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们组织地理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紧扣地理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采用适当的高三地理备考复习方法是决胜高考的重要保障。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地理高考重视知识,更重视能力。但是,高考不可能、也不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所考查的能力只能是蕴涵于知识之中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系统的结构,从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
2 培养能力,重视方法
在每一部分知识学习时,教师介绍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如区域地理的复习面广量大,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如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要把握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再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人文状况(如人口、民族、宗教、工、农业生产部门、布局、交通、城市等)。在评讲试题时,也应讲解题方法,如材料题的解题方法,解答跨学科的选择题的思维步骤可以概括为:认真审题,接受信息——信息筛选——联系地理有关章节的知识点——运用地理知识进推理——迁移有关知识找出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解决问题。
3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兼顾,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结合
区域地理主要是考查基本的地理事实,往往以提供材料的形式出现,难度要求不高;系统地理的考查则偏重成因的分析、问题的解决,难度要求较高。我们在复习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系统地理上,牢固掌握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同时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兼顾,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结合。复习时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高中系统地理上,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区域地理时,则适当拓宽补充,特别是人文地理知识,更要注重与区域地理的联系,只有把各种人文地理的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提高读图能力,建立空间概念
利用各种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判断、设问是地理试题的特色。
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读图训练,学会运用地图展现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归纳地理信息、剖析地理成因,从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图与图”、“图与文”、“图与表”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通过地图建立空间概念,为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5 联系实际,关注生活,重视热点焦点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从近几年的文综试题来看,以社会热点立意的题目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关心时事地理、关注生活,关注热点,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6 不同部分的地理复习,采用不同的方法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地采用理科复习方法,运用图形知识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①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②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③拓展知识面,学会科学表述。
区域地理知识庞杂,但确是各种地理问题分析的基础。在这一部分的复习中,建议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带领下的区域对比和区域综合思维方法的复习,如日本与美国工业发展特点和条件的对比研究、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对比等。其次是学生自主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学习,增大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自我阅读量,除课本复习外,地图册的阅读,课外资料的扩展学习都是必要的。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时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勤思巧记知识点,避免死记硬背;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适度、适量地进行解题训练,不去做那些偏题、难题、怪题。只要我们加强对目前地理教育改革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就能够寻找更好的备考复习方法,期待与大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地理高考重视知识,更重视能力。但是,高考不可能、也不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所考查的能力只能是蕴涵于知识之中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系统的结构,从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
2 培养能力,重视方法
在每一部分知识学习时,教师介绍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如区域地理的复习面广量大,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如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要把握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再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人文状况(如人口、民族、宗教、工、农业生产部门、布局、交通、城市等)。在评讲试题时,也应讲解题方法,如材料题的解题方法,解答跨学科的选择题的思维步骤可以概括为:认真审题,接受信息——信息筛选——联系地理有关章节的知识点——运用地理知识进推理——迁移有关知识找出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解决问题。
3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兼顾,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结合
区域地理主要是考查基本的地理事实,往往以提供材料的形式出现,难度要求不高;系统地理的考查则偏重成因的分析、问题的解决,难度要求较高。我们在复习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系统地理上,牢固掌握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同时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兼顾,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结合。复习时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高中系统地理上,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区域地理时,则适当拓宽补充,特别是人文地理知识,更要注重与区域地理的联系,只有把各种人文地理的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提高读图能力,建立空间概念
利用各种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判断、设问是地理试题的特色。
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读图训练,学会运用地图展现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归纳地理信息、剖析地理成因,从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图与图”、“图与文”、“图与表”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通过地图建立空间概念,为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5 联系实际,关注生活,重视热点焦点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从近几年的文综试题来看,以社会热点立意的题目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关心时事地理、关注生活,关注热点,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6 不同部分的地理复习,采用不同的方法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地采用理科复习方法,运用图形知识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①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②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③拓展知识面,学会科学表述。
区域地理知识庞杂,但确是各种地理问题分析的基础。在这一部分的复习中,建议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带领下的区域对比和区域综合思维方法的复习,如日本与美国工业发展特点和条件的对比研究、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对比等。其次是学生自主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学习,增大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自我阅读量,除课本复习外,地图册的阅读,课外资料的扩展学习都是必要的。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时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勤思巧记知识点,避免死记硬背;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适度、适量地进行解题训练,不去做那些偏题、难题、怪题。只要我们加强对目前地理教育改革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就能够寻找更好的备考复习方法,期待与大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