比较到位,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训练层层深入,迁移起来就比较顺利,效果比较好。
师:如果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是否也能用刚才老师讲的方法来写呢?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期中考试结束了,老师进教室报成绩了。“第一名,××!”“天哪,是我!”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学生优秀习作展示)
“第一名,××!”“天哪,是我!”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能得到全班第一名啊!那一瞬间,我的心狂跳起来,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老师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在空中盘旋着,飞舞着,像翩翩起舞的小精灵。那些字像一个个动听的青符,谱写出一首欢快悦耳的歌曲;那些字像一个个小火球,把我的身体烤得热腾腾的;那些字还像面包房里才出炉的面包,散发着我最喜欢闻的那种香甜味儿。
师:朱自清先生用他那支生花的妙笔,为我们谱写了一首经典的《春》之歌。其中“春风图”,综合运用人的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为同学们写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运用多种感觉描写对象”不仅可以用在写景作文中,而且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进一步学以致用j
专家点评:教师紧紧围绕“运用多种感觉描写对象”这个训练点,再次安排扩展训练,及时巩固,有序提升。
教学反思:“春风图”最为人传颂的就是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的手法。教学中,我将课文赏析与写作训练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品读课文实例出发,再结合写作训练,三个习作片段的设计,按照写景到写事,再到写情感,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逐步引领学生熟悉并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专家总评:运用多种感觉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写作要领,突破难点。运用该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也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节课中,教师从《春》的经典片段出发,从形象感知引向理性思考,切身体会运用多感觉描写的艺术效果,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联系习作实际进行迁移性训练,层层深入,把优秀的写作方法转化为学生实践性知识,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培养了表达能力。训练实实在在效果好。
点评人:许昌良(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教学目标:品味并学习“运用多种感觉描写对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对象:七(下)
课堂呈现: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风图”的,请大家自由朗读,思考作者笔下的春风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吹拂人脸的感觉比作母亲的手抚摸的感觉,写出了春风温柔、暖和的特点。
生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里将春风和泥土、青草、花放在一起写,写出了春风带着泥土、青草和各种花的香气,突出了早春清新的特点。
师:同学们刚才分析得都不错,让我们把第五段“春风图”一起朗读一遍。(生齐读)
专家点评:读读、品品,充分感知学习材料。学生尽情言说,自主琢磨写作的特点。
师:同学们,你能不能告诉老师,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哪几种感官的感觉在写春风呢?
生1:触觉。第一句写了春风拂面的触感。
生2:嗅觉。第二句写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3:还有听觉。第三、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清风流水的声音,还有牧童的笛声。
生4:应该还有视觉。鸟儿、巢、繁花嫩叶、牛、牧童等都是从视觉来写的。
专家点评:老师无痕地把学生从形象感知引向理性思考,体会运用感官的感觉来描写的艺术效果。
师:是的,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他童年的乐园“百草园”的。(出示幻灯片)
师:作者运用到了哪几种感觉来写百草园?
生:用到了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都是视觉;“油蛉”和“蟋蟀”在“低唱”“弹琴”就是听觉;“覆盆子”“又酸又甜”就是味觉。
师:很好。看来运用多种感觉描写,的确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内容更丰富,更有味儿。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动动笔,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尝试着写写“春雨图”。
专家点评:异本阅读,自然迁移,激发兴趣,水到渠成。
(学生习作展示)
绵绵的春雨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芳香,沁人心脾。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雨点随着轻风落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俯身静听草长的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蒙蒙春雨,春雨蒙蒙。
师:其实,这种“运用多种感觉展开描写”的方法,可以使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写人记事的文章也可以用上它。这是某同学写的杀鸡的一个片段,大家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
只见杀鸡人将手伸进笼中,将那只可怜的鸡从笼中拽出来。它挣扎!它鸣叫!可都没用。就在刀落在它脖子上的时候,我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师:来,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调动你们的多种感官,一起帮这个片段润润色,看看效果如何。
(出示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突然,屠夫猛地把鸡笼子打开,将手伸进笼中残忍地将鸡拽出来!它不断地扑扇着翅膀,掉了许多漂亮的羽毛,在空中盘旋,转着圈儿落下。它嘶鸣着,发出悲惨的啼叫声,那声音凄厉,划破了清晨的寂静。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屠夫一手将鸡按在砧板上,一手拿起锋利无比的刀,瞪大眼睛,“啪”的一声,刀刃落在鸡的脖子上,顿时血花四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我连忙闭上了眼。
专家点评:从读到写,自然转换。由于“运用多种感觉描写”的铺垫比较到位,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训练层层深入,迁移起来就比较顺利,效果比较好。
师:如果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是否也能用刚才老师讲的方法来写呢?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期中考试结束了,老师进教室报成绩了。“第一名,××!”“天哪,是我!”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学生优秀习作展示)
“第一名,××!”“天哪,是我!”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能得到全班第一名啊!那一瞬间,我的心狂跳起来,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老师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在空中盘旋着,飞舞着,像翩翩起舞的小精灵。那些字像一个个动听的青符,谱写出一首欢快悦耳的歌曲;那些字像一个个小火球,把我的身体烤得热腾腾的;那些字还像面包房里才出炉的面包,散发着我最喜欢闻的那种香甜味儿。
师:朱自清先生用他那支生花的妙笔,为我们谱写了一首经典的《春》之歌。其中“春风图”,综合运用人的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为同学们写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运用多种感觉描写对象”不仅可以用在写景作文中,而且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进一步学以致用j
专家点评:教师紧紧围绕“运用多种感觉描写对象”这个训练点,再次安排扩展训练,及时巩固,有序提升。
教学反思:“春风图”最为人传颂的就是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的手法。教学中,我将课文赏析与写作训练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品读课文实例出发,再结合写作训练,三个习作片段的设计,按照写景到写事,再到写情感,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逐步引领学生熟悉并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专家总评:运用多种感觉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写作要领,突破难点。运用该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也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节课中,教师从《春》的经典片段出发,从形象感知引向理性思考,切身体会运用多感觉描写的艺术效果,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联系习作实际进行迁移性训练,层层深入,把优秀的写作方法转化为学生实践性知识,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培养了表达能力。训练实实在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