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是世世代代人的追求;我平生见到的第一位长寿者,要算我的外公。他是清朝末年的秀才,比鲁迅先生还年长3岁,也曾进过洋学堂和负笈东瀛的。老人子女虽多,但云散四方,有的远在台湾和美国,身边只有一个患病的老小随他生活,晚景凄凉可想而知。我与外公接触,是在60年代初,已经八旬挂零的他,银髯拂胸,精神矍铄。那时我刚从扬州来南京读书不久,常代表母亲来看望老人,临走时他总是叮嘱我:你母亲也是六十开外的人了,出门该有人陪伴,走路要小心些呀!
老人说这话是不包括他自己的。因为年近90时他还独自走过建康路去三星池浴室洗澡,他走路很慢,不大用拐杖,腰板却挺得很直。他是一位饱读诗书者,家中有很多藏书,晚年寂寞中亦以吟诗联句为消遣。我常从他口中听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八个字,似乎是他始终遵循的人生信条;他性格平和,达观知命,在逆境中不消沉,并能自寻乐趣。宁静致远,成了他一直坚持到漫长生命尽头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在他留下的一部诗稿中能够得到证明。六朝古都的四时景物,对家乡和亲人的回忆与怀念,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牵扯着他的情思,伴他度过艰难时光。要不是发生“文化大革命”,老人以92岁高龄病故于一次“抄家”以后,百岁之期是完全有望的。
比他幸运的,是我母亲。她是家中长女,从小在苏北农村长大,后师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抗战中在家乡参加革命,解放后一直从事幼教工作。她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因为我的父亲44岁病故,中年守寡的母亲双肩挑起生活重担,将3个子女拉扯成人,自己的工作也非常出色。她是一个精力充沛、勤劳执着的女性,“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磨难时已近古稀之年,但她乐观、积极地对待一切,并敢于同逆境抗争;拨乱反正后,她终于有了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今年已94岁。80岁那年,她开始执笔写回忆录,历四度寒暑,积20万字,在她九秩华诞时出版成书,名《烛光》,一时传为佳话。她是扬州地区离休干部中年事最高的女同志,两年前她不慎摔断右腿,因年老缺钙,牵引接骨未能成功,但她坚持锻炼。至今已能摸着床沿挪动。她的生命力之强,思维敏捷,谈吐活跃,常常令初识者惊叹不已。
如果说我的两位长寿前辈,得力于他们受过教育、有比较自觉的养生之法的话,另一位现已活到100岁的老寿星。就是我见到并熟悉的“自学成才”的人中之瑞了。她是个家庭妇女,我小学同窗吴君的母亲,我们从小就在她面前玩耍,整整一世纪从这位1896年出生的人的脚下悄悄溜走了。前不久我去外地吴君家看望她,多年未见的老伯母变化并不大,脸色红润,皱纹很少,似乎光阴之箭在那里留不下什么刻痕。朋友告诉我,她的长寿之秘,离不开她的平和与仁爱,一生行善,从不动怒。吴君在11个儿女中排行第八,侍奉高堂无微不至,常常“陪睡”在老母侧畔,听她讲说陈年旧事或告之以当今新闻,甚至耳鬓厮磨、与老人逗趣,所谓“老莱娱亲”,我这位可敬的朋友真正做到了,难怪当地电视台为他家拍了个专题片<百岁老人和她的孝顺儿子)。因此我想,家庭成员的支撑、晚辈的孝心,同样是长寿的基石,对日趋老龄化的社会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当然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如何把握好生命的节律、驾驭好与自然协调的健康之舵,关键还在于自己。在这篇《长寿之方》的文章结尾,我想引用我母亲在她的回忆录《烛光》中写下的“八十年来的生活体会”也许是切题的,但愿能对乐于探求此道的中、老年朋友们有所裨益。下面就是她的经验之谈:
一、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胸襟开阔,思想开朗。人与人相处,不计较小问题,求大同存小异,俗话说“免淘气。”
二、要活动,经常出外走走,日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如家务活计,手勤脚快,从不闲着,几十年如一日。
三、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每天早晨六时起身,养成习惯不贪睡,寒冬酷暑一个样;饮食有节制,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多素食。
四、对病的看法和办法:主张不吃药、少吃药,预防为主,以活动经络求健康,依靠“内因”抗疾病。生命在于运动,哪一天不动也就“停摆”了。
【作者简介】
冯亦同 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理事、南京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诗评集《人生第五季》等。
老人说这话是不包括他自己的。因为年近90时他还独自走过建康路去三星池浴室洗澡,他走路很慢,不大用拐杖,腰板却挺得很直。他是一位饱读诗书者,家中有很多藏书,晚年寂寞中亦以吟诗联句为消遣。我常从他口中听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八个字,似乎是他始终遵循的人生信条;他性格平和,达观知命,在逆境中不消沉,并能自寻乐趣。宁静致远,成了他一直坚持到漫长生命尽头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在他留下的一部诗稿中能够得到证明。六朝古都的四时景物,对家乡和亲人的回忆与怀念,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牵扯着他的情思,伴他度过艰难时光。要不是发生“文化大革命”,老人以92岁高龄病故于一次“抄家”以后,百岁之期是完全有望的。
比他幸运的,是我母亲。她是家中长女,从小在苏北农村长大,后师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抗战中在家乡参加革命,解放后一直从事幼教工作。她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因为我的父亲44岁病故,中年守寡的母亲双肩挑起生活重担,将3个子女拉扯成人,自己的工作也非常出色。她是一个精力充沛、勤劳执着的女性,“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磨难时已近古稀之年,但她乐观、积极地对待一切,并敢于同逆境抗争;拨乱反正后,她终于有了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今年已94岁。80岁那年,她开始执笔写回忆录,历四度寒暑,积20万字,在她九秩华诞时出版成书,名《烛光》,一时传为佳话。她是扬州地区离休干部中年事最高的女同志,两年前她不慎摔断右腿,因年老缺钙,牵引接骨未能成功,但她坚持锻炼。至今已能摸着床沿挪动。她的生命力之强,思维敏捷,谈吐活跃,常常令初识者惊叹不已。
如果说我的两位长寿前辈,得力于他们受过教育、有比较自觉的养生之法的话,另一位现已活到100岁的老寿星。就是我见到并熟悉的“自学成才”的人中之瑞了。她是个家庭妇女,我小学同窗吴君的母亲,我们从小就在她面前玩耍,整整一世纪从这位1896年出生的人的脚下悄悄溜走了。前不久我去外地吴君家看望她,多年未见的老伯母变化并不大,脸色红润,皱纹很少,似乎光阴之箭在那里留不下什么刻痕。朋友告诉我,她的长寿之秘,离不开她的平和与仁爱,一生行善,从不动怒。吴君在11个儿女中排行第八,侍奉高堂无微不至,常常“陪睡”在老母侧畔,听她讲说陈年旧事或告之以当今新闻,甚至耳鬓厮磨、与老人逗趣,所谓“老莱娱亲”,我这位可敬的朋友真正做到了,难怪当地电视台为他家拍了个专题片<百岁老人和她的孝顺儿子)。因此我想,家庭成员的支撑、晚辈的孝心,同样是长寿的基石,对日趋老龄化的社会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当然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如何把握好生命的节律、驾驭好与自然协调的健康之舵,关键还在于自己。在这篇《长寿之方》的文章结尾,我想引用我母亲在她的回忆录《烛光》中写下的“八十年来的生活体会”也许是切题的,但愿能对乐于探求此道的中、老年朋友们有所裨益。下面就是她的经验之谈:
一、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胸襟开阔,思想开朗。人与人相处,不计较小问题,求大同存小异,俗话说“免淘气。”
二、要活动,经常出外走走,日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如家务活计,手勤脚快,从不闲着,几十年如一日。
三、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每天早晨六时起身,养成习惯不贪睡,寒冬酷暑一个样;饮食有节制,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多素食。
四、对病的看法和办法:主张不吃药、少吃药,预防为主,以活动经络求健康,依靠“内因”抗疾病。生命在于运动,哪一天不动也就“停摆”了。
【作者简介】
冯亦同 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理事、南京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诗评集《人生第五季》等。